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發難「二道販子」
2000年1月8日,SOHO現代城開盤認購。北京的一月正是冷月寒天,但長安街上卻連夜排起了等待購買的長龍。古人說得好,否極泰來,樂極生悲。也許是潘石屹急著想向現代城這塊土地的原地主方華遠的老闆展示一下,也許潘石屹確實希望聽聽華遠總經理任志強的意見,2月20日,潘石屹邀請任志強前來現代城參觀SOHO樣板間。圈裡人對任志強的評價是,行伍出身,耿直認真,從不兩面三刀。可也許正是因為任志強的耿直認真,讓潘石屹差點再次遭受致命打擊。當天,潘石屹陪任志強參觀了SOHO樣板間。任志強從專業角度詢問了許多細節問題,併當面提出了一大堆意見和建議,然後離開了現代城。這事本來就算過去了,可是任志強偏偏是個耿直認真的人,也是一個對社會和客戶非常負責任的人。他回去以後,再一次充分發揮他的寫作強項和專業知識,洋洋洒洒寫了一封萬言書《朋友之間的交流——潘總請我看現代城樣板間》。任志強在信中強調:「作為多年的朋友,潘總很客氣地曾多次希望我能就現代城的設計和建設提點意見,但為了迴避同行們和客戶們,特別是媒體記者把我的意見作為敵對的惡性競爭而破壞了我與潘總朋友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在此之前一次也沒有去過現代城。」話雖這麼說,事實情況卻並不是這麼友好。既然是「朋友之間的交流」,信的內容也是關於潘石屹的SOHO現代城,但這封信寫完以後卻沒有直接交給潘石屹,而是首先給了業界的其它一些老總和部分媒體。這封信的內容非常豐富,從概念到技術逐項說開去,字字鋒芒,招招見血。從概念來講,SOHO這種物業類型辦公不像辦公,居住不像居住,屬於非牛非馬的怪胎,設計上也就是三分的草稿想法。從技術方面,採光、通風、安全、**、能源樣樣有問題。總之,結論很明顯:北京的長安街旁邊不應該有這種東西,最好馬上炸掉。並且指出,「北京也許是項目的一個優點(概念)就可以掩蓋十個缺點的城市」。言下之意:「客戶們都被潘總的概念給蒙了,忘了別的問題了。」當然,任志強在信中提及的另一個問題成了後來評價他們兩人最形象的比喻。那就是,華遠乃至任志強就像一個勤勤懇懇的「菜農」,只知道辛苦地耕耘,缺少了與媒體的交流,以至於無法有效地將營養豐富又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奉獻給每一個家庭;而潘石屹就像個精明的「二道販子」,總能把本來是蔬菜的西紅柿賣個水果的價錢。很快,潘石屹就給任志強寫了回信,題目叫《創新是需要勇氣的——「二道販子」給「菜農」的回信》。信中除了就任志強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技術方面的答覆外,主題卻稍做偏離,大談創新問題。並表達了發展商希望能做出優秀的建築作品,和中國的電影一樣走到國際上獲獎的願望。3月8日,《北京青年報》和《財經時報》同時以大版面刊登了這兩封信,潘任之爭正式被推向社會。這時候,現代城業主肯定相當關注這次爭論,有個別業主還直接給任志強寫信,加入到爭論當中來。一時間,SOHO又一次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因為事情針對性太強,而且後來爭論的焦點不再是任志強信中提出的技術缺陷問題,而成了是不是應該「創新」的問題,爭論逐漸顯示出一邊倒的態勢。這時候,有人質疑:「這是不是高人策劃的炒作行為?」針對這個問題,潘石屹一臉無奈:「我是真正的受害人!」一年以後,當他有功夫同公司推广部的幾位員工總結推廣經驗時,潘石屹說了實話:「媒體推廣一定要有事情。我想了一下,這兩年我們最感謝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鄧智仁,另一個是任志強。這兩個人雖然一開始都來者不善,但最後都幫了我們的大忙。」也是一年以後,也許是任志強納過悶來了,也許是為了自我解嘲,總之,有一次在聊別的話題時,任志強半開玩笑地流露過這樣的話:「我也幫潘總炒作炒作,讓他的房子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