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太上皇李世民
李承乾最終還是答應了,讓長孫無忌去見李世民。
事情己經成了定局,塵埃落定,李承乾不認為,他的父皇還有能力改變什麼,屬於他們那一代人的榮光,己經過去了。
那些跟隨著父皇出生入死的老將們,要麼己經死了,要麼老的動不了了,要麼兵權旁落了,要麼己經被自己用手段給控制住了。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再次相見時,與上一次相隔了有近三個月。
這一對共同走過崢嶸歲月,見證大唐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老兄弟,再見面時,已經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
「陛下!老臣來看你了……!」長孫無忌在兩人沉默了良久之後才說道。
「無忌大哥,外面現在怎麼樣了,那些老兄弟們都還好吧?」李世民說道。
沉定了三個月的時間之後,李世明的心境,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陛下!大唐沒有了陛下坐鎮,己經有了四分五裂的趨勢了,老臣肯請陛下為大唐,重新復出吧?」長孫無忌有些激動的說道。
「無忌大哥說的是哪些人?膽敢跳出來和大唐做對,乾兒雖然還有些欠少大局關,但應該也不至於,會讓那些人敢對大唐不敬吧?」李世民有些疑惑的說道,至於長孫無忌說的,讓他重新復出當皇帝,李世民直接將他忽略了。
「益州郡王周星星,控制了劍南道,不服新朝的調派,回長安聽旨,承乾這該子派了薛萬徹,還有阿史那社爾,分別率領十萬兵馬,意圖討伐益州。
但周星星似乎早已看穿了朝廷的打算,率先出兵搶佔了隴南郡,以及漢中郡,將益州緊緊的守住了。」長孫無忌說道。
「是朕的過錯啊!朕本來打算讓周星星在外面好好的歷練一翻,將來必定可以成為,太子上位時的肱股之臣,沒想到會弄成現在這個樣子。」李世民聽明白了長孫無忌的意思,嘆了口氣說道。
「陛下無需自責,這些事情也不是你能夠料得到的,乾兒實在是太糊塗了,竟然對陛下做出了,這種以下犯上的事情,實在是太不該了。」長孫無忌勸慰道。
「這大概是老天對朕的報應吧!經過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朕也已經想明白了。
朕不恨他逼朕退位,真恨的是他不該殺了魏王李泰,他既然已經控制了局面,魏王李泰對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威脅的。
兩人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卻手足相殘,朕實在是心痛啊!」李世民悲痛的說道。
李世民一直都認為是自己害了我以往疲態,不該對他太過於寵愛,以至於讓太子李承乾懷恨於心。
不過現在他才想明白這些,實在是已經太晚了。
「我明白無忌大哥來見朕的意思,只是現在朕已經這個樣子了,就算是再怎麼樣講,周星星也絕對不會聽朕的勸告。
就算是換成無忌大哥,估計單個站在周星星的立場上,難道你會聽從朕的勸阻,向承乾投降嗎?
以為無忌大哥的猜測,如果周星星真的像承乾投降的話,承乾還會不會讓他繼續活下去呢?」李世民說道。
長孫無忌沉默不語,因為他能夠想得到,周星星如果投降朝廷的話,等待他的命運,絕對不會是很理想的。
周星星肯定也很明白這個道理,現在他應該也是知道,自己就算是在這模服軟,也無法善罷甘休。
「陛下!難道你就不想試一試嗎?」看著長孫無忌默默的走出了門外,長孫皇太后從角落裡走了出來說道。
長孫皇太后沒有直接見他的兄長長孫無忌,因為她不知道,兩兄妹之間,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些什麼?
「試與不是,結果都是一樣,朕的這個駙馬,一直都不會比別人的腦子笨,因為他足夠聰明,所以朕也就沒有必要,再多此一舉的去試他了。」李世民說道。
「那難道陛下就甘心,讓他們五相為敵,天下從此分裂。」長孫皇后說道。
「天下如果註定是我李家的,那現在不管怎麼分裂,總會有統一的時候,天下如果註定與我李家無緣,那現在強求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我們都已經老了,沒有多少年好活了,他們年輕人之間,愛怎麼爭,就怎麼爭吧!就算將來真的是周星星坐上了龍位,相信他也不會為難我們李家的子孫吧。」
李世民看起來,就像是已經徹底放下了一切,什麼都不願意去計較了,頗有一種四大皆空的意境了。
這段時間,難得靜下來的李世民,想了很多,也憾慨了不少,兒子這麼做,不也是在學老子嗎?
老子得位不正,但兒子雖然也學了老子,逼宮老子退位,可兒子至少理由上,要比自己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更加充足。
天下原本早晚就要交到兒子手裡的,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自己也是有著很大責任的。
想要廢除長子承乾的太子之位,他李世民不止一次有過這樣的念頭。
正是因為自己的左右搖擺,讓魏王李泰持寵而驕,有了窺竊太子之位的念頭,令太子李承賢的心裡,產生了危機感,這才挺兒走險,作出了這樣的事情。
父愛如山,如果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而言,李世民對他的每一個兒女,都可以說是傾注了滿腔的父愛。
只是作為一個皇帝,他的這種父愛,令他有些優柔寡斷,太子的舉動,早已落在了他的眼裡。
太子府中,當然有他安排的人,太子的一舉一動,也都在他的視線範圍之內。
太子準備行動之前,他也是有了一絲察覺的,只是李世民太自負了。
他總想給兒子太多的機會,讓他自己幡然醒悟。
只是他沒有想到,他的容忍和縱容,導致事情已經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也導致了兩個兒子兄弟相殘,魏王李泰的死,對李世民的打擊非常大,也讓他有些心灰意冷。
阿史那社爾的十萬突厥騎兵,並沒有兵分兩路,他對於佔據著隴南郡的蘇定方,也沒有太多的了解。
雖然也聽說過蘇定方的一些戰績,也沒有看不起蘇定方,但他卻不認為,蘇定方率領的十萬兵馬,會是自己魔下十萬突厥騎兵的敵手。
阿史那命人提高了警惕,派兵沿狹谷兩邊的山上,巡查了一遍,加強戒備。從由山的峽谷小道穿行,只要通過了這條路,前面就到了隴南城了。
由山峽谷中的這條路,雖然是條小路,但其實也是官路,關鍵是這條路,是通往隴南最便利,最近的路。
如果放棄走這條路去龍南的話,至少要多走三天的路程,阿史那社爾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走由峽谷中的這條官道,直插隴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