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論韓愈的出仕觀對其影響及其他(6)
先前他上《諫佛骨表》中有「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等言,對佛教表示得十分不屑,並稱鳳翔法門寺供奉的佛舍利為「枯朽之骨,凶穢之餘」。但他去潮州只十餘日與大顛僅僅會晤一次之後,便馬上又讚歎大顛為之解說的佛學「廣大深迥,非造次可諭」,對大顛本人也是自未謀面起到見面以後都表現得十分恭敬。可如果比較他的《贈譯經僧》一詩里「萬里休言道路賒,有誰教汝度流沙?只今中國方多事,不用無端更亂華」等語,就會發現對兩位同是博學的佛門高僧,一個他要三顧茅廬恭敬無比的去造訪,另一個則是一副恨不能立刻亂棒打出國門的樣子,更指責其人其教是來「無端更亂華」的,這就不禁要令人奇怪他的態度何以會厚此薄彼至此了。不過當韓愈回遷在望,並急於要闢謠澄清自己的時候,大顛也馬上也受到了和譯經僧差不多的待遇,而大顛所信奉的佛祖也又一次被質疑為:「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類君子邪?小人邪?」剛剛還被他讚歎為「廣大深迥,非造次可諭」的佛教,也被再次貶低為先前的「夷狄之教」,說其「不仁甚矣」,其危害更是「過於楊墨」,「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禽獸也。」至於他留衣做別的大顛,也從「久聞道德」、「論甚宏博」、「頗聰明,識道理」的名士,變成了一個「與之語,雖不盡解」的普通和尚。近年閻琦先生經過對其生平事迹以及所作詩、文的對比研究后,也在《元和末年韓愈與佛教關係之探討》一文中提到,韓愈一生中於憲宗元和末年、確切地說是元和十四年到元和十五年的這段時間裡,其排佛態度出現過由**到低潮、再由低潮到**的一段頗為「特異」的時期,這與他上《諫佛骨表》所招致的結果和因此而起自相矛盾的言行過程,以及他想急切回朝繼續仕途發展,並因而試圖表示悔改以博得憲宗寬恕的態度,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心理上的轉變過程都是完全一致的。這些都充分表明了韓愈上《諫佛骨表》並不能說明他的品格有多麼高尚,聯繫他上表前後的這許多互相矛盾的言論和實際行動,反而更進一步地證明了他是一個對功名利祿極其看重的人,在這種種變化急遽的矛盾言行背後的根源,實是韓愈開始踏上仕途時所秉持的那種做官不只「為人」,更是要「有利乎己也」,並一直希望能為他人「所貴之」的出仕觀。所以這些看上去極其自相矛盾的舉動,目的全都為了要保住他自己的仕途和地位,乃至於有阿諛奉承、欺世盜名、首鼠兩端等等失卻文德、氣節之事,為了功名他不但能曲意奉承,甚至在自己一貫的標榜的「闢佛傳道」這個「理想」問題上也敢玩弄權術,翻手為雲覆手雨。二,韓愈的出仕觀對他的政治、學術思想的影響及其他眾所周知,「道」本為孟子之言,而韓愈在《原道》中再提出「道」字為道統說,儒學由此至宋明興盛,新儒家均以此繼之,所以宋明新儒家也稱道學家,韓愈也成為了唐代乃至中國歷史上的「衛道巨擘」。雖然,韓愈以孔子、孟子千年後的唯一傳人、儒學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也是這樣被後人所推崇的,但他的政治思想實際上卻與儒家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與法家更接近些。我們知道在政治上這兩家的主要差異,是在於儒家堅持治國的主要手段是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則主張以法為教,以法治人。法家主張君權至上,而自孟子起,儒家在君民關係這個問題上則主張君權的有限合法性,重視相互關係。韓愈在《原道》這篇代表他思想的最重要的論著中,就很清楚地表現出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政治主張,是有著濃重的法家意味的。孟子在《盡心》中提出了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君輕民貴」思想,所以後來問其曰:「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就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但韓愈卻在他的《拘幽操》中,卻叫歷來被奉為一代聖君周文王對「一夫」之紂說出了:「鳴呼!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這樣的話(近代亦有學者以為是反諷)。同時孟子在《梁惠王》中又提出為王要「發政施仁」,要求國君先做到讓天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後才「不王者,未之有也。」而韓愈在《原道》里卻主張「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他在這裡,把次序顛了個倒,孟子原本的君、民相互關係因此走了樣。這種跡近法家的政治主張,亦源出韓愈帶有濃重功利主義色彩的仕途觀和人生觀以及他的天命論思想。對他來說,何以要出仕?是因為出仕不但可以生活富足,還能「利乎己也」,更可以為他人所「貴之」。然而這樣的仕途觀,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才能得到保障,那就是:百姓願意努力勞作並供養他們,並對上尊敬有加不能有不敬之心非分之想,這個必須是無條件的,只有在這樣的管轄之下他們那些仕人才會被社會所「貴之」,也才能過得好。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