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編造神化三皇(1)
為了宣揚唯皇史觀,二月河選取了清朝的三個皇帝來頌揚,他們是連續繼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
動筆之前,二月河在圖書館查看有關三位皇帝的資料時,就已經被雍正的勤政所傾倒,他說:「我在圖書館見到《雍正硃批諭旨》,線裝本裝訂足有半米厚。再看資料,這只是一少半——大部分在台灣故宮。雍正在位13年,千餘萬言的政務批語,康熙、唐太宗上溯到秦始皇這些勤政的君王,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就是我們這些書生,誰又有過這麼大的文字勞作?」當時二月河一定已經把
「勤政」當成
「好皇帝」的一個重要表現。所以他筆下的三位皇帝都是非常勤政的,用小說中的話就是
「宵旰勤政,孜孜求治,夙夜不倦」。二月河讓他的三位
「明君」在勤政中創出豐功偉業,文治武功。二月河在《康熙大帝》中,從康熙的幼年寫起,把八歲登基的康熙描寫成
「天才」、
「神童」。康熙即位后就立志奪回帝位,為此甘願屈尊拜落第舉人伍次友為師,學習封建文化與統治之術。
與此同時,胸懷宏圖大略的少年康熙表面上假裝甘當輔政大臣鰲拜的傀儡,暗地裡卻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蘇麻喇姑的支持與幫助下,團結了一支擁帝派的拱衛力量。
隨後,康熙與鰲拜集團經過多次驚心動魄的較量,最終在15歲時一舉擒獲鰲拜,掃清其餘黨,鞏固了帝王統治,站穩了權力中心的位置。
康熙親自掌管朝政之後,在非常險惡嚴峻的政治環境中,施展雄才大略。
在軍事、政治、財政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先後粉碎了腐朽勢力的間諜戰、美人計,經過刀光劍影的殊死搏鬥,挫敗了吳三桂的叛亂,削平
「三藩」,招降了嘩變的王輔臣部,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接下去,就像在《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的
「內容簡介」中所介紹的那樣:「平息『三藩』之亂以後,康熙親赴汴梁,視察黃河,四處物色治河能臣,疏通漕運;任用良將,東收台灣;開博學鴻詞科,緩和民族矛盾;南巡金陵,祭祀明太祖,團結前明遺老;納忠言,整頓吏治,懲辦貪官;倡孝道,扮演戲彩;北巡盛京,與東蒙古諸王結盟;西征葛爾丹,完成統一中華大業。」隨後,二月河在《康熙大帝》第四卷《亂起蕭牆》之中,著重描寫了晚年康熙選擇皇儲的艱難複雜的過程,從中表現康熙政治上的成熟、果斷和英明,以及他革除弊政、鞏固開明盛世的雄心和魄力。
也許乾隆和康熙在位六十多年,都經歷了相當繁雜的歷史事件,所以二月河在寫《乾隆皇帝》時,運用了與《康熙大帝》相似的結構方式:以乾隆的文治武功為全書故事的主幹線,在其上再編織乾隆的日常生活及朝野臣民的命運際遇及人生狀況。
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乾隆60年的文治:推行
「以寬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嚴弊政,糾正雍正欽定錯案;整頓吏治,懲治腐敗;同土地兼并,貧富不均等現象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編纂《四庫全書》,徵集民間善本、孤本圖書;粉碎弘NFDA3等人奪取皇權帝位的陰謀;平穩成功地移交政權給嘉慶。
在二月河筆下的乾隆的武功為:征討大小金川;殲滅
「一枝花」為首的白蓮教;平定山東之亂;鎮壓回疆反叛;傾兵穩定西疆;踏平林爽文之叛;揮師台灣控制全島。
二月河用康熙和乾隆的這些文治武功創建起康乾盛世,塑造出兩位雄才大略的英明皇帝。
