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的崛起
在21世紀,東亞將擺脫以前的被動地位。這個地區巨大的經濟份量將會為它在國際上贏得相應的地位。1960年,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經濟只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GNP)的4%,而同期的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卻佔到了37%;今天,這兩個地區的上述指數已經十分相近了(大約都佔23%—24%)。然而,由於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半以上是在東亞地區實現的,所以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歐洲的經濟規模將會呈現日益下降的趨勢(相對而言)。最早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的將會是東亞的巨大經濟規模。這一點也許能解釋兩個相對的現象:歐洲的經濟學家和實業家對待東亞的態度十分尊敬,相反,歐洲的理論家和戰略家卻由於在東亞暫時沒有看到有效的智力挑戰,就堅信他們從這一地區無法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幾乎所有的戰略分析家都認為只有歐洲經驗才能夠解釋東亞未來的發展。在東亞和歐洲發生不可避免的相互比較的時候,前者總被看作是次好的。理查德·貝茨(RichardBetts)說:「我們對歐洲和平持樂觀態度,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每個大國都有其確定地位,我們對此十分滿意。」然而在對東亞卻有這樣的描述:「兩極分化的趨勢雖然使地區爭端不再進一步擴大,但同時這裡成為一片充滿煩惱和不滿的湖泊,裡面潛在的衝突比冷戰時期還要多。」據佛萊堡(AaronL.Friedberg)所說:「從長期來看,歐洲周邊潛伏著不斷的內戰和民族紛爭,而東亞卻最可能成為大國爭鬥的主戰場。近五百年來,歐洲一直是世界戰爭的主要策源地(當然也是財富和知識的發源地),現在這個時代即將終結。但是,不論是好是壞,歐洲的過去即將成為亞洲的未來。」在重溫了東亞鬥爭的歷史之後,巴里·布贊(BarryBuzan)和吉拉德·西格爾(GeraldSegal)寫道:「考察了這個地區的歷史遺迹,我們看到的是破碎的政治體制和充滿敵意的國際關係。這裡的國家和社會之間很少有彼此聯結的紐帶,反而存在不少相互分離的因素。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一地區抵抗西方世界的共同基礎,但是至今沒有發現。冷戰強加給這一地區的種種政治扭曲現象現在正在慢慢拆解,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出現了一些歷史發展的模式,這些模式在當時卻由於意識形態和大國對抗而遭到了壓抑或踐踏……因此,歷史堅定了我們的觀念,亞洲的未來正處於倒退的危險之中。」許多亞洲人擔心這些段落不僅僅是分析家們的預言,更反映了歐洲人的心態:他們不希望亞洲崛起,更不希望亞洲超越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