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與老鼠比賽
許多時候,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要比正確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在短暫的人生面前,做正確的事情是「延長」生命的最好辦法。不要任意揮霍你的精力,把它們用在正確的地方吧。獅子的哲學有一次,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他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你害怕嗎?」「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這隻獅子無疑是明智的,因為它非常清楚,與老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你仍然是一隻「老鼠」。一般情況下,對於低層次的交往和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就像一個優秀的武士,是不會與一個蟊賊公開決鬥的。在政治鬥爭尤其如此。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不僅會浪費自己的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還會在無意中提升對方的層面。我所認識的一位俄羅斯政治家就曾有過這方面的遺憾。由於他過於在意那些小人物的攻擊,不僅耗費了許多精力與之周旋,而且也影響了他做冷靜的判斷,結果在重要的問題上判斷失誤,從而抱憾終生。不僅如此,由於他與那些人斤斤計較、「喋喋不休」,使很多選民都大感失望,這直接影響到他日後更高層次的競選。對此,有政治學家評論說,如果他能夠對有些人和事不屑一顧的話,以他的才智和人望,是完全可以成為俄羅斯數一數二的人物的。其實,生活中最聰明的人往往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他們很清楚該理睬什麼,不該理睬什麼,知道什麼事情可以改變命運,也知道什麼事情只會消耗青春。這樣的人對那些較重要的事務無一例外會感到興奮,同時也善於把無關緊要的事情擱置在一邊。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給一家報紙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記者,有機會與許多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接觸,其中有兩位世界冠軍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們看上去是那種與世無爭的人,對很多事情都是不在乎的樣子,除了訓練。平時,他們也總是心平氣和的,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激情好像也不多,但是一到了賽場上,好像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生龍活虎,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發揮總是比別人要好。與他們接觸多了,我也就慢慢明白了什麼使他們與眾不同。用經濟學家的話說,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專註瑣事會變得對大事無能很喜歡看「動物世界」之類的節目,喜歡看各種動物的生活狀態,看它們姿態各異的生命過程。在看過有關虎、獅等動物的片子后,我發現這些動物界中的「大人物」,在向目標進發時,是從來不會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的——當然有毒蛇攔路是不行的,它會以最快速度堅決去除它的威脅。而事實上,也很少有什麼動物敢於攔它的路。在現實生活中,成功者大都也深知「那些太專註於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並很清楚「抓住大事,小事自會照顧好自己」的道理。一流的人物大都具備無視「小」(人物、是非)的能力,換句話說,障礙大都是相對而言的,除了必須搬掉的障礙之外,大多數障礙都可以忽略,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事實上,絕大多數所謂的障礙,在你超越那個階段之後,也就不稱其為障礙了。同樣的,一個人對瑣事的興趣越大,對大事的興趣就會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問題,人們就越關心瑣事。這就如同下棋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會很輕鬆,你也很容易獲勝,但永遠長不了棋,而且這樣的棋下多了,棋藝會越來越差,所以好棋手寧可少下棋,也盡量不與不如自己的人較量。但遺憾的是,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挪不出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是在逃避做正經事,儘力迴避可能出現的挑戰,畢竟,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的,不是一個精神「瘦弱」的人所能持久而為的。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會深有感觸。有一個讀者來信對我說:曾經有一段時間,他陷入了斤斤計較的泥潭,與一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糾纏得不亦樂乎,不僅一無所獲,還生了一場大病。但因禍得福的是,在病中,他發現了人的力量的局限:人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可以同時應付好多事,人也沒有很多時間去和不相干的事物周旋,除非他想毀了自己。躺在床上,看著窗外飄舞的雪花,他突然意識到,原來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我們卻並沒有給予她們足夠的重視,相反,我們眼中瀰漫的,卻多半是一些塵埃般的事物,這些事物影響了我們的「視力」,也阻礙了我們去欣賞美好的一切,去奔向自己所愛的人和事業。