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總是讓你的敵人站在你的面前(3)
里根總統最初之所以作出雇傭貝克的決定,接著又把他提拔到最顯赫的高位上,主要是因為貝克的政治背景深深地吸引了他。而令人感到非常吃驚與意外的是,在過去的好幾年裡,詹姆斯·A·貝克其實是羅納德·里根最大的死敵。兩人第一次互相敵對發生在1976年,那一年羅納德·里根第一次正式參加競選美國總統的角逐。造成兩人對立的主要原因是傑拉德·R·福特總統,福特在理查德·尼克松因為「水門醜聞」而辭職後接替了總統的職位,到了1976年,在經過了一系列血腥的競爭以後,他已經在共和黨的黨內提名競爭中遙遙領先於里根。眼看自己勝出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里根決定孤注一擲,使出最後絕招,以期出其不意地給福特致命一擊:他提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參議員理查德·S·施韋克為自己未來的總統競選搭檔。依照美國的慣例,總統候選人只有在獲得黨內提名以後才能決定挑選誰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每當被問起為什麼要打破這一傳統的時候,里根說他只是想為共和黨提名大會提供一個「平衡的候選人名單」。實際上,里根提名施韋克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他的最主要的戰術動機是想藉此瓦解與施韋克來自同一個州----賓夕法尼亞州,領先的福特也來自該州----的代表,希望能促使這些傾向於福特的人在提名大會上倒戈支持自己。這是很大膽、同是也是破釜沉舟的一招,雖然它具有很高的風險,但是對於一心想當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里根來說,這樣的冒險是值得的,也可以說是必然的。對於里根這種公然挑釁和突然襲擊,福特總統的競選班子開始了猛烈的反擊,就像當年美國的二戰英雄艾森豪維爾將軍對於德國人的進攻必然要實施更猛烈更殘酷的反攻一樣。他們派出了吉米·貝克(就是詹姆斯·貝克,吉米是詹姆斯的呢稱)來粉碎里根的進攻,要吉米·貝克不惜任何代價。貝克一心一意地投入了戰鬥,決心竭盡所能讓儘可能多的賓夕法尼亞州代表拒絕「里根―施韋克軸心體系」(二戰中德、意、日法西斯聯盟叫軸心國體系)。他發起了一場猛烈的政治零售戰役,每次都要把一個賓夕法尼亞州代表拉回到福特這邊來。「零售」戰役開始以後,那些本來默默無聞的賓夕法尼亞州議會議員發現自己居然成了白宮的座上賓,而且,他們的家屬也跟著成了小名人,被邀請到總統內閣成員的辦公室去做客。水壩、橋樑、醫院等公共建設項目,就像甘霖紛紛降到這些議員所屬的社區。作為福特總統委託的特派員,貝克這位能幹的牛仔幾乎使賓夕法尼亞州所有「迷失了方向的」代表都轉變了態度,倒向了福特總統。最終的結果是里根弄巧成拙:他拋出了他最有吸引力的誘餌——副總統候選人,卻只得到了四個代表的支持。對於里根來說,這樣的結果意味著他的戰線崩潰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非福特莫屬了。對於傑米·貝克來說,則意味著一次火線提升:他成了福特那年秋天的競選活動的總管。這只是里根和貝克之間驚心動魄的智力較量的序幕而已。在下一屆總統選舉中,貝克又作為他的老朋友喬治·布希的競選總管為贏得共和黨內的提名而再次與里根較量。布希的首要競選主張是把把美國從「像中了巫術一樣的經濟」中拯救出來,但是,不幸的是,這顯然不是美國的選民們當時都最在意的頭號問題------當然也不是共和黨的選民們最在意的頭號問題。在愛荷華州的共和黨預選大會上,一場原本以為會穩操勝券的選舉被裡根後來居上而泡湯,貝克這位布希競選班子的「大哥大」遭到了重挫。接下來,「請選舉布希為總統」的標語牌口號便換成了「請選舉布希為副總統」,而布希競選班子的負責人貝克開始了一場魔術般的的悄然變換:在幾個星期內,他就從失敗的布希的競選負責人被轉變成了作為勝利者的里根的首席顧問,從醜惡的毛毛蟲被轉變成了美麗的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