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啼笑九美圖》3(3)
祝枝山臉色愈來愈嚴峻:「三位可知蘇州自大明開國以來賦稅重於其他各地,多家富戶被遷往金陵,這是何故?」沒容三人解答,又道:「我們此番行動,實乃為民請命……」張靈急了:「老祝,你別嚇人,有話明說!」文徵明畢竟是官家之子,怵然答道:「朝政開明,則崇尚為民請命,否則將等同犯上作亂!」祝枝山跳下床在屋內走動了幾步:「文老二說得對。所有這一切都和張士誠佔據蘇州稱王,與太祖皇帝對抗,太祖遷怒蘇州有關。這次卞大人親自來蘇州督察,雖不測深淺,但定與這一歷史背景有關。如今,姑蘇新一代四才子,為民請命……啊!這、這、風險太大了哇!」宿酲未醒,加上老祝這番令人心悸的談話,使三人愣住了。冷場了好一會兒,唐寅腦中翻騰起阿興父親的淚水,不由激動起來:「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為民請命,義不容辭!」祝枝山直搖頭:「不,不,不可逞一時之勇,覆舟別先覆了自己。四才子同行,目標大,招人注目,易遭議論。老祝官場混跡,善於濁水游泳,三位在此吟詩作畫,等待機會,老祝一人前往,不顯山不顯水,且有這位卞大人的表兄錢老闆同行,自會勝券在握。」果然,辭行時,祝枝山不露一點痕迹,向卞大人呈述了家鄉吳縣大災之年農民的慘況。錢老闆也嘆起苦經,農民手上沒糧食,誰還買綢買布,正與卞大人這幾天的實地考察相符。只見卞大人默然無語,未置可否。這是做官的訣竅,心中雖然應允卻又留有餘地。久經官場、老謀深算的祝枝山焉能不懂,於是又假託好友接他返鄉,候在破山寺吟詩作畫,邀請卞大人助興。卞大人雅愛詩畫,欣然前往。四人又於唱和之間慨嘆農家災荒之苦,不露痕迹地「為民請命」。此計果然生效。幾天後,卞大人到蘇州,祝枝山趁機在仙鶴樓宴請,蘇州知府徐鳴皋、吳縣縣令牛盼坡也應邀作陪,卞大人當面表彰徐知府「如實報災」。這其實是祝枝山的一計,這一表彰,也就公開承認了吳縣的災情。徐鳴皋也不便再壓牛盼坡重稅重賦了。但是,人們不知道這徐鳴皋向上報災,向下重賦,是做的兩手準備?還是另有謀算?多征的糧食,移作何用?祝、唐、文、張心中是個謎,牛盼坡心中也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