《雍正皇帝》寫於《康熙大帝》之後,動筆前二月河一定發現雍正與康熙、乾隆最大的不同在於史料和歷史研究成果對雍正指責甚多,對雍正的政治也沒有什麼肯定。
雍正的形象,在大多數百姓的印象里,是一個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務統治的殘忍暴君。
就在雍正當朝時,社會上也普遍流傳著攻擊雍正的大量言論。雍正六年,湖南秀才曾靜上書川陝總督岳鍾琪,策動他反清。
在書中,曾靜歸納了社會上的反雍言論,認為雍正有十大罪狀,即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
雍正當時也清楚地知道在思想和輿論上對自身很不利,就想方設法爭取輿論的同情和支持,於是他公布了闡述其政治觀點的大量上諭,刊行了《大義覺迷錄》,整理了《硃批諭旨》、《上諭內閣》。
然而他偽造歷史的拙劣編造只起到欲蓋彌彰的作用,別說當朝臣民不信,就是他的兒子乾隆都不信,他剛去世,乾隆立即把《大義覺迷錄》列為禁書,不讓人們再看笑話。
雍正所造的輿論沒能駁倒當朝的湖南秀才曾靜對他的攻擊,卻深深地感動了二百六十年後的河南文人二月河,這個看似荒唐可笑的現象,說明二月河的唯皇史觀不是在寫作之中產生的,而是在寫作之前就已經有了。
二月河說:「寫書是一個繁雜的過程,首先就是搜集清史資料。」他還說他是
「《清人筆記小說大觀》、《清朝野史大觀》、《清稗類鈔》……連清人當初的日記統統都搜集,包括宮廷禮儀、皇帝衣貌檔案、食膳檔案、起居住」。
連
「一斤豆腐多少錢」,「純度10%銀子到99%的銀子怎麼識別,皇帝一年360天,什麼時辰穿什麼衣服」,他都知道。
他還告訴記者,為寫書還讀了《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等正史。
二月河一定發覺各種史料和史學研究成果很難為給雍正歌功頌德提供比較滿意的依據及素材。
面對著史料、史研成果與史觀——唯皇史觀——的背離,二月河知難而進:堅持史觀,忽略和蔑視史料及史研成果。
在唯皇史觀的指導下,二月河與時俱進地聯繫到今日改革之現實,創造出一位
「改革皇帝」——雍正。這真是二月河先生的獨創,過去從沒有人用一百四十多萬字的小說將雍正爺寫成改革大帝!
「改革」這一主旋律確定之後,二月河的頌帝樂章就好唱多了!於是,一位大膽革新政治、勵精圖治、勤政廉潔、禮賢下士、憂國憂民、勇於自省、正大光明、機智果敢、關愛臣民的好皇帝躍然紙上。
於是殘暴的苛政成了為推行
「改革」而
「不得已」實行的新政,於是廷庭血腥爭奪皇權的惡鬥成了
「改革」與
「反改革」的路線鬥爭,於是靠屠刀和
「密扎」駕馭臣民的專制君王成了承上啟下創建康乾盛世的偉大的千古一帝。
所以二月河結構《雍正皇帝》是以
「改革」事迹為故事主幹,就連雍正的奪皇位也成了
「改革」的一部分,因雍正在康熙執政期間已顯示出敢於革除弊政的
「改革家」氣魄。《雍正王朝》中多次鮮明地強調
「改革」的重要,例如雍正曾對皇親及大臣們堅定地說:「朕心中三件大事,一是火耗歸公,二是士民一體當差,三是雲南改土歸流。」(本文除註明外,所有引文均來自二月河的三部曲。
)雍正還多次表示改革的決心,他說:「朕要做的事決不始張終弛,無論是宗室內親,顯貴權要,阻了朕的腳步,朕就不能容他!」
「別說朝廷裡外上下,就是宗室國戚,朕的兄弟子侄,不贊同的也居多。朕心裡清清楚楚它的難。但這事和你們反覆談過,這些事越往後拖,留給子孫,他們越難辦。朕不作聖祖之後的庸主,你們也不要作庸臣。就算是『興頭』里,誰阻了朕這個興頭……最親的人也難逃朕大義滅親!」對於支持
「改革」的皇親大臣允祥、張廷玉、方苞、田文鏡、李衛等人堅決呵護和重用,對於反對新政的年羹堯、謝濟世、李紱、曾靜等人堅決打擊、鎮壓。
