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獨特的文學現象
提起《圍城》,不能不說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學現象。自1947年問世后,三年三版而毀譽迥然。建國后銷聲匿跡達三十年,1980年突然從海外載譽歸來,使這部小說無故地增添了幾分傳奇的色彩,竟有了幾分第五代導演的電影所特有的那種"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味道。香味從牆外飄進來,又自然引起牆內的極大關注和重新評價。五年內重印了四次,一時間,盛譽空前洛陽紙貴,提起《圍城》來幾乎是婦孺皆知。然而,有幾分尷尬的是,造成小說如此聲勢的,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小說本身,而是依賴於電視劇《圍城》的成功。在這部同名電視劇未開播前,只怕世人中很少有人知道學界有位泰斗叫作錢鍾書,更不知道這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還能寫小說。電視劇《圍城》恰到好處地演繹了書中那種濃郁的學者型幽默,不僅使本質通俗的電視劇變得很文化了起來,也使這部原本很文化的小說得到了很好的通俗註解,在大眾媒體的推動下,沉寂幾十年的小說《圍城》一下子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書,聲名如日中天,被稱為近現代文學中最有趣、最偉大的小說,儼然是一部堪與《阿Q正傳》比肩的現代小說經典。說《圍城》有趣不假,但說它偉大乃至經典的則不免言過其實,就像說錢鍾書先生是淵博學者毫不為過,然而稱他為小說大師就未免牽強一樣。怎麼看,這部被學問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小說其學問氣息都是大大蓋過了小說本身的原有氣息,也就是所謂的"學者小說"。鐘鳴先生認為:"縱觀《圍城》全書,一段實寫(觀錢先生一生的學術,虛構實在不是他的特長),故有些生動,再者如遊歷,市井、學問、趣味、民情點綴其間,也還合適,但整個結構虎頭蛇尾,至少是談不上什麼經典之作的,許多微言大義一類,與《紅樓夢》媲美一類,也不過是幫吃飽了飯沒事幹的腐配之輩,穿鑿發揮而已。加之刻薄之氣太盛,悲憫又無,憑了知識分子的優越感耍貧嘴太多,便不知又要損失多少了。也許當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將其淵博學識和天賦幽默妙筆生花地耍弄出來時,我等才疏學淺又活得不苟言笑的芸芸眾生們在眼花繚亂之餘便只有五體投地的份兒了,哪裡還知道身為何物,更遑論還能記得小說是個什麼東西?"那麼,回過頭來再看看《圍城》,作為小說,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它是現當代小說的經典么?不,它只是一部現當代小說中的一部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