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1)

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1)

現代政治文明就是治政和行政的有機統一。由治政表達達於行政執行,這就是現代執政能力和執政文明的產生基礎。從「政治」到「治政」,雖然表面看來僅是字序調整,但我們認為這背後所蘊含的——從概念到實質、從理念到實踐的一系列變化恰恰是拓開政治文明新時空的突破口。(一)治政與行政:執政能力之源先從「政治」說起。什麼叫政治?儘管人類已有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研究不計其數,甚至當今有人已經提出了「網路政治學」、「太空政治學」、「遊戲政治學」、「兩性政治學」、「公司政治學」等時代性極強的政治新命題,但是,由於各時代的政治家和政治學家都從不同的視野和維度展開論述和研究,可以說目前還很難形成一個對於政治的「公式化」的標準定義。一般說來,現代意義上的政治是指「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的行為以及由此而結成的特定關係」。⑤那麼,今天所講的主流政治觀是怎麼來的呢?英語的政治(Politics)一詞源自希臘語,最初的意思是指「城堡」或「衛城」,後來逐漸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結合在一起,隨著社會公共事務的發展而被賦予了「邦、國」的意義,並衍生出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詞。因此,可以說「政治」最初就是指城邦中有關統治、管理、參與、鬥爭等各種公共生活的總和。在古老的東方,儘管先秦諸子就曾使用過「政治」一詞,但是「政」和「治」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分開使用的。其中,「政」主要是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而「治」則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代表其結果,即實現社會安定太平的狀態、趨勢等。將「政」、「治」兩字合用則是始於近代,其代表人物孫中山曾經說過「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先後對政治進行過表述,比如「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政治是一種科學」等,形成了政治研究的指導思想。總體而言,人們對「政治」概念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政治是各階級為維護和發展階級利益而處置本階級內部以及與其他階級、民族、國家的關係所採取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政治是由政府推動的、涉及各個生活領域的、在社會生活中佔主要地位的公共活動;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產物,集中表現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力鬥爭、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和使用等。政治是隨著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演進而不斷發展的,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頻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歷史上的政治一開始就是表現為人們攫取、維繫、分配、制約國家權力的全部活動,在現代則表現為牽動特定社會全體成員利益的巨大社會力量及其運作過程。政治現象將長期存在,只有當「少數人管理模式」真正轉化為「全社會自治模式」,原來意義上的政治現象才會轉化成一般社會現象而最後趨於消亡。我們認為,現代意義上的政治應當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少數人模式」,更應當超越西方當代的所謂「精英模式」,順應民心所向,向著「多數人模式」乃至「志願者模式」發展,最終實現馬克思所設想的「自由人的聯合」與其「聯合體」的自治。當然,在終極目標實現之前,全人類還有很長的路程要共同穿越。在現階段,政黨政治是世界政治的核心,執政黨仍將長期成為天下政治的主角。因此,應當把現代意義上的政治和政治文明加以進一步「細分」:治政,是執政黨代表人民履行「國家意志的表達」,其目標就是「求是」,即能夠制定讓人民群眾自主創造並公平獲得一切「物質—精神」財富的規則;行政,是政府受人民(和執政黨)之託完成「國家意志的執行」,其目標就是「求實」,即必須保障前述規則能夠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取得實績。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上一章下一章

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