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開考

第十七章 開考

李曉峰沒有急著動筆,他想把整個試卷都看了下再動筆,畢竟,在現代多少年養成的習慣了是一時難以改變,考前必備的事情,檢查這些試卷是否合格,沒有有破損錯印等。

因為,以前,李曉峰在一次考試中,就發現,他的試卷反面沒有或者少印的事情發生,如果拿到試卷就開始答題,那後果,就是浪費時間,可能影響本場的考試成績。

試卷,看起來,要比現代做的試卷內容多得多了,李曉峰把所有的試卷按順序鋪在桌子,才發現,這些試卷都是印出來的,但是都是毛筆字,字體。

李曉峰也沒有想到,在這裡考試,所用的試竟然是印出來的,按理說,古代印刷出來的書籍好像還沒有出現啊。

不過,李曉峰想想也正常,畢竟這裡是一個才氣的世界,有了才氣,人的壽命能力等各方面得到了提高,說好聽一點,才氣就是這個世界的生產力,因為他到這裡以後就發現這裡有很多的才氣,不過,他卻是吸收不到。

看著面前一疊的試卷,李曉峰數了一下,足足有四十頁,三十面是印著考題的,而另外十張是空白,防止有人在答題時,把題答錯,給人重新抄寫整張試卷的。

最後,李曉峰把試卷整理了一遍,才發現,這裡的試卷大致分成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了解古代孔子,荀子等人文章,也就是填空問答形式考題。

第二部分就是談你對這些孔子,史家,農家等人的理解,問題很簡單,但是,如果你沒有看過,那你無論如何也答不出來的。

第三部分就是對詩詞歌賦的理解,並要求寫其中他出題的一首詩。

李曉峰看著這樣的問題,也不著急,展開了第一張試卷,開始答了起來,畢竟,在他記憶之中,對於眾聖的文章可以說很了解的。

如果是給沒有得到記憶的李曉峰才說,打死他也不知道幾句眾聖的名句,即使現在是他古代漢語言的專業,但是對他來說,那些孔子、孟子等人的文章還是如同天書一般,讓他難以招架。

李曉峰一邊磨墨,一邊想事情,這一切,都要依靠他的記憶才能去做,雖然今天一天,他讀了不少書,但對古代天天讀的人來說,他一點的優勢也不佔。

在磨完墨之後,李曉峰才用鎮紙把試卷兩角給壓住,難得一次參加縣試,最重要的是他,他從必須要過縣試,否則,他也就是永遠留下童生的位置上了。

因為他相信,即使夢中考試,那也是考試,這也是天地規則之一,不是現實考試,但總歸是一場考試,不是嗎?

看著手中的毛筆,一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毛筆,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墨錠,加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鎮紙,李曉峰懷疑,這幾樣加起來,有沒有桌上的紙值錢的呢。

打開第一張第一題,便讓李曉峰有些撓頭。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請問,桓魋有對孔子不禮貌嗎?孔子有德,桓魋真的不能把孔子怎麼樣嗎?

頓時,李曉峰腹議不已,這是什麼題目,如果按水藍星的解讀,可能就是孔子被桓魋追殺,可是,這李曉峰的記憶之中,孔子面對桓魋帶兵來要包圍他,他正義凜然,面對桓魋,他大聲地指責桓魋不尊重德,一時間,大地震顫,天空雷聲陣陣,嚇得桓魋不得不對孔子跪下磕頭致謝。

為此,這還在當時的國家成了一段佳話,正如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提起筆,沾了一點墨,然後又放到了筆架上,然後又取出了一張粗布厚墊,有了粗布厚墊在下面,防止墨汁向下滲透到第二張試卷之上,影響試卷的卷面。

最後,李曉峰才再一次拿走筆,看了一下試卷,確信自己不會答錯后,便在那第一題下面寫下了答案。

清秀的小楷,公正而美觀。於是,他又向下面看向第二題。

《韓非子?主道篇》中: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悟到韓非子半聖面對事情的態度是如何的?

韓非子,作為法家的半聖存在,他可以說是已經集法家大成者,以法治天下,成了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從而一舉成為半聖。

而他的那本《韓非子》二十篇也成了他成聖的聖物,一舉把他推到了半聖,為法家思想的延續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樣的題目可以說是很簡單的,這也是相對於李曉峰來說的,相對於其他人來說,雖然不算難,但是,要把古之聖賢的書都讀懂,讀完,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

再一次確定自己的答案之後,李曉峰便在這一題下面,寫上了:旁觀者輕,當局者迷;輕者明矣,靜者清矣;身動而亂,靜而神明;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最後,李曉峰還運用了《論語》中的話進行了概括,當他寫完這一題時,頓時,他的這一張試卷立刻發現了陣陣的聖音,特別那句:旁觀者輕,當局者迷,不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

當李曉峰看到了第三題時,頓時有點兒瘋了,不是別的,而考到了《禮記》之中的句子: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即在《禮記》之中,是如何介紹教學相長的。

相對於這題,要比上面的兩題簡單得多了,只要把教學相長的原文給寫到上面就行了。於是,李曉峰不得不提筆寫下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佳(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相對而言,《禮記》之中已經足夠介紹了這一句的,所以,李曉峰只是簡單的照搬就行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最後一個儒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最後一個儒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開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