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神講石
不過,玩九龍璧最起碼是無害,這點九龍是認可的,至於能不能保健,九龍只能呵呵了。
看看他發來的第二優勢是什麼?
形色紋圖各臻其美,極富文化藝術內涵。
(一)質地極優,保存性高。
一塊觀賞石如果造型極好,或紋理色彩極為豐富,然而石質偏於疏鬆,或易風化脆碎,則難保長久,失去長期觀賞的條件,就不能算是佳品,亦無收藏價值和意義。歷來文人志士也無不以石之堅貞比作中華民族剛強不屈的氣節。
因此,品評一塊觀賞石的高下優劣,還是應把石質排在第一位。而石質包括硬度、密度、質感、光澤等因素,其中硬度又起決定作用。
經地礦部江西中心鑒測,九龍璧的物理性能為:容量2.72,抗壓強度2414kgcm2,抗折強度122kgcm2,抗拉強度111kgcm2,抗剪強度316kgcm2,硬度為摩氏7度~7.5度,耐摩度為0.92,吸水率為0.06%,孔隙率為0.12%,光澤度為100(法)。
可見,九龍璧觀賞石肌理縝密,質素細膩,光潔度極高,溫潤感極強,叩之聲如金玉,觀之澤似油脂,且耐磨耐腐蝕,抗壓、抗拉、抗剪、抗滲透強度高,在十大名石中保存性最高,還比靈璧石略勝一籌。
賞玩或搬動時若不小心落到水泥地上,也只有水泥地被砸出坑的份,無須擔心九龍璧會破損到哪裡去。
(二)跌宕多姿,形神兼備。
造型美是觀賞石美學中僅次於石質美的重要因素。
九龍璧觀賞石並未因其質地堅硬而失去其造型,它歷盡滄海桑田,孕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於一身,肖形狀物,殫奇盡怪,或天地山川,或四時景色,或人物風情,或花草樹木,或飛禽走獸,或文字數理,石格形體攬盡單體型、複合型、平整形、層疊型、畫面型、紋理型、規整幾何型和多維拓意型等等,其形態、造型、畫面等的具象、意象和抽象各自紛呈,或豪婉相機,或剛柔共濟,或玄實互涵,或動靜相輔,誠乃妙造天成,萬象自然,足以令人應目會心,妙思頓悟。
猶為可貴者,九龍璧觀賞石絕非僅為「幾可逼真」,更且妙在其神婉約,乍是還非,「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細細品來,意境雋永,餘韻無窮。
(三)色彩豐富,濃淡咸宜。
應該說,九龍璧觀賞石膚表最顯著的特色就是色澤豐富多彩,表裡如一,無須琢磨加工,任憑風化雨侵,永不褪色、變色(因為此一特徵等,華安當地已開辦幾十家加工廠,專門生產、加工九龍璧玉石工藝製品)。
其色分呈青、紫、黃、紅、綠、黑、白、灰、赭等天然色彩,或淺淡清秀,或濃深瑰麗;或端莊典雅,或古樸凝重;或純凈素簡,或交錯變幻,其明度變化,冷暖對比,著色情調的意象特徵等各臻其美,「濃妝淡抹總相宜」,構成了富有個性和感性、具象和抽象的圖形色彩、表現出效果極強的藝術美。
其中,尤以純紅、乳白和漆黑者為貴,極為罕見。
(四)紋理交錯,變化萬千。
九龍璧膚表另一顯著特徵就是紋理錯綜變化,盪人心懷。
有的脈紋明快有力,毓秀遒勁;有的柔細委婉,優美流暢;有的溝壑交錯,竇穴參差;有的粗獷雄渾,晦明古雅。
其常見的紋理褶皺有縐帶、流水、裙折、披麻、水道、捲雲、梅花、雪花、蜂窩、卧沙、巢狀、赤線、蔗渣、螺旋及不規則彎曲條帶狀和拋物線等幾何圖形,有動有靜,有主有次,有拙有巧,有輕有重,有虛有實,有疏有密,有顯有隱,有線有面,有整體有局部,有無限或有限,直至交錯纏結,坳坎變化,荷載萬象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九龍璧山景觀賞石是否也可以用「皺、瘦、漏、透」的傳統觀點來品評呢?
米芾所提倡的皺,是指石肌表面因受褶壓造成波浪起伏,有褶有曲或紋路條痕變化有致等;
瘦,則是指形體婀娜多姿或堅勁挺拔,或雖瘦細峭硬而不失峻秀洒脫;
漏,當是指形體如隱洞穴、凹凸錯落、玲瓏起伏;
透,間指空靈剔透,孔洞相通。
依此而言,九龍璧山景觀賞石則是「皺、漏」有餘而「瘦、透」不足,此乃與其質之高密度、高硅質及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因素有關聯。
但是,無論是小型、中型或大型九龍璧自然景觀石,其形體卻有一個共性,即其整體感觀大都雄渾沉穩或偉岸嵯峨。
此外,九龍璧觀賞石也不泛突破傳統審美觀念的新時尚多元化的造型,有的以明快、單純、流線、簡樸為主;有的則與海外藏石界所追求的平靜穩重相吻合。
總而言之,九龍璧觀賞石以其質、形、色、紋等藝術特色的精博、靈煥、泛緣、廣寓、多維的有機組合和協調統一,充分地展現了其「情境交融、形神兼備」的意境美和極高的藝術價值,從而備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
九龍璧還有紅色的?
九龍不解,通過微信問錢大神。
錢大神不無得意,告訴九龍,這純紅色的,只有他有一方,其他地方沒看到過。
確實夠錢大神神氣的,唯一的東西被他得到了,換誰也會得瑟一下。
不過,錢大神講了這麼多,並沒有特別講到畫面石,這一點,還是需要九龍自己補充的。
還好,這一點並沒有難住九龍,他覺得圖案構成有四種類型。
由色差、紋理、紋理和色差兼容、浮雕構成,其畫面意境雋永,餘韻無窮。
其中尤以水墨畫般的明度變化、冷暖對比和著色情調,構成了最富有個性和感性、具象和抽象的圖形色彩,表現出效果極強的傳統藝術美。
當然,前述專指自然天成的水沖類九龍璧觀賞石。
九龍也想到了切底山型石,雖然石界對切底石頗有微詞,但正如賞石大家余大師對九龍璧切底山的評價:「其形態之奇崛、變化之合理,與大自然是非常接近的,所謂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九龍璧山形切底石的勢與質,比起其他石種來得更為真切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