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奇石微書
「什麼樣的石頭,配什麼樣的詩文詞賦」。
「什麼樣的微書內容,能體現出石頭的神韻靈氣」;
「微書內容放在奇石上什麼位置最美觀,不能影響奇石的美,還要為奇石配上點睛一筆,起到『點石成金』之效」
……這些問題關大師都要在選石、讀石中反覆思索。
那一塊塊石料,或突兀嶙峋,或晶瑩剔透,或潤如軟玉,或文華似錦,關大師總要上手把玩琢磨或三五日或一二載,詩與石心靈相通,達成默契時,方下筆著文。
書寫時,端己正容,屏住呼吸,盯住毫尖,一字一字寫下去。筆勢柔和,章法嚴謹,筆風勁道力求和諧統一。
說到奇石微書的創作體會,關大師告訴九龍,「由於這些經過千難萬險覓得的石頭都采自史詩發生地,每找到一塊『象形』的石頭,我總是特別激動和感慨,要經常和石頭對話,領會石頭的神韻。
「著文時,那石面凹凸不平,石質亦多變化,要熟悉石性,全憑深厚的功力及敏銳的感覺,下筆時最好一氣呵成,不可停頓。
「另外,書寫時,氣溫、濕度、光線、墨色以及作者的心境都會明顯影響到作品的『成色』。」
在關大師「奇石微書」的創作生涯中,不得不提及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所收藏的《西遷之歌》。
他用56枚代表著56個民族的奇石,書寫了長達4萬多字的《西遷之歌》。
這部《西遷之歌》重溫了錫伯族西遷的宏大歷史。
關大師早在擔任黑龍江錫伯族文史研究會秘書長時,便萌生奇想:為什麼不以奇石為紙,用自己的書法根基向人們展示錫伯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呢?
在思索寫什麼內容的時候,他想到了在錫伯族中膾炙人口的《西遷之歌》。
時光追溯到250多年前,錫伯族官民奉詔從瀋陽穿越外蒙古來到西北邊陲,伊犁河畔一個叫做察布查爾的地方,以保衛邊疆。
西遷歷經一年半,徒步行程一萬公里。
這些錫伯族官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統一,在錫伯族的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1948年,錫伯族藝人管興才創作了反映錫伯族「西遷」史實的詩歌《西遷之歌》,共計500行、40000餘字。
1991年,關大師決定沿著祖先當年的遷徙路線,重走「西遷路」。從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直至新疆,歷時8年,行程萬里,越過了風沙撲面的蒼茫大漠,走過了悠長神秘的額爾古納河畔,昔日的「西遷路」上到處都灑下了這位錫伯族漢子不畏艱辛、負重前行的身影。
他在路上尋覓到了2000多塊留著祖先信息的奇石。
八年後,關大師利用半年的時間,從他採得的無數奇石中,精選出56枚象徵著我國56個民族的奇石,用細如粟米的微書將4萬多字的《西遷之歌》寫在56枚奇石上,用微書記載著錫伯族的西遷壯舉。
他把詩歌分為「別了故鄉」、「艱難歷程」、「開拓新土地」、「西陲風雲」等四部分,每一部分的文字都分別雋寫在一塊塊與文字具有某種呼應關係的象形石上。
例如他將「西遷序幕」一段文字寫在西遷路上覓到的一塊古人打制的「石斧」上,這塊蒼涼悠遠的「石器」賦予了《西遷之歌》更深厚的內涵,顯然,這是任何紙張也替代不了的。
更加具有深意的是,關大師把《西遷之歌》的詩歌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別書寫到在史實發生地尋覓的奇石上。
根據文字的意境,觀賞者可以看見錫伯士兵西遷路上跨躍的山川、大河、荒漠、古鎮,嘶鳴的戰馬、浩蕩的隊伍以及寧死不屈、最終倒在西遷路上的錫伯族士兵,並以象形石惟妙惟肖地烘託了石面上的文字。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石為鏡,可以悟人生。
業界有人這樣評價此傑作,「其石料和文字互相呼應的《西遷之歌》,如同一部記載民族奮鬥史的『石書』。」
關大師這一前無古人的壯舉,在賞石和書法界引起了一場轟動,人們讚賞關大師對藝術的投入和創造,也欣賞他精妙典雅的大型「奇石微書」作品。
這一傑作,至今保留在中國民族博物館。
《西遷之歌》的誕生也是關大師的「奇石微書」成為一個兼有書法、賞石綜合功能藝術門類的開始。
繼《西遷之歌》之後,關大師的大型奇石微書《唐詩三百首》、《金剛經》、《道德經》等相繼問世了。
除了這些大型微書作品,還有一些小型的奇石微書傑作《赤壁懷古》、《行路難》等等也贏得了業界的好評。
一塊塊在常人眼裡再普通不過的石頭,在關大師用心點睛之後,都成了會說話的奇石。
奇石上的微書優美而高雅,古樸且奔放。
就拿《唐詩三百首》這部作品來說,關大師將唐詩寫在320塊奇石上,其中大的近一平方米,小的如指甲蓋大小。
那奇石有采自長江、黃河、嫩江的河流石;有采自泰山、黃山、雲貴高原的瑪瑙石;有來自沙漠的木化石,它們呈赤,橙、藍、綠、紫、白各色,或圓潤光潔,或自然古樸,加上雋美微書,真是美文、美石相得益彰,渾然天成,無不給人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
或許這就是關大師在努力營造的一種意境,「使人看到這些奇石就感覺到了一座大山,一個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是真正的藝術大師,石頭的靈魂是詩歌的依託,微書的造詣是石頭的升華。」
除了在奇石上書寫微書,關大師的手藝還出現在紫砂、陶瓷等製品上。
他將《三十六計》分別書寫在36個小巧的紫砂壺上,手藝絕妙。很多宜興的紫砂壺生產商紛紛前來邀請關大師為自己的產品添上「點睛之筆」。
他也盡己所能,儘力滿足他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