雍正把是否擁護新政當成衡量清官與昏官的唯一尺度。允NFDA4、允NFDA5及允NFDA6等皇弟是反新政的重要代表人物,書中這樣寫道:「允NFDA4和允NFDA5迅速對望一眼,都知道是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從田文鏡的事扒開豁口,雍正新政本來就傷及不少高官顯貴,今日一個朝會蜂擁而起,當場提出『八王議政』,眾怒難犯,不怕雍正不服軟兒。」雍正並沒有服軟,他義正詞嚴地指責允NFDA6:「你的道理是大業主、大豪紳的道理!」他斥責李紱等反新政官僚時非常激昂動情地對大臣們說:「你們看看跟著李紱起鬨的那起子人,有幾個不是昔日八王府常來常往的?他們巴不得朕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獎勵農耕這些新政一夜之間都垮光了,讓天下人看朕是個可笑皇帝。他們至死都不明白,朕矯治時弊推行新政振數百年之頹風,正是從根兒上孝順聖祖,不負聖祖殷殷寄託!」
「他們不學無術,看不到盛世隱憂,不行耗限歸公,那就無官不貪;不追索虧空,那就府庫蕩然,不施雷霆之威,那就四海無甘霖。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不是《易經》里講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九十載滅國,為什麼?就是死守著他入關前那一套不放,毫無變通。大清入關也快九十年了吧,難道不該警醒些兒?李紱也許自恃身正,所以他要搏名,撿著朕最疼處揭瘡疤兒,沾染了漢人陰柔奸狡拚死搏名的惡習,朕實感痛惜。就算他背後無陰謀,像馬稷失街亭,豈得無罪?孔明殺了馬稷,朕又何不能揮淚斬李紱?」雍正雖沒斬李紱,但他斬了反新政的黃振國和陸生楠;除掉了年羹堯;罷了李紱的官;將謝濟世發往阿爾泰充軍;囚禁了允NFDA4、允NFDA5、允NFDA6,將允NFDA4改名
「阿其那」,允NFDA5改名
「塞思黑」,把他們二人比做豬狗;迫使曾靜四處為新政現身說法。二月河一定認為這些鐵腕手段仍不能顯示雍正堅持推行新政的決心,又索性讓雍正斷然大義滅親殺掉親生兒子弘時。
緊接著,二月河滿意地寫道:「這種唯法是行六親不認果真驚世駭俗震懾了官場猥瑣齷齪之風。盡自天下官員地主對雍正新政火耗歸公,改發養廉銀,攤丁入畝,士民一體當差完糧……這些措置心裡仍舊腹誹不已,對田文鏡鄂爾泰曲阿聖意,刻間剝削,假報考成邀功圖進的『小人行徑』切齒仇恨,但也確實沒人再敢作仗馬之鳴,攻擊他樹的這幾位『模範總督』了。不但雍正,就是張廷玉,鄂爾泰等大臣,也覺得令行禁止雷厲風行,政務絕少滯礙。」二月河借張廷玉之口,說出推行新政所取得的成果:「今日天下,大清開國以來小民最富,國庫最盈,而吏治之清,數百年僅見。」又借雍正之口說出國庫有銀達六千萬兩,比雍正繼位時的七百萬兩銀子多出八倍。
新政成功了,「改革」勝利了,「改革皇帝」的形象樹立起來了。文治武功和
「改革」業績的故事情節只能塑造出有才能的皇帝,而二月河一心想要塑造出有才能的好皇帝——
「好」就是要
「有德」,「有德」才能得民心,德才兼備的皇帝形象才能得讀者之心。
二月河深知此理,所以他在敘述三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和
「改革」的故事的同時,還著意敘述了大量為三位皇帝
「立德」的故事,內容看似龐雜,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講述三位皇帝的勤政節儉,另一類宣揚三位皇帝的寬厚仁愛、有情有義。
三部曲中寫勤政節儉處比比皆是,例如寫康熙的勤政,書中借用太監小毛子的話說:「皇上是該松泛一點兒了,自去年五月鰲中堂壞事到如今,一天七個時辰見人、批奏章,還要寫字、做算術,這幾天更是一事未了又有一事,連個五更黃昏也不分了,竟比小家子掙飯還難!——就渾身是鐵,能打多少釘兒呢!」二月河甚至讓康熙的勤政打動了前去刺殺康熙的刺客皇甫保柱,二月河寫道:「康熙精理朝政、晝夜不停,連精力充沛的壯年臣子都吃不消。有關康熙勤政的事,以前他也聽說過,今夜親眼一見,才知道確非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