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帝國支柱

第三百六十八章 帝國支柱

見過衛青的第二天,韓安國到未央宮向劉徹辭行來了。

他在塾門等了一會兒之後,直到黃門出來告訴他說皇上與衛青一早就出去了,短時間內不怎麼可能等地到,韓安國遂將上疏遞給了北闕司馬。

他眼神飄忽望著闕樓上的玄武,那一叢叢萬千思緒頓時湧上了心頭。

歲月悠悠,一轉眼又過去了十年,這是他人生最輝煌的十年,也是新政推行最見成效的十年。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皇帝能用十年換一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便是大功,對國的大功。

無論是在大司農任上,還是在敦煌太守任上,皇上對他的信任遠遠地超過了曾身為太尉的田蚡,甚至比及當年的竇嬰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信任如斯,他沒有道理不盡心報國,把餘熱發揮充分。

此次劉徹點他為材官將軍,屯兵漁陽,讓他的心靈獲得了莫大的慰藉。

而劉徹又一次召他到宣室殿,話里都是君臣之間的情誼:「朕知愛卿年歲已高,萬里赴戎機,朕亦於心不忍,可現狀如此,朕也毫無辦法。

然李廣獨木難支,邊將缺乏,故東線軍備,非愛卿莫屬。」

感受著皇上的信任,韓安國只有頻頻點頭,表示同意。

他平時行重於言,如今更找不到合適的話語,末了他就只加說了一句話:「謝皇上隆恩,臣當恪盡職守,固我邊城,以報皇恩浩浩。」

霜志依舊在,可以對長天。

不管皇上在哪,他都相信,皇上一定會感知這份忠誠。

在看了北闕一眼后,他毅然轉身,朝司馬門外走去,頭也不回。

韓安國的判斷沒錯,當年的戰局不僅讓劉徹欣喜,更多的是震驚。

那次四路大軍除衛青外,其餘三路不是為敵所敗,就是無功而返,就連他十分敬重的飛將軍李廣,也險些做了匈奴人的俘虜,這不是為單于所笑么?

屈指數來,他已近而立之年,還不能對匈奴有一役之大勝,這是他最為忿恨的。

也就是因為當初的不利……

於是,關於班師后大宴功臣的承諾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秋後算帳,對將軍們的小示懲罰、警告。

而唯一讓劉徹感到欣慰的是,衛青創造了每戰即勝的戰績,開創了漢軍深入敵境打擊匈奴人的先河,而且一度還佔領了匈奴的龍城,數次反擊得利。

這無論從戰局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匈奴以重創,從前的猖狂草原人,早不復當年,對漢人的認知,翻開了歷史性的新篇。

更重要的是,再也沒有人對衛青持懷疑的態度了,而且他也抱得美人歸。

早朝時,包括薛澤、嚴助、公孫弘在內的群臣盛讚皇上知人善任,於是衛青被賜爵增封,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朝野矚目的新星,仁厚之名盛傳,百官無不稱讚。

主管封賞的汲黯,眾人歡騰之際,在查閱漢初以來的封賞記錄時驚異地發現,當年高皇帝時婁敬因主張和親而曾獲得過這一殊榮。

一樣的爵位,一為和而封,一為戰而賞,但它所表達的是漢匈之間一種新的、不同以往的關係,是一種顛覆。

他的發言在劉徹心頭引起共鳴,久久不絕於心,而劉徹想到的是更深一層,他要為國家作打算,要以這個賞賜為起點,事實上,這是翻開漢匈關係新的一頁。

他心頭再次響起盤桓了十幾年的聲音:興大漢者,非少壯有力者不能為之,老將伏櫪雖志在千里,但老將不可支柱,未來由少壯承接青黃。

因此朝會一散,他就在衛青的陪伴下去了期門軍軍營,他要看看,大漢帝國的支柱,都是什麼樣的。

他要檢閱這支傾注了心血的勁旅,更要犒勞那些披著征塵的將士。

這不僅因為他們是他登基以來在對匈戰爭中唯一獲勝或者說常勝的軍隊,還因為他要和衛青就今後的戰爭準備作一次深入交談。

這場交談,不可避免……

他相信經過這次大戰,衛青也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建議。

期門軍的營地就在長安附近,當衛青以驂乘的身份,帶領浩浩蕩蕩的犒軍隊伍走近營寨時,劉徹的熱血一下子沸騰了。

幾年前的金戈鐵馬,在今時,已經成長為帝國堅壁。

展現在他面前的是秋風中獵獵招展的「漢」字大旗和「衛」字將旗。

是由各路司馬統領的騎兵方陣,是兵戈林立、寒光閃閃的步軍方陣,是由弩機和弓箭手組成的強弩方陣。

各大方陣中隔出一條寬闊的通道,以供皇上檢閱,英武不凡。

讓劉徹尤其感動的是那一張張青春的面孔,似乎還留著浴血的征塵,這群人,永遠是帝國最可愛的人。

這讓他想起了元光二年夏天將士們艱苦操練的情景,更想到了起初新制失敗后,這些期門子弟伴隨他度過的一段艱難歲月。

同樣是閱兵,但他這次感覺真不一樣,心境早換了一種姿態。

雖然他們這次取得的勝利不算輝煌,不及以前輝煌,但他們才是漢軍真正的精神和希望。

劉徹在衛青的陪同下走過軍中長廊,徑直來到騎兵方陣前,他發現站在前列的戰馬體格高大,鬃毛豎起,腦門上有兩個明顯的漩渦。

並且胸部寬闊,腿腳碩長,比後面的戰馬整整高了一個頭,端得是與眾不同。

他拉了拉籠頭,那馬就十分亢奮地發出長長的嘶鳴,與它並排站立的馬匹立即右蹄高高抬起,一呼百應地朝著同一個方向長嘯,聲律極其高昂,氣沖九霄。

劉徹立刻被這馬的氣勢吸引了,好馬!絕對是好馬!!

衛青見狀,立即上前介紹道:「這是與匈奴作戰繳獲的戰馬,據俘虜說,這是匈奴馬與西域馬交配而成的品種,兩者相促,不僅耐力不俗,速度也十分地快。」

「這樣的馬一共有多少匹?」

「不過……百匹。」

「太少了!」

劉徹揮了揮手道,「今後與匈奴作戰,要多繳獲馬匹,並告訴韓安國,要他在邊關多購這樣的戰馬。」

「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的光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漢的光芒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章 帝國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