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洋的證據(1)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在地中海之前、毗鄰亞速爾群島的大西洋海底發現了一片沉沒了的廣闊大陸--這片大陸有一千英里寬,兩三千英里長--那麼它是不是正好印證了柏拉圖的那段話--「在『海克里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以外,有一個比小亞細亞和利比亞合在一起還要大的島」,它的名字是否就是亞特蘭蒂斯呢?再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發現亞速爾群島就是這個被火山摧毀的沉沒島嶼的山峰;而在其周圍的陷入海底的大片土地的地層中都能發現熔岩的痕迹;整個沉沒大陸的表面都被上千英里的火山岩屑覆蓋,當你面對這些無可辯駁的確鑿證據時,你是否還會不願承認柏拉圖的那段描述--「一晝夜間,亞特蘭蒂斯被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吞噬,島上的所有人都遭到活埋,亞特蘭蒂斯就此沉入海中;從此以後,這片曾經是個巨大島嶼的海域,因其水下堆積的厚厚的淤泥,變得異常難以接近。」所有這些事情在人類近代的科學考察中都相繼得以證實。這些晦莫能測的深海也逐漸被各個國家的科研船隻測量出具體的深度;美國的海豚號、德國的瞪羚號、英國的長蛇號、豪豬號以及挑戰者號先後都已經勘測過大西洋的海底,其結果造成的轟動程度無異於在世界考古史上引發了一場革命,從英吉利海峽向南一直到南美的海岸線,再向東南到達非洲的黃金海岸,無一不獲得重大發現,航海業和勘探業的飛速發展將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前面我曾給出一幅亞特蘭蒂斯輪廓的正面坐標圖,這裡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幅--從深海下看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的框架。觀測設備從亞特蘭蒂斯附近的大西洋底垂直升起9000英尺的高度,洋麵周邊的島嶼還包括亞速爾群島、阿松森島的聖保羅礁岩群以及特里斯坦島。深海中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及其海下山脊其實,這塊立視圖很早就曾被人類描繪出,只不過當時它還是一塊「健全」的陸地,「它的表面突兀起伏,山巒和山谷縱橫交錯,誰也不會把它同今天沉寂在大洋深處的一攤爛泥聯繫起來,有誰又會想到如此一座龐然大物竟然會在瞬間化為烏有呢;但是,不幸的是,這一切都是事實,它清楚地被刻錄在歷史的卷冊中。」英國傑出地質學家斯塔克?加德納認為,在地質年代上的創新世時期,在康沃爾郡以西曾經存在過一片廣闊的大陸。對於海豚號和挑戰者號發現的海下山脊,他斷言說,「這片海域以前肯定是一塊大陸,而今天的康沃爾、西西里島及其周邊海峽島嶼、愛爾蘭島和布列塔尼(法國西北部一地區),則都是當時大陸的最高峰。」到此,我們已經摸清了這塊曾經覆蓋今天整個大西洋海域的巨型大陸的骨架脈絡,而正是受到大西洋的衝擊,才最終導致了歐洲和美洲大陸的形成;這片大洋的最深部分約有3500英尋,它表明這是最先有大陸沉沒的地方,也就是說,大洋海底的東部和西部地區的山脈集中地帶原先都是平原;這些海底山脈最高峰便是亞速爾群島、阿松森島的聖保羅礁岩群和特里斯坦--這些地方至今仍留在海面以上;而昔日的亞特蘭蒂斯大陸的主體則早已沉寂在數百英尋深的海底。在這些深海中的山脊中,我們發現了許多「羊腸古道」,它們曾經在新舊大陸之間穿針引線,正是借於此,一個大陸上特有的動植物才能夠遷徙到另一塊大陸;同樣是靠這些古道,黑人找到了他們從非洲大陸前往美洲大陸的路,美洲人也得以從美洲不遠萬里來到非洲,我們將在後面詳細談到這個問題。因此,正如我一直在竭力說明的,正是同樣一個永恆的自然法則,讓偌大一個「巨型戰艦」--亞特蘭蒂斯打入海底,並從此萬劫不復;讓與它毗鄰的東面和西面的「兄弟們」漸次升起,並始終保持這種「鬥志」;而氣勢磅礴的格陵蘭島海岸--這個被認為是亞特蘭蒂斯大陸北端的地緣邊界,還在徒勞地為自己的命運掙扎--但其日薄西山的同樣宿命似乎早已註定無法挽回--遲早有一天也將追隨它的「大哥」亞特蘭蒂斯而去。「所有立於古代低平陸地的建築都已迅速沉入海底,格陵蘭人似乎已經認識到這點,所以不再在水邊修建任何建築。」同樣的陸面下沉還一直困擾著美國南卡羅來納和喬治亞州,而北歐大陸和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則在迅速竄升。在南美的大西洋海岸,根據歷史數據顯示,1180英里長的海灘已從海拔100英尺的高度急劇飆升到1300英尺高度。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