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村紀實(1)

邊境村紀實(1)

我既然決定不告訴你們它的名字,也就同時決定不告訴你們他的名字。你們不妨這樣認為:他和它——那個黑龍江邊的村莊,完全是我臆想出來的。某些善於講故事的人,總希望別人把故事當成真事,而我卻希望,你們把我講的當成一個故事,當成一個故事吧,我希望這樣,真的……那一年我十七歲,是個AB血型的姑娘。這種血型的姑娘,一般都不太明白如何才會討人喜歡。遺憾得很,我屬「一般」之列。幸虧長得還算清麗文秀,使我內心常保持著一種潛存的自慰。我企圖逃避「上山下鄉」運動,最終乖乖「就範」,懷著對現實的幼稚的挑戰,與幾個男女同學來到那個緊靠黑龍江邊的村莊插隊落戶。到時天已完全黑了,從遠處望見一片橘黃的燈光,以為它很大,馬車進村后才知道,半數燈光閃耀在江那邊兒。這村莊百餘戶,多是漁民,也種地,地很少,家家戶戶都有柳條編的小院,院里都豎著高高的筆直的樺木杆,曬魚的。這一邊境地域七八個村莊,有的和這個村莊一樣,就在江邊,有的離江邊稍遠,遠也遠不到哪去,至多半里。它是這七八個村莊的中心村。江對岸也有七八個村莊。他們的村莊和我們的村莊相對座落。黑龍江彷彿是一條巨大的鰻魚,他們的和我們的村莊,彷彿是它對襯生長的鰭翼。白天,冰封的黑龍江像一道銀漆線,將我們的和他們的村莊劃分開。夜晚遠望,一片片橘黃的燈光,將他們的和我們的村莊連接起來。我們這些村莊里沒電,他們那些村莊里也沒電。各種油液燈的橘黃色的光,使我們的和他們的村莊同樣保持了一種如隔世紀的古老而神秘的色彩。那一帶江面不寬,站在江邊,可以清楚地聽到他們村莊里的雞鳴狗叫,人喊馬嘶。我們這個村裡的人告訴我們,婦女奶孩子的工夫,足夠從我們的村莊到他們的村莊走兩個來回。當然,是過去。過去兩個村莊里的人常來常往,互相請求人力物力幫助,或者交換彼此缺少的東西。使我們感到驚異的是,我們村和他們村的小學校、衛生所,都一字排開建在江邊,都是紅磚結構,外觀一模一樣。它們是過去年代的產物。兩村學校和衛生所用掉的幾十萬塊磚,是我們的人在我們的磚窯里燒出來的,也都是我們的人一磚一瓦建蓋的。他們送給我們兩條機動漁船表示酬謝。這段友好時期的歷史,是我們與村人們閑談時了解到的。了解到這段歷史,對我們這幾個插隊知識青年來說,並沒什麼特殊的意義。與當地的人們相比,我們更尊重現實。現實是——距離我們和他們雙方的衛生所五百餘米處,隔江對峙著他們和我們的哨所。他們的哨所刷成深綠色,我們的哨所也刷成深綠色。駐守他們哨所的,是正規邊防軍,駐守我們哨所的,是基幹民兵。兩個哨所,與雙方的衛生所和小學校相向並列江邊,意味著歷史嚴峻的延續。我們面對著歷史,也面對著現實。當人們面對現實,歷史有時就變得暗淡無光了。他們送給我們的那兩條機動漁船,一條,已經破損得不能下水了;另一條幾經維修,開江后還準備用來捕魚。其實它已很少保留原部件,船體的五分之四由新木料替換了,連外形也分明有所改變,甚至可以說,它完全是另一條船了。但舊的蘇造馬達卻沒被沉入江底,廢物利用,放在小學校操場上,成了孩子們喜愛鼓搗著玩的東西。「瞧,這就是他們那邊當年送給我們的船。」不少村人提起當年事,都免不了帶領我們去看一遭那條船,如同向我們展示一件本村的文物。他們還會以強調的口吻對我們說:「它原先就是白色的。」好像認為它原先是白色的,便應該永遠是白色的。我們只是看看、聽聽而已。對它原先是什麼顏色的,今後是否會被永遠保持原先的顏色,半點都不感興趣。倒是他們那種古怪的心理,使我們非常詫異。他們不厭其煩地維修的是一條船,也是在緬懷一段沉澱在他們記憶中的歷史,一段恍如昨日的歷史。他們分明是在固執地、含蓄地向我們,也向現實申述著什麼。而我們,面對什麼樣的現實,便適應什麼樣的現實。也許因為他們居住在黑龍江邊上的原故?也許還因為他們想到,他們的子子孫孫都將居住在黑龍江邊上?我們畢竟和過去的歷史沒發生過任何牽連。我們這個村衛生所原先的醫生姓王,在我們到來之前,被調走了,因為他是個勞改摘帽的「右派」分子。接任的醫生姓姚,我們到村裡時,他已為本村接生過兩個孩子了。他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是學眼科的。我母親也是醫生。我常聽母親說:「金眼科,銀內科,嘰哩哇啦小兒科。」可見眼科醫生很有身價,據說他畢業時,本可以分配到哈爾濱市立醫院的,因為他成分好,文化大革命中是個「散兵游勇」,沒捲入到這個團那個隊的派系鬥爭的漩渦之中,他卻不識時務,主動要求分配到了這種沒人心甘情願來的、醫療水平極落後的地方。這足以證明他有點迂腐。也許是「大智若愚」吧?為了撈取什麼政治資本?我們不得而知了。他既然來到這種地方,就不可能再僅僅做一個眼科醫生了。這地方需要的不是專科醫生,而是「百科醫生」。他這人倒很好學,真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百科醫生」。頭痛腦熱、小疾小病、偏癱麻痹、久痾頑症,他都熱心給予醫治。一般性手術,他也敢下刀。學院派的西醫,大抵都輕蔑「江湖郎中」一類的「草藥偏方」,他不,他很重視,虔誠收集,廣為應用。這就使信服中醫勝於信服西醫的當地民眾,對他產生了十二分的好感。據我考察,當地民眾普遍有兩種感情深厚的信仰——**和中醫。難道他對民俗心理學頗有研究?他愛婦女。我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醫生,他對遭受疾病折磨和纏繞的女性,不分老幼中青,都懷有一種博大的無私無欲的同情、憐憫和關心。他為她們治病,像為自己的親人治病一樣。他尤其關心那些即將做母親的女性。他有一個小本,七八個村子里的女人們,誰剛剛做了媳婦,誰懷了孕,誰的預產期什麼日子,都在小本上記得一清二楚,經常前往探視。當地七八個村子里的女人們也很愛他。我不便用「熱愛」這個詞,這個詞的內涵偉大,令人落筆遲疑。我也不想用「尊敬」或「喜歡」這類詞,前者太嚴肅,後者太輕佻,都難以準確表述當地女人們對他的那種特殊感情。那是一種升華到了民俗感情之上的感情。若哪個男人首先從人格而不是從生理視女人為女人,女人們才會以這種感情報答他。我敢說,這樣的男人不多。大概也只有當地的女人們,才能夠像愛他一樣去普遍愛一個男人。這隻能被認為是一種因地域偏遠沒有被「動亂年代」的「急風暴雨」滌盪掉的古樸民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語表達者」系列之一――平民梁曉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漢語表達者」系列之一――平民梁曉聲
上一章下一章

邊境村紀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