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營養價值推薦是以科學為根據的
如果誰想知道,他是否攝入了生命所必需的足量的鎂、鐵或者維生素C,通常會求助於飲食營養專家給出的所謂的「營養價值推薦」。但是這些對單個營養物質的推薦會由於國家的不同而各異。有時差異很大,人們不禁會產生疑惑,對飲食營養的需求難道會與國籍有關係嗎?在德國,「營養價值推薦」是由德國營養研究會負責的。在他們的「營養物質供應推薦」中,各種數值被整齊羅列,勾畫了德國人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它們以性別和年齡分類,並能精確到小數點之後。但是,這些數據究竟是如何得來的,這個官方的營養研究機構對此卻守口如瓶。知情人至今也未公開這些數據的來源和計算方法。
顯然,他們把大眾當作小孩了。有鑒於此,我們更要對美國新的「飲食營養物質供應推薦」的形成過程表示由衷的敬佩與驚嘆。這項推薦是由美國與加拿大的專家組藉助嚴格的標準方法得出的:由評審委員會搜索專業書籍,對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下一步是以公眾聽證會的形式,繼續聽取科研工作者、其他相關人員、公共利益團體以及政界和工業界專業人員的意見。然後評審委員會才會推薦,再次上報更高一級的委員會,通過後才公之於眾。
在以上談到的每一步中,各項決定的達成都要求以文件形式保存,能夠被隨時查閱。這個能被任何一位科學工作者理解的過程,卻被德國營養學家視為「有科學依據,但無法實際操作」。即使在歐洲,人們也認為德國的數據「缺乏客觀」。早在1992年,歐盟科學食品委員會就指責德國的「營養價值推薦」缺乏可理解性。
並且,在這同一篇文章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德國的「營養價值推薦」是如何形成的:很多僅是推測值和估計值,就被加入了「推薦」,並報送主席團直至最後通過。因此,歐盟科學食品委員會認為此程序「沒有排除主觀因素」。不得不承認,在那些需要以實驗為基礎才能得出的數據中,很多是抄襲其他的各種飲食營養推薦。這樣,就好像自己數據的準確性有了保障。(時至今日會不會做得更甚?)
這樣,一份德國營養研究會的「營養價值推薦」就出台了。雖然作者把這份「推薦」打扮得很像一份科學報告的樣子,但是經過歐洲食品與營養研究所對其原始文獻的細緻分析,發現這份「推薦」存在著非常嚴重的錯漏和弄虛作假行為。這也使人們對花費納稅人大量金錢設立的德國營養研究會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那麼,如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營養價值推薦」呢?我看,您別把這事放到心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