也正是從那時起,他給自己定一個原則,就是不去想、見和聯繫那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讓他們影響他的心情,再有就是儘可能努力去做事,使自己變得充實起來,這樣就比較容易淡忘和「輕視」那些不重要的事。現在的他已經變得很從容了,事業和感情都有了很大的收穫,與「生病」之前判若兩人。無獨有偶,不久前我看到了一種說法,有人提倡,一周里有兩天不要看報紙,為的是不去接觸那些負面消息,想想也不無道理。有些事情就像粘在人身上的泥土一樣,拍拍也就掉了,而在離開你身體之後,你會發現,它其實真的算不了什麼,儘管它黏在你身上時你會非常不舒服。心裡有了大,才會放下小。有一項針對世界冠軍的調查就很說明問題。調查者發現,那些奪得世界冠軍的人往往很早就懷揣了這份特別的理想,並且十幾年如一日地追尋,這其中,他們也遇到了其它人所常見的種種挫折,但由於他們心中有一個高過一切的目標,因此很容易忽略那些在他們看來無關緊要的瑣碎。長期的內力凝聚產生了驚人的效果,他們終於因為能夠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獲得了成功。這也應了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話,「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麼的藝術。」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他的這種思想對20世紀的美國人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很多人都想成為一流的人,有一流的事業、一流的思想、一流的生活,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像一流的人那樣做事。管理學家班尼斯說過:「純管理人也許能把事情做對,但是真正的領導人重視的是做正確的事情。」換句話說,做正確的事情比正確地做事要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能做成事有時反而會耽誤事。我有一個朋友,非常聰明,也特別勤奮,他不僅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情,而且能夠做成事情。他曾經在三年的時間裡同時準備會計師資格考試、中醫本科自學考試、律師資格考試,還「攻讀」了一段時間圍棋,他也確實很「成功」,幾個證書都考下來了,圍棋還得到了業餘段位,但遺憾的是,這些都與他的工作無關,他的粗線條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去從事會計師工作,他的口齒不利也影響到他成為律師,而且他本人也不喜歡與人辯論,而中醫和圍棋也只是業餘愛好……相反,由於這樣大量地投入其它事情,他的本職工作受到了很大影響,甚至一度因此面臨下崗的威脅,而他所做的那些事也都無助於他在職業上獲得優勢地位,不僅如此,由於他太忙了,沒時間陪女朋友,結果與女朋友也分了手。後來,他自己也承認,他的失敗就在於能夠做成事,但卻不善於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而一流的人物就不同了,他也許做不成很多事情,但卻能夠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情,而事實上,這一件事情往往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了。這樣的人往往沒有時間可以像一般人那樣浪費,他要以並不長的生命,完成一流的事業。他不能過普通人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許多事情上,做普通人的反應,他必須放棄或減少普通人的快樂、交遊、娛樂、愛恨、爭執、答辯和澄清,他必須忍住不為小事所纏,他有很快分辯出什麼是無關事項的能力,然後立刻砍掉它。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一個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以100%的精力對待你的80%一般說來,人的內心總是比較容易接受自己所期待的事物,你越期待它,你就越有可能得到它,因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相對於漠不關心它的命運的人,它對真摯地對待它的人更容易萌生好感,更容易接受它。而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對強烈期待的事物最容易煥發激情,也最有可能全力以赴。而事實上,任何事情,只有全力以赴去做,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一位加拿大著名的田徑教練曾經說過:「不管是不是從事競賽的人,大多數都是不願意付出太多的吝嗇鬼;他們經常保留一些什麼,因為,他們不願將自己百分之百地投入比賽之中,所以也不能將自己的力量,完全地發揮出來。」這一點,中國球迷大概感觸最深,在中國體育特別是中國足球的種種遺憾中,很多遺憾都是源於我們自身而不是對手的強大,無論是勝負心過重,還是戰術思想不統一,歸根結底都是沒有把全部精力用在比賽中,對比賽之外的得失、利益、恩怨想得太多。大楊揚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2002年冬奧會短跑道速滑1500米比賽中,從來都是「」的她卻輸得很難看,那是因為「當時壓力很大,各方面的,還有各種輿論……讓自己完全失去了以往滑冰的狀態」,她的精力完全被拴在了與比賽本身無關的事情上,輸是必然的。但好在楊揚迅速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在其後的500米和1000米比賽中連連折桂,實現了中國冬奧會歷史上「零的突破」。短短几天的時間裡,我們卻看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楊揚,一個是10%的楊揚,一個是100%的楊揚。其實很多人都是這個樣子,優秀是你,沒落也是你,一念之差,有時就是天上人間。但僅僅傾注100%的心血還遠遠不夠,你還必須有個正確的對象,以便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在這個問題上,經濟學家帕累托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法則」(也即80/20法則)中,這位義大利告訴我們:20%的人擁有80%的國家財富;公司20%的顧客可能帶來80%的收入;20%的工廠錯誤可能導致80%的質量不合格;同樣的,20%的人際關係可能為你帶來80%的機會。