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星聯珠――串起一串中國歷史(1)
「五星聯珠」是一種奇特而罕見的天象。「五星」指肉眼可見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中國古代分別把它們稱為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或填)星。它們都在黃道帶上運行,有時候在極為湊巧的情況下,從地球上看去五顆星幾乎聚在一起,這樣,從太陽系外看,這五顆星都在地球的某一方向,且大致排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叫「五星聯珠」。五大行星到底聚到什麼程度才算「五星聯珠」呢?沒有明確界限。可以肯定的是,五星聚得越近,這種情況出現的頻率就越小。如果限定五星最大分離角度不超過23度,則每千年平均發生26次。古人不知有太陽系,只知從大地看上去五顆星會聚在一起的視覺現象,所以稱之為「五星聚於某宿」。由於二十八宿的每一宿多數都小於23度,所以「五星聚於某宿」的機會比上面說的千年發生26次還要少。因其罕見、珍稀,所以每次發生時,人們都把它與人間的大事聯繫起來,聚於不同的星宿,也相當重要,表明有凶有吉。我們這一章把古代記載的若干的「五星聯珠」事件及其相關的故事講一講,它們恰恰都是反映中華民族在歷史轉折關頭的重大事件,所以可以說「五星聯珠」就可串起一串中國歷史。據遠古的傳說,中國的干支曆法,是從黃帝即位的時間算起的,他即位的那一天,就是甲子年甲子月的甲子日,那天的子時也就是甲子時,而那一刻,正好「五星聯珠」天象出現。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可考的干支紀年起於漢朝),究竟黃帝即位時五星聚於何宿,更不可考。又傳說,三代之首的堯帝登位時,是甲辰年,天空也出現了「五星聯珠」。瞧,五星聯珠既是中國干支紀年的開始,又總是聖人即位的時刻,就當然成了祥瑞之兆。但司馬遷卻不這樣認為,他在《史記?天官書》里說:五星聚會的祥瑞,只是對有德者而言的,對無德者,五星聚會反而是災禍的預兆。明代郎瑛編著的《七修類稿?天地類》中記載:「五星聚房,殷衰周昌,五星聚箕,諸弱齊強,五星聚井,楚敗漢興,五星聚尾,安史之亂,五星聚奎,大宋開世。」好,我們就以這幾件事為主要線索講一講。1.五星聚箕,諸弱齊強「五星聚房,殷衰周昌」,指的是武王伐紂那段歷史,前面姜尚、箕子故事中均已講到,不再重複。房宿的分野是豫州,正是商王朝的心臟地帶,紂王帝辛無德,所以身死國滅。據今人計算,公元前1059年5月28日,五星都會聚在度的範圍內,不過不在房宿,而是在鬼宿。「五星聚箕,諸弱齊強」,則是指春秋時代「齊桓稱霸」這個重大歷史事件。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此時周天子的勢力越來越衰弱,諸侯列國相對獨立,互相爭奪領土,外部的少數民族乘機入侵,這種情境下,華夏民族和文化如何延續、誰主沉浮?雖然有些諸侯國比較強大,但沒有誰能取代周王室統一中原,這時齊國首創「結盟稱霸」制,虛尊周天子,內平紛爭、外攘夷寇,保持了民族和文化延續與交接,為秦漢華夏統一做好了準備。「結盟稱霸」制是從姜小白開始的。公元前685年,齊國第14位君主齊襄公姜諸兒被殺,襄公沒有後代,他的兩個弟弟姜小白和姜糾因避禍在國外流浪,一聽哥哥死了,留出君位沒人坐,立刻回國奔喪——名為奔喪,實際是爭奪王位。路上哥倆的車馬隊狹路相逢,姜糾手下有個叫管仲的謀士,他先發制人,扳弓搭箭向小白射去,不料一箭射偏了,僅射中了衣服鉤。小白怕再來第二箭,也配合默契,連忙大叫一聲,咬破自己的舌頭吐血倒在車上。管仲老遠一看,誤以為射中要害,放心地陪姜糾及其隨從悠悠趕赴京城臨淄(今山東臨淄),不料小白從另一條路快馬加鞭,先期到達,登臨王位。姜小白是歷史上一位少有的雄才大略人物,史稱齊桓公。看到各國紛爭、外夷屢犯,他決心挽狂瀾於既倒。他手下有一賢臣鮑叔牙,向小白推薦,請躲在魯國的管仲來輔佐朝政,小白問:「我正想抓他回來,報我一箭之仇呢,你怎麼還向我推薦他?」鮑叔牙說道:「公子糾已死,過去的事就別提了,那時是各為其主,管仲射你正是他的精明之處呢。大王若只想治理齊國,那有我就足夠了,您若想圖霸中原,輔佐之人恐怕非他莫屬。」既然是如此賢才,姜小白立刻把管仲引渡入境。兩人一談,小白就對管仲相見恨晚,管仲提出各種治國、稱霸方略,頭頭是道,結果會談延續了三天。會談一結束,小白立刻任命管仲為相國,把國政全部委任給他。當時有幾個國家也想稱霸,但他們都是另豎旗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而且恃強凌弱、懼外欺內。管仲卻不這樣,他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拉起周天子這面大旗,會合諸侯一致對付蠻族。對齊國自己,管仲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也是多管齊下,幾年下來齊國國力大增,有了稱霸的資本。雖然有過長勺之戰那樣的失敗,但姜小白鍥而不捨,文武並舉,在位43年,糾合諸侯26次,北討戎、狄,南征荊楚,終於被尊為霸主,也開創了春秋爭霸、捍衛華夏的先例。齊桓稱霸,管仲功不可沒,孔子曾稱讚管仲說:「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挽救了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現在大概都得披散頭髮,穿左襟衣服,成為蠻人統治下的百姓了。」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