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
清晨時分,雲中城內突起一陣冷風,少頃烏雲聚集,天空落下一場冷雨。
魏悅在雨聲中醒來,睜開雙眼,發現昨夜竟宿在書房,身上蓋著趙嘉的外袍。
用力按過額角,舒緩驟起的暈眩,魏悅坐起身,不及整理衣袍,房門即從外拉開,趙嘉帶著些許的冷意和水汽,從廊下步入室內。見魏悅已經醒來,當即快行幾步,將手中的湯藥放在几上,探手試了試他額前的溫度。
「怎麼?」魏悅開口詢問,只覺喉嚨乾澀,聲音沙啞,緊急著發出一陣咳嗽。握拳抵在唇邊,卻無論如何也止不住。
趙嘉皺眉,倒出一盞溫水,送到魏悅嘴邊。
「昨夜你突然發熱,我讓醫匠診過,言你過於疲累。說說看,幾日沒有合眼?」
不等魏悅回答,門外又起一陣輕響。
依趙嘉的吩咐,婢僕送上粟粥和水煮的菜蔬,味重的葵菹和醬一樣不見。
「三日而已。」飲下溫水,壓下喉間癢意,感覺略微好了些,魏悅緩聲道,「我要離開一段時日,郡內事務繁多,不能全推於都尉,總要先處理一些。」
趙嘉仍是皺眉,卻沒再多說什麼。等魏悅洗漱之後,重新坐回到幾前,將粟粥推到他的手邊,道:「用膳。」
「阿多。」魏悅想要解釋,卻無從說起,只能嘆息一聲,老老實實執筷,將粟粥和菜蔬用盡。
等魏悅放下筷子,趙嘉令婢僕將湯藥熱過,放到魏悅面前。
「服藥。」趙嘉面無表情,聲音沒有任何起伏。
魏悅了解他的脾氣,什麼也沒說,端起葯碗一飲而盡。苦澀的滋味順著喉嚨滑下,下一刻,一枚飴糖遞到嘴邊。
「阿多,我非小兒……」
「閉嘴。」
與其動嘴不如動手,趙嘉手一遞,直接將飴糖-塞-進魏悅嘴裡。
咬著飴糖,魏悅看向趙嘉,到底拗不過他。
「阿多心意,自當領受。」
趙嘉挑眉,握了握拳頭。
病人是誰?
沒力氣的是誰?
想反抗也得掂量掂量。
就目下而言,論武力值,他可是比「病人」更高。
用過膳食和湯藥,魏悅精力逐漸恢復,再次埋首政務。
趙嘉不想他過於勞累,現實又不能甩手,唯有取過竹簡,替他查閱上月稅收。
從頭至尾看過一遍,趙嘉心中有底,繪成簡易表格,很快做完魏悅要大半日才能完成的工作。
「我記得王主簿知曉此法。」趙嘉謄抄數字時,對魏悅道。
「漠南增設胡市,朝廷有意築城設縣。雲中、雁門和上郡抽調多名郡官,王主簿在其列。臨行時,多名文吏也被調走。」魏悅道。
若非如此,他未必會忙成這樣。
趙嘉點點頭,落下最後幾筆,將竹簡放到一邊。
「阿多此時離開朔方,可無礙?」
「無礙。」趙嘉又展開一冊竹簡,道,「我有天子旨意,郡內諸事暫托王孫。朔方城剛具規模,和雲中不能比,商市初開兩月,胡市更為零散,要打理的政事不多。倒是日前又抓到南下的蠻人,還有殘存的匈奴。」
「蠻人。」魏悅停筆沉吟道,「雁門郡外亦有發現,雲中和定襄兩地未見蹤影。我之前與上郡和代郡書信,同未有線索。未知到底是不是巧合。」
「事情暫時不好定論。」趙嘉抬頭道,「牽涉到匈奴殘兵,總要謹慎一些,有備無患。」
魏悅贊同頷首。
兩人一起動手,堆積如山的簡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用過午膳,餘下的政務不到五分之一。
趙嘉脫開手,命廚下送熱湯蒸餅。
魏悅面前仍是粟粥和沒什麼滋味的菜蔬,吃完之後,還要用整碗湯藥,至晚間發汗,終不再咳嗽。
安枕一夜,第二日醫匠診脈,不由得面露驚訝,未料他康復如此之快。
「使君已無大礙,益食補,無需繼續服藥。」
醫匠背起藥箱,告辭離開。
魏悅坐在屏風前,未戴冠,發上僅有一枚玉簪,對趙嘉笑道:「阿多,如此該放心了吧?」
「嗯。」
趙嘉放鬆下來,抻了個懶腰,在魏悅帶笑的目光中,移開竹簡,仰面躺下,支起一條長腿,挑了挑眉,道:「為照顧三公子,我整夜未眠,三公子不介意吧?」
說話間,還動手拍拍「枕頭」。
魏悅先是驚訝,很快又恢復笑容,托起趙嘉的頭,換了個坐姿,讓他枕得更舒服些。修長的手指劃過趙嘉的鬢角,輕輕擦過他的下頜,在頸側滑落,觸感輕如飛羽。
「明日出發,阿多好生歇息。」
趙嘉連日趕路,又整夜照顧魏悅,的確十分疲憊。聽著熟悉的聲音,被溫暖的氣息包裹,很快打了個哈欠,合眼睡了過去。
婢僕送上熱湯,見此情形,留下陶壺和杯盞,又迅速退出書房。
待房門合攏,魏悅垂首,指腹擦過趙嘉泛起淡青的眼底,隨後拿起一卷竹簡,盡量放輕聲音和動作,不欲將趙嘉吵醒。
元朔四年九月,魏尚入葬,魏悅趙嘉赴槐里奔喪,趙嘉同魏氏子弟,以晚輩祭。
隔年十月,兩人回到邊地,趙嘉在雲中停留半月,方才返回朔方。