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寫下20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重要程度超過其它80%的人,而只要你很好地對待他們或者說他們能很好地回應你,你的生活基本上就會是幸福的。但遺憾的是,人們對生命中最重要、最難得遇見的人卻往往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反而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上耗費了太多的精力、時間、金錢和感情。多年以後,驀然回首,卻悲哀地發現,自己把最寶貴的時間用在了最無益的事情上,把最寶貴的感情給了錯誤的人,而昔日卻無法重來了。正因為如此,管理學家尤金?葛里斯曼反覆強調一定要「集中精力在能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而儘可能不要花費時間在對成功無益的事情上」,換言之,就是你要100%地對待生命中的80%而不是20%,一般情況下,另外的「20%」是不特別需要你照顧的,因為它們在其它人的心目中可能就是「80%」,會有人100%地對待它們的。你可以愁自己沒有愛,但不要愁別人沒人愛。不值得做的事情會自己「長大」武俠小說家溫瑞安說過,「真正高手會把精、氣、神集中於一擊。」而在生活中,真正的高手也會把集中精力作為一種明智的生活策略,畢竟在一定時期內,一個人的資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無法同時做好數件同等重要、難度又都很大的事情,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瑣事會跑出來佔據你大腦的空間,消磨你的稜角。不值得做的,千萬別做。因為不值得做的事,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得到的可能僅僅是一絲自我安慰和虛幻的滿足感。當夢醒后,你會發現該做的事一件都沒有做,而自己卻已疲憊不堪。一個朋友在離開他的公司時曾經寫下這樣一段話,「我累了,在這裡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還要莫名其妙被人罵,覺得被瘋狗咬,我也受夠了。我不要求別人感激我做的事,或者其他人把我的所做當作理所當然,也無妨,但我要求應該有最起碼的合理對待。我惋惜的是那些逝去的時光,我做了不值得的付出,還要忍受遭人踐踏。該走了,該離開這個不再能給我精神振奮或新知養分的地方。我不想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狹隘,跟著某些人的心理仇恨打轉。也不想花時間和心力在解釋上,曾經要求改革的人腐化了,不代表世界跟著腐化。離開不是因為軟弱,不是因為想要被認同,而是追求我自己的勇敢。那些沒有仁慈的人,可以繼續對我污名化,只是讓我看清此地不值得久留。」這段話我讀了三遍,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覺,在讀第三遍的時候,我劃掉了我寫在紙上的81件近期要做的事,那上面原來有100件。不僅如此,不值得做的事還會賦予自己生命,「一項活動的單純規律性會逐漸演變為必然性」。一段時間之後,人們會說:「我們不應該讓它消失,我們已經做這麼久了。」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歡自己的戀人,卻還是要在一起,因為在一起很久了,習慣使人不願再做別的選擇,更何況這份感情的機會成本(對於每個人來說,做一件事的一個很大的成本是你無法同時做另外的事情,你放棄的機會和財富就是你做這件事的機會成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須知,放棄和減少對其他成就的要求是一種成本,而謝絕其他人的追求和放棄愛其他人的念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成本。最終,一個人要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價,這件事情越耗時,牽扯麵越大,「內容」越豐富,代價也就越大。從這種意義上說,一個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在一些事情「坐大」之前就及時拋開它。我所知道的一位學者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習慣,他每隔一個季度就要把之前認為「還會用到」的書、講義、文章通通拿去回收,那種感覺就像拋開一堆無用的桎梏,很開心的。在他看來,每丟一篇,就跟一點一滴的過去告別,也拋開一些無用的限制,既然知識提供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學會了,就沒必要把有形的文字霸著不放。就這樣,他常常會丟掉一大堆書籍和大師的文章,把他們驅逐出心間,宛如奧修所說的「殺人」,其實卻是在節約自己的生命,擴大「呼吸的空間」。備忘錄:別因為便宜就買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最終會是很昂貴的。「能隨心所欲的人,就是擁有翅膀的人吧。」——日劇《長假》不需要在乎的還有榮譽。一位智者說過,「假如我們不在乎誰會獲得榮譽,那麼我們能做的將沒有局限。」對時間有限人來說,專家的建議是:用60%的時間按步就班地、有計劃地長期去做一些有長遠價值、自己喜歡的「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剩下40%的時間去做其它的事或是處理突發事件。世界的開放性和信息的倍增,給集體選擇和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但也帶來了大量的精神渙散和疲勞。選擇像一條河流,它變得越寬,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裡面。對現代人來說,不僅需要越來越強的游泳技巧,更需要游向正確的方向,而後者似乎顯得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