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童時代》第二十六章(3)
杜伯伯也在江家鄰居,是從外地到這兒結婚的入贅女婿,在鎮上肉鋪子當屠夫。幾個月前,他有天下班回來,卻全家大小連岳父岳母加上老婆和四個孩子都吃錯一種小草蕈,死絕了。江阿姨決定嫁給杜伯伯。她跟我媽說,她母親覺得欠下杜伯伯救命之恩無法回報,就想讓杜伯伯不再過單身寡佬的日子;再說江家,也不能沒人種瓜點豆。江阿姨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說她不忍眼看著父母餓死,也不忍拿兩個老人來拖累羅叔叔:「小羅年青,有大好前途,不可以讓他工人不噹噹農民呀!
」於是,江阿姨就帶了小江,跟杜伯伯回鄉下結婚去了。江阿姨剛走第二天羅叔叔就來,因為下一天是個節日,工廠中午就放了假。他興沖沖敲門,像往常那樣手中托著一紙袋綠豆進來,卻見到新奶媽正給小弟餵奶。當時爸爸媽媽都還未到家,我就驚慌失措,但還是硬著頭皮帶羅叔叔去我的房間,交給他江阿姨留下的信,還有那雙媽媽從廣州買回的女式皮鞋。羅叔叔看完信半天說不出話。我乾乾地站在一旁不敢走開,也不知講什麼好。過了很久很久,羅叔叔終於開口,問我要針線,要一大一小兩塊布縫口袋。我跑去叫我妹妹幫忙。他說他自己來,就坐在我的書桌邊,用毛筆工工整整寫好江阿姨父母的名字和鄉下的地址,然後用那雙骨節很分明的大手,笨笨地穿針引線,笨笨地縫一個袋子裝鞋縫一個袋子裝綠豆。他用斷了三根針,把手指扎出些小血珠。他的眼淚一滴一滴,滴在裝了那雙女式皮鞋的布袋,然後又一滴一滴,滴進裝滿綠豆的布袋。他就那樣一聲不吭地縫著縫著,好像在縫他的心。窗戶不知什麼時候,已掛滿一簾夕陽。重慶那種特有的火燒雲,把天空鋪得又熱烈又繽紛。雲朵雲團不斷變幻著形象忽如馴羊忽如猛獅忽如淵停岳峙忽如川瀉濤翻,我的心緒卻如一堆亂麻,只牽了妹妹的手站著發獃。妹妹忽然說:「小羅叔叔,我看杜伯伯的樣子會對小江很疼愛的。」小羅叔叔就點點頭,依然默默縫呀縫。他的身影越來越暗,被滿天的輝煌遠遠襯了,如同一尊鑄鐵的雕像,顯得又孤獨,又悲哀,又堅強。重慶市區街頭也開始出現餓殍了。紅房子人人嗅覺都變得異常靈敏。只要逢肉香從廚房飄出,就有女人和孩子從自家門裡走向八角廳。也許這兒聚居的畢竟是軍人與軍人的家屬和後代,人們的共性就很是粗豪率直。儘管老軍官們意志堅定不肯放棄尊嚴,家屬和孩子可不管那一套,立了在廳里,一面深深呼吸著誰家鍋里的肉氣,一面高高興興嘆息道:「好香,嗯嗯,好香好香!
」因為肉都用來熬湯喝,並且盡量多放水,熬久點,所以香味飄飄的時間就可以持續很長,不同炒,一兩分鐘就完事。大家都不炒肉,因為炒過的肉會縮水,就既不經嗅,也不經看,更不經吃了。而且,肉是越肥越寶貴,甚至兒歌都唱起肥豬肉來。記得有首老老的法國小調,不知由哪位留學巴黎的前輩將它唱回了中國;**領導農民鬧革命時,這小調被重新填詞且流傳甚廣。剛上小學時,音樂老師也教過我們的是「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誰知到了一九六○年,孩子們依了原譜,唱的卻是「揭開鍋蓋,揭開鍋蓋,肥砣砣,肥砣砣,快點拿個碗來,快點拿個碗來,拈兩砣,拈兩砣!
」還有支北方的情歌,打土豪分田地時歌詞已被改了一遍,是「崖畔上(那個)開花,崖畔上(呀)紅,受苦人(那個)盼望,得(呀)解(呀)放!
」紅房子的小孩也不知從何處學來另一份詞,常常在八角廳一面認認真真呼吸著肉香一面嘻嘻哈哈指指點點,唱著「案板上(那個)切臘肉,有肥有(呀)瘦,你吃肥(那個)我吃瘦,他來啃骨頭!
」還齊齊哼了過門道:32165|1·235|2612|5-|聽了我們唱的吃肉歌,媽媽覺得很好笑。爸爸一向要求他所有的孩子能吃苦,並且吃苦而不叫苦,再努力做到能苦中尋樂。媽媽說那兩首吃肉歌,也算勉強入得苦中尋樂之例;但我們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尋起樂來,應該呈現讀書人的風流儒雅。我們問什麼是讀書人的風流儒雅,媽媽就講了個故事——從前有個窮得家徒四壁的秀才,偏偏被幾個促狹同窗逼著請客,還說要吃出風味才算請了。窮秀才略一沉思,朗朗笑道:「有何難哉?有何難哉!
諸位明日便可光臨寒舍品嘗在下的唐詩菜。」唐詩菜可是一眾同窗前所未聞的東西。翌日客至。窮秀才捧出只圓碟,碟白無華,僅置一條青蔥,蔥旁各伴一邊色澤金黃的鹹蛋芯。眾賓愕然。主人誦道:「『兩個黃鸝鳴翠柳。』」繼而再上一淺藍陶盤,盤中排著一溜豆芽,再誦曰:「『一行白鷺上青天。』」同窗喝彩聲畢,問:「『窗含西嶺千秋雪』又當如何?」主人便端出一方豆腐,細細撒了薄薄一層鹽,於是彩聲又起;未了,窮秀才取個海碗盛出煮過豆芽的清湯,那兩半殼取了蛋黃剩蛋白的鹹蛋浮在湯中一漾一漾,他就搖頭晃腦高聲吟哦:「『門泊東吳萬里船。』」幾個喜歡惡作劇的同窗嘆為觀止,便心悅誠服,拱手而去。聽完故事,我們三姐弟就興緻勃勃,提出要做「詩謎菜」讓父母去猜。我說:「猜對了就做菜的人洗碗,猜錯了就猜謎的人洗碗。」妹妹就批評我賭癮深重。爸說:「沒關係沒關係,有賞有罰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