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巴黎

不夜城巴黎

住在巴黎不需「今夜星光燦爛」,夜幕降臨,星星月亮那點光亮對巴黎沒有意義。無論什麼時間逛巴黎都不會有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萬家燈火,遍地明輝,巴黎之夜比白天還美。迷人的燈光我們的住區是辦公室區,幾十層的大樓就那麼開一夜燈。國內坐辦公室是人走燈滅,法國人開著燈離開辦公室,遠遠望見燈火通明的大樓,開車可作為路標。不僅辦公室的燈一開一夜,巴黎高檔店鋪也開一夜的燈。遊客正好做「櫥窗購物」(),這個英文詞的意思是只看不買。人們往往有逛店的**,卻不想真買東西,進高檔店不買東西騷擾了售貨員不好意思,所以看看櫥窗滿足一下逛店心理。巴黎這種地方很多,香榭麗舍大街不用說了,著名的高檔時裝街蒙岱涅大街和聖多諾瑞大街,兩邊的店都布置得雍容華貴,燈光打在展示的時裝上,整夜供人觀賞。由於這些店領導著世界時裝潮流,有的遊客專門晚上去拍照,一些服裝業的專業人員來巴黎也猛拍櫥窗,拿回去啟發自己的靈感。辦公大樓和高檔店鋪亮一夜燈還起點宣傳作用,巴黎連建築工地的塔吊晚上也像巨大的燈柱徹夜通明。塔吊的燈經過布置,橫的臂豎的塔燈光還不一樣,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因為其高度影響不到空中飛行物,也無警示作用。巴黎不僅燈火通明,而且燈光迷人。法國人對燈光設計品味頗高。照建築物的燈,多從下往上照射,所以看不到光源,只見燈光烘托著建築物明暗相間。夜色中的埃菲爾鐵塔,有種透明的感覺,好像不是燈光照塔,而是鐵塔本身發光似的。凱旋門的燈光設計分了幾個層次,地面的燈照出了它的莊嚴,接近頂的高度又隱蔽了一排燈,再為它平添幾分魅力,加上地處高坡,從協和廣場遠遠望去,香榭麗舍大街另一端的凱旋門真有天堂之門的味道。法國人不喜用強光,偏愛柔光,像旺多姆圓柱廣場首飾店的櫥窗,夜晚一束束柔光聚在展品上,突出了首飾的珠光寶氣。法國人對家庭居室的燈光感覺也與眾不同。設計裝修時,中國人最大效益地利用光源,法國人則讓光最好地配合居家氣氛。中國人喜歡吊頂燈,往下照得滿室生輝。法國人用落地燈,往上照天花板,再反射下來,不夜城巴黎嫌不夠亮時加檯燈。講究的台灣朋友,萬里迢迢買巴黎燈具捎回去,將家裡布置得帶點異國情調。巴黎之夜的燈火沒有華而不實的感覺,連霓虹燈廣告牌都不大,不像香港,從港島看九龍,巨幅廣告沿海林立,鋪天蓋地,充滿喧鬧的商業氣氛。巴黎市裡的建築物不設廣告牌,公司的名字也不矗立在樓頂,而是小小牌子貼在牆上,離遠就看不清了。那些中層建築物上設的廣告牌也都整齊劃一,沒有香港廣告牌比樓還醒目的架勢。巴黎的夜不以廣告增色,而以景點增色。核電的效用巴黎不夜城也是因為電費便宜。1度電,只相當於人民幣1·10元,考慮到與國內收入水平的差距,電費佔生活費的比例微不足道。生活費用比較高的巴黎,為什麼電這麼便宜呢?主要因為它核電發達。法國是全世界一流的核工業國,擁有核電機組共65座,目前運行的共54座,絕對數雖然低於美國、蘇聯,但核電佔總發電量的比例平均高達75%,就是說每4度電中有3度來自核電,相對比例居世界之冠。1995年法國總發電量4442億千瓦小時,其中核電3582億千瓦小時,佔81%。在1974年世界能源危機,全世界陷入油價暴漲愁雲中的時候,法國利用政府的力量選擇了核能,把美國的技術發揚光大,20年內建設了幾十座核電機組。現在它的電力不僅充分滿足國內的需求,還輸往英國、義大利等國,賺進大筆外匯。1995年凈出口電力700億千瓦小時,出口額將近20多億歐元,法國電力公司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核電對歐洲各國的重要性一如他們的民族性,彼此有很大差異。像義大利,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同樣是拉丁語國家,連一部核電機組都沒有。義大利本身能源匱乏,每年進口大量石油,它在一場公民投票后關掉了所有的核電機組,寧願花錢向法國買電。義大利說到做到,但瑞典核電政策則很富戲劇性,瑞典1980年舉行一次公民投票,決定2010年之前一步一步地關掉所有的12部核電機組,並不再建新核電廠。但1990年再一次的公民投票,支持原案的人降為47%,未過半數,等於凍結了1980年的決議。不死心的瑞典人投票后促使政府用5年時間尋找替代能源,找到的話,現有核電機組仍需2010年前逐步關閉,找不到的話,核電廠繼續運轉發電。所以,左右一個國家核電政策的因素還是公眾接受程度的高低,這一影響力比天然資源匱乏與否大得多。歐洲聯盟發表的關於未來能源的白皮書指出,能源問題所考慮的層面應達到三項目標:整體經濟競爭力,供應的安全,環境的保護。換言之,使用能源,尤其核能時,最好以此三目標作為選擇的指標。歐盟專家評論道,選擇核能就是為了配合達到這三項目標。在決定核能作為主要能源時,專家們認為首先要獲得社會公眾的廣泛接受,以及政治領袖對使用核能的推動,使公眾對核能安全、運輸安全、廢棄物儲存與核擴散有清楚的認識。法國之所以成功地推廣核電,也是由於它的政治領袖的推動和公眾的接受。法國採取門戶大開的做法,核電廠的門打開,民眾隨時可以參觀和檢查電廠運作情況和安全防護措施,有的核電廠圍牆都沒有,縮短了民眾與核電的距離。一些核電廠對外開放,每年每座設施大約有15000到50000人前往參觀。中國駐法國的使團就多次被邀請參觀巴黎附近的核電廠,大家都視此為增長知識的機會,順便看看熱鬧。全年統計下來,參觀核電廠達30多萬人次,而且法國核電廠許多建於風景優美的河畔,因為核電機組運行需大量冷卻水,不靠海就靠河。海濱河畔電廠所建之處,鋪路架橋,營造公共設施,居民區隨後興起,遊客接踵而至,結果又成了觀光勝地。法國政府還極力普及核能知識,建立區域核電信息委員會,至少半數成員由民選的地方官出任,另一半則留給工農業界、環保人士等。還有一點應該指出,著名的居里夫人是在法國研究放射性物質而獲諾貝爾獎的,法國人對這位女性的崇敬或許是沒有出現大規模反核運動的原因之一。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車耳旅居文化系列:如此法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車耳旅居文化系列:如此法國
上一章下一章

不夜城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