彼時,西征大軍已經還朝,天子論功行賞,眾將帥均得爵位,並有賜金。
竇良和陳蟜在戰中立下大功,歸家后,竇嬰、竇彭祖和陳午都是大感暢懷,笑得合不攏嘴。陳午和竇彭祖更在外戚和貴人跟前炫耀,提起自己的兒子,嘴角差點咧到耳根。
和旁人不同,王信早年沒少做背景當壁畫,索性任他們去炫,始終安之若素,半點不見著惱。
再者說,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王須雖入親軍營,到底不是統兵的材料,能立下戰功,晉身入朝,在太中大夫一職上頗有建樹,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期。王信沒有任何不滿,更無心同陳午竇彭祖計較。
換成幾年前,竇彭祖和陳午四處炫兒子,竇嬰絕不會幫腔,更會主動出言解圍,別和這兩個一般見識。
如今朝堂風氣轉變,群臣比賽放飛自我,三公九卿都有走上岔路的苗頭。大環境下,竇嬰跟著一起歪,照歪斜角度,基本沒有正回來的可能。
以前的竇嬰,必然會告誡兩人慎言。
現如今,非但吃瓜看戲,還要主動加入,言辭間戳人心肝:不開心就不要強撐。哪裡不開心,快說出來,讓吾等開心一下。
幸虧被戳的是王信,要是換成其他人,早就-拔-刀和他手底下見真章。
太史令為幾人做傳,落筆時都感到稀奇。
這樣彼此拆台-插-刀,互相戳肺管,竟然沒有結成死仇,還能情誼深厚,相交莫逆,當真是不服不行。
後世人翻閱史料,對這段記載也感到費解。
在武帝朝時期,因為陳嬌之故,竇氏、陳氏應為天然盟友,按照尋常思維,和背靠王太后的王、田兩家實為政敵。
田氏兄弟-爭-權-落敗身死,田家繼而沒落,才是正常操作。
身為王太后親兄的王信,非但不與田氏合力,反而同竇陳攪合在一起,甚至越處越好?
更令人費解的是,在王太後去世后,宮內陳皇后獨大,武帝非但沒有削弱椒房,對竇陳兩家實施打壓,反愈發加以重用。
這種發展,完全不符合「歷史規律」。
從漢高祖到惠帝,從文帝到景帝,外戚的下場總是莫名相似。背靠長樂椒房的外戚之家,在榮光鼎盛之後,勢必會遭到打壓。
武帝朝卻是截然不同。
自元朔年間開始,外戚、宗室和貴人子弟,只要有才能,蒙人舉薦,必然會得到重用。包括曾被全方位打壓的薄氏,也有復起之相。
換成其他皇帝,敢這麼做,百分百是在玩火。
漢武帝則不然。
認真來講,他有底氣,也必須這麼做。
鋪開武帝登基時的地圖,對比三十年後王朝版圖,依序重繪漢軍出征的路線,能清楚看到,隨著疆域擴大,每隔一段時間,地圖上就會出現新郡和新的都護府。
按照史學家推斷,非是條件限制,帝國的統治力度存在界限,漢軍會打到哪裡,漢朝的州郡和都護府會設到哪裡,當真不好定論。
因疆域不斷擴大,急需各種人才,使得天子求賢若渴,連深山老林都過了數遍篩子,專為尋找隱居的賢士。這種背景下,懷才具德,能助朝廷開疆守土,甭管外戚宗室,都會得到重用。
反過來講,正是出於對人才的渴望,方才促成漢武朝文星薈萃,將星璀璨,軍事和外交蓬勃發展,橫絕一世,碾壓整個時代。
後世人翻開古籍文獻,沉浸於史官文筆,無不心生感嘆,對這段輝煌燦爛的歷史生出無限嚮往。
撬動歷史,掀起這場改變的趙嘉,隨著史料不斷發掘,無可避免會被人提及。
不過於他而言,與其關心後世評斷,想些有的沒的,不如集中注意力於當下,多想想朔方郡的建設規劃,為即將增設的胡市費些心思。這些事忙完,還有抓到的蠻人,正該好好審一審,消除所有隱患。
因他這種行事風格和態度,使得司馬遷下筆時很是為難,數易其稿。落成「正稿」之後,不想浪費自己的心血,索性將之前記錄的「傳」全都留下,藏在書房裡。
司馬家的兒孫嚴奉祖訓,不以金玉為葬。在司馬遷去世后,墓中盡為他親筆所錄的簡牘。
近兩千年後,考古學者發掘出這批珍貴的文獻資料,和漢史做對比,多數沒有太大出入,唯獨關於趙侯嘉的記載,讓他們萬分頭疼。
史書上的記載,太史公墓中的簡牘,到底哪個為真?
這場官司一打就是數十年,學者們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繼續爭吵,直至吵出個結果為止。
身處歷史中的趙嘉,絕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將在後世引起多少爭論。
從雲中返回后,趙嘉剛在太守府前下馬,尚來不及去見韓嫣,就得健仆稟報,衛青蛾率商隊西行,隊伍已經-進-入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