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削髮代首
姬溪四陣皆勝,三軍當面,劉備無法耍賴,給姬溪送回了蔡邕,胡軫,郝昭,華佗及他們陷落的家人。此時,已是黃昏,姬溪正在興頭上,自然不肯罷休,而劉備已經一連輸了四陣,自然要以天色已晚為借口拖到明日再戰。姬溪別無他法,只能應允,而後便各自回軍。
是日晚間,姬溪大營中氣氛熱烈,歡呼聲經久不絕,整整持續了大半夜,而反觀劉備軍中,則是全面的低沉,自上而下的低沉。
中軍大帳中,劉備陰沉著臉詢問著諸葛亮等人的意見,陰沉的道:「姬溪欺我太甚,本王欲起川蜀之軍入關,前後夾擊姬溪,徹底的消滅姬溪。諸位意下如何?」
劉備的意見,被諸葛亮三人一致反駁。
法正:「不可,川蜀之地乃我方之根基,大軍遠調,內部空虛,若然出現丁點意外,我軍便退無可退,此舉太過冒險,主公萬萬不可魯莽。」
龐統:「主公得關中,東吳心嫉且妒,早已將目光釘在川蜀,主公若輕舉妄動,東吳必引軍西進,介時,我等腹背受敵,豈不危也。」
諸葛亮亦曰:「姬溪大勢已失,如小疾也,為之大動干戈,殊為不智。先退其兵,待關中清平,與川蜀互通有無,介時,我軍隨時可以雷霆掃落葉,如此方為上策。」
見三大謀士具皆反對,且理由很是紮實,劉備雖然仍舊惱怒,可還沒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便認可了三人的反駁,不再提調兵之事。
后,劉備問及明日的陣戰應當如何應對。這一問可好,引出了一場天大的分歧。卻見諸葛亮挺身而出,朗聲道:「為軍者,首重士氣。如今我軍接連四敗,士氣低沉,若以此種狀態迎敵,明日必敗。」
劉備大驚失色,忙問曰:「那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道:「今日關羽陣前冒進,致使滿盤皆輸,請主公殺之以正軍法,亦可以悲愴之氣引萬千將士同仇敵愾之心,如此,明日必勝。」
此言出,堪稱石破天驚。法正和龐統詫然的看向諸葛亮,倒吸口冷氣,只因諸葛亮說了他們想說卻決然不敢說的話。而再看諸將,則表情完全不同,他們不約而同的怒視諸葛亮,那目光似刀子似的,若然能殺人的話,只怕諸葛亮早已死了千萬次了。那些怒視的目光中,也包含著劉備。很顯然,諸葛亮在劉備的心目中位置雖重,可顯然還不能與關羽比肩。
劉備還未說話,底下諸將已經罵了開來,其中罵的最凶的當然是張飛,甚至已經提起了刀,準備先將諸葛亮砍了。
諸葛亮神色淡然,卻目有凄然之色,士不可以不弘毅,諸葛亮認為自己沒錯,所以他要堅持,且在諸葛亮看來,若劉備一直如此放縱關羽和張飛,則軍不成軍,日久必敗,為長遠計,諸葛亮認為自己有責任撥亂反正,若然不能,大業決不能成,既然大業不能成,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所以,面對諸將的擇人而噬,咄咄逼人,諸葛亮寸步不讓,且挺身上前一步,斷然道:「主公若不殺關羽,亮錯投庸主也,請主公殺亮。」
好嘛,這是在逼宮啊。見狀,群情更是激憤,龐統和法正連連給諸葛亮的打眼色,諸葛卻視若罔聞。劉備的臉徹底的陰沉了下來,良久良久,其悵然道:「吾與關羽,義結生死,當年桃花園中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關羽犯了軍法,便是我犯了軍法,我當與關羽同罪,來人,將我二人縛了,任憑軍師發落。」
劉備的話,有很強蠱惑人心的功效,但在明眼人看來,這純碎是狗屁,是他娘的耍無賴。可惜的是,明眼人並沒有幾個,所以,當劉備聲情並茂的發表言后,諸將的激憤被徹底的調動了起來,要殺諸葛亮者比比皆是。
見狀,諸葛亮心底里嘆了口氣,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了後悔的滋味,後悔自己錯投庸主,此生絕不可能成就大業了。然而,他對忠臣不事二主這個事情,又抱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所以此時的諸葛,已經心灰意冷,萌生死志。
關鍵時刻,還是龐統有邪才,其站出來說:「關羽其罪當誅,主公仁義,欲與關羽同罪,臣等只能感念,主公身負社稷重任,焉能輕生,不若削髮代首,待功成之日再行論罪。請主公以天下蒼生為念。」
削髮代首這種話,又是一句純碎的狗屁話,可這句狗屁話卻給了劉備和諸葛亮一個台階。
這個台階,必須要諸葛亮先下,諸葛亮非常的不想下,他想死磕到底,關鍵時刻,法正在其身邊低聲說了一句:「孔明,欲速而不達啊。」
一句話,點醒了諸葛亮,是啊,欲速而不達,諸葛亮認識到自己確實過於心急,於是乎,他先下了這個台階,便將劉備的台階瞬時擴大了無數倍,使得劉備可以從容不迫的從這個台階上走下來。
劉備採納了龐統的意見,拔劍削髮代首,慷慨的很,諸將目含熱淚,看似感動的緊,可在諸葛亮的眼中,劉備此舉對於士氣的提升並沒有甚多的作用。對於明日的陣戰,此時的諸葛亮沒有多少信心。
再者,諸葛亮很快的便認識到了自己的另一個失誤。經過要殺關羽這麼一鬧,諸葛亮愕然發現賬內諸將看向自己的目光具皆憤慨,不懷好意者甚多。如此一來,要諸葛亮如何領兵陣戰,上令不達,下面諸將貌合神離,此乃必敗之兆。
看清了這一點后,諸葛亮的心沉到了谷底,對於明日的陣戰徹底的喪失了信心。
所以,當劉備再次問及明日的陣戰當如何應對之時,諸葛亮再也不發一語,因為他知道,不論自己說什麼都不會有人照做,甚至會有人反向故意跟他作對,若真是那樣,萬事皆休。所以,諸葛亮明智的選擇不參與,將主導權拱手讓給了龐統。
龐統知道自己的實力,與軍陣之道,他不如諸葛亮,可此時諸葛亮的困境卻實實在在的擺在了眼前,龐統知道,只能自己上,是勝是敗,便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