磋商開始(1)

磋商開始(1)

1982年10月,中央委任我為中國政府特使,參加中蘇政治磋商。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重要而又極富挑戰性的使命。蘇聯政府特使,也是我的談判對手,就是那位伊利切夫。作為主管非洲事務的蘇聯外交部副部長,伊利切夫從未主管過中國事務,但卻同喬冠華、韓念龍、余湛、王幼平四位中國副外長先後進行過長達十年的中蘇邊界和中蘇國家關係談判,被蘇聯外交界視為談判高手。第一輪磋商於1982年10月5日開始在北京舉行。我們一開始就對磋商做了長期較量的思想準備。遵照小平同志關於同蘇聯打交道彎轉得不要太急,不要急於求成,太急了會為蘇所用的指示和十二大報告所闡明的對蘇原則立場和政策,我們擬定了此次磋商的方針,即立足戰略全局,堅持原則立場,著重提出要求蘇聯認真做些事,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促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同時,在策略上,舉起改善兩國關係和維護中蘇兩國人民友誼的旗幟,以保持磋商的渠道。第一輪磋商進行了半個月,從5日開始到21日結束,共舉行了六次會議。談判中,我抓住消除「三大障礙」問題不放,指出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根本途徑在於雙方共同努力,扎紮實實做一些事情,以消除妨礙發展兩國關係的嚴重障礙。障礙消除了,通向正常化的道路就暢通了。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就可望逐步恢復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伊利切夫則反覆重申改善兩國關係的願望,但對我們所提出的「三大障礙」,則儘力迴避,拚命反駁。蘇方的論點也主要有三個:一是指責中方為磋商設置「先決條件」;二是提出中蘇關係正常化,應當「不損害第三國利益」;三是宣稱蘇方「從不威脅中國」。他一再建議共同制定蘇中關係基礎文件,先就促進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關係的改善和發展達成協議。針對伊利切夫把中方提出消除障礙稱之為是「先決條件」,我指出,不存在什麼先決條件。我們提出來希望討論的某些問題,不是先決條件。如果事先確定哪些問題可以提出討論,而另外一些問題不能討論,這在客觀上等於設置了先決條件。在磋商過程中,對所有問題進行無拘束的討論,正是沒有先決條件的表現。針對蘇方所主張的「不損害第三國利益的正常化」,我告訴伊利切夫,中方提出來討論的一些問題不是有損而是有利於蘇方所說的第三國利益,同時也有利於改善我們同這些國家的關係。蘇聯特使在第一次發言中提到,中國和蘇聯是兩個大國,中蘇兩國的關係會影響到亞洲和世界的局勢。那麼,在磋商中是會涉及第三國的。問題在於,是有損於這些國家的利益,不利於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係,還是有利於這些國家的利益,有利於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係呢?我進一步指出,只講改善中蘇關係不應損害第三國顯然是不全面的,作為一個原則,我們主張不損害所有第三國利益。對於蘇方宣稱從不威脅中國,我指出,蘇聯在中蘇邊境、在我們共同的鄰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駐紮大量軍隊,把那麼多用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軍隊擺到我們面前,我們當然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和嚴重不安。我特別就消除「三大障礙」從何入手問題做了重點闡述。我說,我國領導人在我們黨的十二大報告中列舉了妨礙中蘇關係正常化的一些障礙。消除這些障礙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我們認為,首先從解決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問題做起,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這是因為:第一,從這裡入手是至關重要的。坦率地說,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派軍隊佔領柬埔寨,不僅給柬埔寨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給越南人民帶來了不應有的痛苦和犧牲,使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遭到了戰火的破壞,而且加重了中國的不安全感,使本來惡化了的中蘇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尖銳和複雜,為中蘇兩國關係的正常化設置了新的嚴重障礙。儘快解決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問題,是維護東南亞和平與安全的急迫需要,是實現中蘇兩國關係正常化的一個關鍵性步驟。第二,從這裡入手也是比較現實可行的。眾所周知,蘇聯在印度支那地區所做的不光是支持越南出兵柬埔寨這樣一件事情。蘇聯方面想來應該注意到,我們沒有苛求蘇方,現在我們所提出的僅僅是要蘇聯運用自己的影響促使越南從柬埔寨撤出軍隊。在這裡,不存在蘇聯自己撤出一兵一卒的問題,也沒有涉及別的東西,雖然我們完全可以要求蘇聯方面做些別的事情。中國方面這種合情合理的主張,應當能夠得到蘇聯方面的積極響應。人們也都清楚,蘇聯擁有促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能力和手段。如果蘇聯方面冷靜地權衡利弊,具有遠見,做出政治決斷,並採取必要措施,問題並不難解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外交十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外交十記
上一章下一章

磋商開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