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老鼠(2)

鄉下老鼠(2)

而我們鄉下老鼠……我的紐約朋友艾略特(Eliot)反過來嘲笑我說:「什麼鄉下老鼠,你是郊區老鼠。」郊區(suburban)在美國是一種很特別的概念。它是指那些住在大都市郊區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以及與此相連的文化意識形態。一般來說,他們玩命工作,開豐田(CAMRY)汽車,吃快餐,為住好社區勒緊褲腰帶,貸款買房子置地,割草養花,跑步遛狗,關門看電視吵架自找麻煩,再花錢看心理醫生。有部電影《美國美》(AmericanBeauty)諷刺的就是這種郊區生活。仔細一想,在美國真正的鄉下老鼠不多了,多半都是郊區老鼠,幾乎個個也都是工作狂,比城裡老鼠強不到哪兒去。據統計,全世界數美國人工作時間最長,甚至超過在這方面名聲惡劣的日本人。所謂美國人的富裕,我看其實也不過是個數字而已,整天撅著屁股追著自己的影子瞎忙乎,掙了錢又怎麼樣,哪有工夫享受?住宅的布局結構,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郊區,一眼望去,大多數房子像一個模子里翻出來的,毫無個性。久而久之,住在裡面的人也彼此雷同。我在大學教書,發現美國小青年的思路大同小異,讓我大吃一驚,再看到郊區那一排排標準化房子,才恍然大悟。有時想,這種現代化的洗腦,比集權主義更可怕,因為人們完全喪失了反抗意識,認為這一切是天經地義的。美國人最熱愛的概念是「空間」,越大越好,從大房子大汽車大電視,到大吃大喝大塊頭。郊區胖子多,這和垃圾食品有關。每逢周末,我開車加入美國人購物的行列。那個名叫Costco的連鎖店大得像個飛機庫,裡面的貨物也像是剛從飛機上卸下來的。食品都是大包裝的:牛肉十磅,雞蛋五打,啤酒三十罐。你再看出口處個個滿載而歸,喜氣洋洋,把汽車塞得滿滿的。我的一個南非朋友來美國,他驚訝地告訴我說:「美國人得胖死。」我琢磨這話包含兩重意思:其一,美國胖子多半來自廣大勞動人民,「飢不擇食」;其二,是指美國飲食文化的粗鄙傾向。這大概和清教徒的傳統有關,其後又恰好成了暴發戶,求多求快,把垃圾食品進行商業化包裝靠廣告打遍全世界。「麥當勞」和「肯德基」這類美國怪物,居然能在「食不厭精」的中國站住腳,可見其厲害。最可怕的是那些小鎮的美式自助餐店,胖子云集。我覺得那是商業化陰謀中最險惡的一部分,正如鴉片,讓那些貪食的人慾罷不能,直到胖死。寫到這兒,我不禁打了個冷顫。郊區生活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我想郊區老鼠至少文質彬彬。早上出門散步,一路上人們都招手致意,「哈羅」、「早安」沒完沒了,這總比城裡老鼠橫眉冷對甚至拔刀相向好多了。據說一個鄉下孩子頭一次到紐約,下了長途車跟過往行人挨個打招呼,可沒一個人理他,沒走多遠他只好放棄了。也許在大都市,人們對孤獨有更徹底的領悟,用不著裝模作樣。要不賈克梅蒂的雕塑——那些細得像竹竿一樣的人,其背景正是大都市呢。紐約是個瘋人院。我前兩天去紐約,到一個住在格林威治村的朋友家做客。出來已經半夜了。紐約的夜生活才開始,車水馬龍,燈紅酒綠,讓我目瞪口呆。一個年輕女人在街上大叫大喊,原來隔著停在路邊的車輛跟一個男人說話;一個老頭八成剛從監獄放出來,在原地轉圈跑步;一個半裸的醉漢站在路邊自言自語;一個瘦高的黑人邊走邊扭屁股,兩手隨著他內心的韻律扭動……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我真的成了鄉下老鼠,很難再適應這種都市生活了。可恰恰在那一瞬間,我的生活出現了某些變化。我這隻鄉下老鼠,不得不搬到紐約——那讓我深惡痛絕的地方。我必須做好準備,習慣空氣污染和噪音,忍受驚嚇,得以倖存下來。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島散文集:《失敗之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北島散文集:《失敗之書》
上一章下一章

鄉下老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