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後記

2003年初,我開始寫作這本書。寫這樣一本書的念頭,早在1999年就有了。那時余秋雨老師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攝製組出發去了南亞和西亞,我正在國內參與制作一百集電視片《中國博物館》(又名《藏著的中國》),擔任總撰稿。在這部繁重的電視大片創作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難題,包括歷史觀、方法論、藝術觀等等一系列的衝突與溝通。與此同時,我幾乎走遍中國大地,探訪了許許多多文明古迹。像以往一樣,每當我滿心收穫時,第一個就會想到給余秋雨老師寫信,把自己最新、最真實的感受與他交流。正是這樣的交流當中,我對余老師今天所呈現出來的「文化生存狀態」,有了更貼近、更自覺的感悟,也產生了要寫一本關於余秋雨老師的書的想法。余秋雨先生已成為新時期中國文化轉型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一方面,影響深入全國各地各階層,享譽全球華語文化界;另一方面,引起少數文化人的激烈反彈。余老師說過這種反彈其實不是針對他個人,而是針對一種勇敢突破原有格局、重新面對大地民眾、親自歷險世界荒原的新興文化生態。這種文化生態,在他擔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時已經開始醞釀建立,作為學生,我想到我們是最有發言權的,至少我們認識余老師。書的寫作過程很順利,完全都是自己十幾年來對余秋雨先生最真實、最自然的認識和感悟,只是越接近完成,心裡越不踏實,怕自己能力有限,讓「吾師余秋雨」這個概念還不夠完整、全面。最後,我決定大膽向部分與余秋雨老師交往密切的校友和同學徵稿,讓我們共同來書寫我們的老師余秋雨。於是,就又有了書的這後半部分。感謝同學們,他們給了我熱情的鼓勵和幫助。感謝父母在我最忙碌的日子裡給予的關愛和支持。哈馬忻都2003年歲末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弟子著書為師辯護:《吾師余秋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女弟子著書為師辯護:《吾師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