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

作為一名職業編輯,一本書讀完了,總是要找它的角度,它對現實社會有什麼意義,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它的可讀性等等,讀女兒的文章,不由自主地就站在一個編輯的立場上來看她的書。

女兒的文筆一般,但時有思考的火花在閃爍。關鍵是書的角度,它以一個獨生子女的親身經歷,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來直接檢討、評判中國的獨生子女教育,這在我們青少類的

圖書中甚為鮮見。這種寫作在女兒是自然流露,從編輯的眼光來看就比較獨特了。

兩年前我曾編輯了一本叫「一個精靈和三個女孩」的書,書中的女孩沒有父親,和母親艱難地活著,女孩心靈深處的孤寂躍然紙上。那時,我的編輯角度是著眼於單親家庭這個方面,對於獨生子女,我還真沒認真考慮過。在我和許多家長的意識中,給予小孩子物質上的極大豐富、並百般呵護就是對孩子的愛,而孩子呢,他(她)的惟一任務就是學習,他(她)應該是沒有煩惱的了。殊不知,正因為缺少生活的磨難和同齡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才使得有些小孩將一個小小的挫折或不如意無限地放大——前不久四川一個小女孩,因為媽媽不給她買某歌星的唱碟就自殺的事就是一例。從女兒的書中我也能清楚地看到這些痕迹:一句話,一個小摩擦,都是她不快樂的根源。

但最讓我忽視掉的是:一個獨生子女需要交流和呵護的心靈。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問題。

受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社會的歷史和現實都推崇和實踐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主流價值(好像講漢語的國家與地區都這樣),它逼迫著千千萬萬的父母把「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視為天職,並且走上一條耗時、耗力、耗財並伴隨與子女不斷衝突的漫長過程。在父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子女卻不領情甚至反叛,而父母卻是終生付出無怨無悔。在這漫長的衝突過程中,隨著子女的長大,對歷史文化的接收和對現實社會的深刻認識,他(她)也逐步認同了父母的價值選擇,從而又把這種選擇強加於自己的子女,歷史就是以這樣的螺旋式的形式向前發展。人類社會也就是這樣在一代又一代的選擇與衝突中達成共識,獲得進步,這也是文明不斷進步、人種不斷優化的一種選擇。

我們都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絕大多數的講漢語的人都是前仆後繼地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古人云:「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聞」,這是古時候對人才的要求。現在十年寒窗都不一定能換來一個就業的機會,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每個社會都有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選擇,獨闢蹊徑是理想的設計,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大多數人行不通,與社會的認同和接受可能也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比爾·蓋茨也是上了哈佛之後才肄業開始創業的。能上哈佛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哈佛並不是憑成績就可以上,它要綜合一個人的各方面的素質,分數只佔三分之一。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往往只能集中在一部分領域,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爭取去努力,為孩子的未來爭得一席之地。這沒辦法,整個社會的價值信息就是:你接收了最好的教育,你就會被認定為是高素質的人才,就會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就會過著因你的收入帶來的高質量的生活,就會找到與你同階品味、同階層的配偶,這也是社會階級的區別。愛情和社會尊重是離不開物質基礎的,物質基礎是以受教育為前提的,這是當今世界各國認同的主流價值,人們幾乎很難逾越它。

文章中也涉及到我們的的教育方式以及對女兒的興趣選擇方面,對改進家長們的霸權式專制教育有很大借鑒。但這又是非常矛盾的,因為有興趣與能不能成才是兩個概念,就像我們大家都喜歡看福爾摩斯探案,卻又不可能人人去當警察一樣。君不見每到節假日,千千萬萬的小朋友們奔波在學琴、學畫、學唱、學舞的路上,那裡面當然有小朋友們的興趣,但是,更多的是家長們的期望。

作為理性的父母,對女兒唱歌的資質當然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所以,對女兒只能實話實說:「唱歌只能當作業餘愛好,不能當作職業。」在我們,是對她認真負責,在她,卻是受了很大的打擊。因為,生活中有許多唱得並不好的也成了名,但女兒不知道個中的艱辛和坎坷卻是常人難以忍受的。

人的一生是個漫長的過程,但關鍵的時候只有幾步。尤其是年輕的時候,關鍵的幾步一定要走好。生活中,「大器晚成」一般都是指為生活付出了昂貴代價的人。

女兒對父母的勞累也持不贊成的態度,這是如今年輕一代的時尚。年輕的一代沒有經歷過苦難,卻有著以他為中心的無憂無慮的物質豐裕的童年,這就減少了他們的憂患意識,也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所以不太具有改變命運的動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這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而女兒懦弱的性格,常常在一件事沒幹之前,就會想到很多困難,就不想參與。

可是孩子我要告訴你的是,要奮鬥就要付出代價,有時這個代價會很大,甚至會失敗。但是,你努力了,你就有成功的可能,即使失敗,也是雖敗猶榮。在你晚年回首人生時,你不會因沒有努力而心裡不安、而痛悔。奧斯特羅夫斯基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羞愧,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後悔」。

我們作為父母沒辦法給孩子留下萬千家財,但是我希望我們的經歷和理念能給孩子以啟示和影響,在我們百年之後,能伴隨孩子度過人生中最艱難的階段。

但這也是一廂情願的事。

在長江中有三種魚:鰣魚、刀魚和河豚魚,鰣魚的形狀像鯉魚,身子比鯉魚扁一些;刀魚

的形狀像一把匕首;河豚魚有著滾圓的身子,身上長的不是魚鱗,而是帶小刺的皮。儘管這三種魚形狀各一,但當地的漁民捉它們時卻用的是同一張網。漁民們把魚網像排球網一樣攔在江中,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鑽過去後身子就過不去了,這時候,鰣魚只要往後一退,它就逃脫了,但是它沒有,仍然往前掙,就被漁民捉住了;刀魚在穿過網時就迅速地後退,由於它的像匕首一樣的身子,兩邊的魚鰭卡在了網上,其實,它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穿網而過,但它不顧自身的情況,錯誤地接受了鰣魚的教訓,也被漁民捉住了;而河豚魚呢,在碰到網后,既不學鰣魚,也不學刀魚,它採取的是既不前進又不後退,它給自己拚命地打氣,把自己打得圓鼓鼓的,結果漂到江面上,還是被漁民捉住了。

我們人就像以上的三種魚,常常被自己的習慣和自以為是害得苦不堪言: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卻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弱點;常常因為看到別人出了問題想避免重蹈覆轍,結果卻陷入了另外一個更致命的錯誤之中,人類似乎永遠逃不出自己的陷阱和宿命。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經驗。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這是先哲教給我們的一種可以活得更快樂更幸福的辦法。

是的,當我們能十分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劣根性,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小心地做任何事,就沒那麼張狂,就不會為自己編織一張無形的大網。

快樂就會不言而喻地來到。

母親2004年8月寫於辦公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個少女的自白:其實我不快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個少女的自白:其實我不快樂
上一章下一章

認識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