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2)

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2)

就執政黨而言,執政能力即「求是」與「求實」的全面轉化能力。治政及行政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和積累,即構成政治文明。如果說執政黨組建政府的基本點在於搞好物質生產,那麼,可以說執政黨自身務須抓好在其基礎上的精神生產;形象地說,行政的任務是國家資本和國民財富的保值增值,而治政的任務是「公民志願」或說民心向背的匯聚擴大。本書作為「大國政治」和政治文明新解的理論拓荒,既嘗試「建設性」,亦注重「歷史感」——從歷史中來,到現實中去,向未來中看。因此,下文我們主要是從中國概念、中國語境和中國文化出發,對「政治」和「治政」的區別及其意義加以研究。梁啟超先生在1921年的著名演講《辛亥革命之意義》中曾經講道:「四五千年前祖宗留下來這份家產,畢竟還在咱們手裡。諸君別要把這件事情看得很容易啊!請放眼一看,世界上和我們平輩的國家,如今都往哪裡去了?現在赫赫有名的國家,都是比我們晚了好幾輩。我們好像長生不老的壽星公,活了幾千年,經過千災萬難,如今還是和小孩子一樣……」⑥雖歷80餘載,這一席話仍令人覺得言猶在耳、迴腸盪氣!因為中國正是世界上文明史(包括政治文明史)既久遠又連貫的罕有之大國!所以,由遠及近,從古到今,一以貫之,一脈相承,不管是對歷史問題的認知,還是對民族精神的省思,既給我們提供了治政研究的絕佳素材,也給我們的政治文明創新準備了最好的比較教案。(二)治政文明是現代執政文明的靈魂首先,我們試從字面上解析「治政」與「政治」的不同:1.從「政治」到「治政」,體現出主體視角的變化;與「以政治人」不同,「治政」強調的是人的主體性,即「以人治政」,強調要依靠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去治理好政事,而不是被物化的、僵死的「政令」所制。特別是歷史上的政治現象一開始就是圍繞權力紛爭展開的,從根本上說沒有改變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政治模式,「政治」成了少數人用其「政」去「治」多數人的代名詞。提出「治政」正是希望多數人及其治政核心能夠順應民心,擴大參與,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治」好公民志願之「政」,最終達於社會發展高級階段的自我管理。2.從「政治」到「治政」,意味著操作程序的變化;比較政治學的研究通常認為,中西方政治管理的歷史體制差別在於:中國素重清官「人治」,西方講究程序「法制」。而中國「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由於是以「先王之政」為治國之綱,「祖宗之法不可變」,一方面造成因循守舊,受制於陳規陋習,另一方面法律的文本制度迄秦至清基本不變,客觀上形成了依靠官僚自行發揮甚至貪贓枉法的人治慣性,缺乏西方條分縷析、權責明確的現代法律系統。治政,則強調了對「政」的分析、掌握與科學控制,從程序上提供了一種不斷推動「依法治國」的理論前提。3.從「政治」到「治政」,暗含了制度時效的變化。中國之所以「兩千年不變」,與各種制度文本的封閉僵死必不可分,也與統治者不能與時俱進直接相關。近代「海禁」帶來的「閉關鎖國」就是典型案例。治政則強調隨著時代的變化來「治理」,而不是在「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明君先皇」的「金科玉律」和「清政明令」中兜圈打轉。中國人歷來重視「名正言順」,馬克思也指出「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並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⑦語言往往成為社會意識形態的晴雨表。「治政」首先針對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封建殘餘而來,是要從詞根上、意識上對那些造成近現代落後局面的政治積弊進行校正。這並非妄自菲薄,而是辨證揚棄、繼承創新的第一步。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上一章下一章

三、現代執政文明奠基於治政和行政的統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