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蘇洵對死讀書的感慨
知識乃心智之脂肪,若能轉化成肌肉,則可為參天之樹;否則,草介也,一文不值。一通忙亂之後,蘇洵將兩兄妹送出山外,好讓他們搭車進京上大學!翻山越嶺,走了四十多里的山地,直到腳板快起泡了,總算到達了山外的一條小馬路上。臨上車之前,蘇洵又囑咐道:「娃兒們,為了省點錢,我就不多送你們了。記住,在大學里可比不得念高中,不要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光有一張填滿高分的成績單拿回來送給老爸是沒用的。」兄妹倆聽罷很是驚訝,道:「爸,你不是一直鼓勵我們要好好讀書嘛,今兒咋又變卦啦?」蘇洵撓了撓花白的頭髮,嘆了口氣,道:「鼓勵你們讀書是沒有錯的,但上大學和念中學是不同的,中學是打基礎階段,而大學注重的是發揮。否則,你們就會步入你們老爹我的後塵。你們看看你老爹,這麼多年苦苦鑽研學問,真可謂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地步,雖說在這大山溝里吧,我蘇洵也算是小有名氣了,自從在地區報上發表過幾塊豆腐乾后,區作協連年將我評為大山縣八大農民作家之一。但名氣歸名氣,獎歸獎,到頭來既當不得飯吃,更當不得錢花,至今依然窮得丁當響。這瞞不了你們,就連送你們倆上大學的錢都是東一家,西一家向咱老鄉們借的,還有咱村的暴發戶周扒皮。這令我這張老臉上多多少少有點不光彩,說來都慚愧啊。」小妹聽老爸這麼一提也納悶道:「是呀,那周扒皮大字不識幾個,卻成了咱們村的首富,而爸爸你的學問那麼大,怎麼還受窮呢?」蘇洵道:「這……你們不是一向認為學校里的老師學識也很淵博么?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他們的手頭還不如街頭賣冰棍的老太太寬裕呢?」蘇東坡、小妹二人都瞪圓了眼睛,吃驚地道:「是呀,我們還真沒去細想它呢。爸,你說,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蘇洵有些傷感地道:「要是我在二十年前能像你們現在一樣思考這個問題,大概也不至於有今日!唉,罷,罷,我還是先給你們講個兩尊雕塑的故事吧。」納爾遜中學是美國最古老的一所中學,它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陸的73名教徒集資創辦的。在這所中學的大門口,有兩尊用蘇格蘭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邊的是一隻蒼鷹,右邊的是一匹奔馬。300多年來,這兩尊雕塑成了納爾遜中學的標誌。它們或被刻在校徽上,或被印在明信片上,或被縮成微雕擺放在禮品盒中。原來我一直以為鷹代表著鵬程萬里,馬代表著馬到成功。可是,當有一天我在《外國歷史》上無意中讀到這兩尊雕塑的緣起,我才發現,我錯了,我的那種想法與這組雕塑的本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那隻鷹所代表的不是鵬程萬里,它其實是一隻被餓死的鷹。這隻鷹為了實現飛遍世界的遠大理想,苦練各種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它在踏上征途的第四天就被餓死了。那匹馬也不是什麼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開始的時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一位農夫家。上帝滿足了它的願望,可是後來它又嫌農夫給它的飼料少。最後它到了一位皮匠手裡,在那兒什麼活也沒有,飼料也多,可是沒幾天,它的皮就被剝了下來。蘇洵道:「那73名教徒之所以把這兩尊雕塑聳立在學校的大門口,為的是讓學生們警醒:真正能把人從飢餓、貧困和痛苦中拯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僅僅是對書本上的東西掌握的多與寡!」蘇東坡、小妹聽完這個故事後作聲不得。過了好半晌,小妹才訥訥地道:「聽您這麼說,『讀書破萬卷』是白費了?好像讀書無用論倒是能站得住腳了!」蘇洵道:「此言差矣,那是因為你不懂得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滲透進你的勞動和技能中去。知識只是一種潛在的能量,它本身並不會吸引金錢前來,除非使它們得到有效的轉化,且通過實際行動,才有可能成為一種生存和發展的力量,才有可能巧妙地達到聚積財富的目的。現在的很多學生在獲得知識后,卻無人教導他們如何有效地轉化這些知識,使他們陷入教育體系中「被遺忘或失落的環節」里,空有一肚子知識而茫然和無奈。對此,我可是深有體會的呀。」蘇洵看著自己的一雙寶貝兒女,深情地道:「娃呀,你們已經是大學生了,如果你們的眼睛只會看書,腦袋只曉得琢磨書本上的東西,嘴巴只知道說話和吃飯,那麼,撐死了你們也只不過是能飛上草垛的小雞而已,而永遠也不會是令人艷羨的大雁。」蘇東坡道:「爸,我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時代早就不存在了,我們是不會讀死書、死讀書的,我們要掌握的是自強自立的真本領!」小妹道:「爸,實際上我早就想著畢業后,多多賺錢,買很多你喜歡的東西,好好地孝順你,讓咱們全家人都過上富足的生活。我這願望可強烈著吶!」蘇洵拍了拍小妹的肩膀,憐愛地道:「傻娃兒,你跟老爸一樣,打小就愛幻想——只曉得像富人們那樣大把大把地花錢,卻不曉得學會他們的理財、賺錢的方法。現在記清楚了,老爸送你們上大學,一是圖你們多學點知識,二是圖你們能夠學會將知識轉化為致富之道,這才叫學業有成呢。你們可千萬不要學你老爸,除了舞文弄墨就是空想,這條道是行不通的。」兄妹倆連連點頭。蘇洵又叮囑道:「到了北京,你們除了交學雜費,剩下的銀子估計還能支撐一小段光景。其他的,我會儘快湊足給你們寄去。」爺仨揮淚而別。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