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妻子的意義(6)

第九部分妻子的意義(6)

現在誇大性別差異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已經成了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這句話說得很是機智俏皮,但是它忽視了一點:我們都來自地球,而且還不得不都住在這上面。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不管男人還是女人,目標是相似的——生存,有安全感,被保護,被尊重,愛和被愛,我們死去的時候能夠被人記住。現在應該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來消除男人第一位/女人第二位的觀點了。由占支配地位的男性/被動的女性家庭主婦的模本建構出的有關「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藍本也正在被拆除。儘管依然還有人在強調,但「女性化」的家和「男性化」的辦公室這種認識也越來越不具有普遍性意義。消費需要過去一度被認為是一種女性特權,現在也開始被男女兩性共同分享。有個笑話說男人是新類型的女人,因為他們也在忙著購物,保濕,為被褥的質地煩惱。這種角色的改變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對傳統習俗的積極挑戰,而是性別之爭中的最後攤牌:從邏輯上來看,如果女人得到了權力,那麼男人必然會失去權力。這樣一個結果也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到的:一場「零和遊戲」必然會讓女性去和男性進行競爭。我們已經看到有人在驚慌失措地談論「男性化的危機」了。文化中的「女性主義」不住地被強調,最終導致了一個180度的轉變:按照這種新思想,男人,而不是女人屬於被征服的和被邊緣化的群體。這樣一種文化轉向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男人們似乎成了「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經用這個術語來描繪20世紀中期的女性。2003年,《商業周刊》上有一篇文章寫的是在學校里男生遠遠落後於女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男孩子們正在變成第二性」。英國作家和遺傳學教授史蒂夫·瓊斯(SteveJones)在《男性血統》(Y:TheDescentofMen)一書中,用生物學知識解釋了第二性現象。「在許多方面,男性是他們伴侶的寄生蟲」,瓊斯寫到:「他們說服對方去繁殖後代,因為他們自己在這件事上只能做很少的事情。」之所以出現男性去勢這一情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僵硬》(Stiffed:TheBetrayaloftheAmericanMale)一書中,蘇珊·法魯迪(SusanFaludi)抱怨「社會力量已經破壞了讓男人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男人的準確感覺」,她還對公共父親角色的闕如表示不滿,在她看來,文化中的許多內容,比如經濟斷層、受賄現象和性混亂等問題都應該對這一情況負責。安吉拉·菲里普斯(AngelaPhillips)在《為男人而傷神》(TheTroublewithBoys)一書中認為,在女性主義者佔據了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后,男人們成為了很邊緣化的角色。在《以血為禮》(BloodRites:OriginsandHistoryofthePassionofWar)中,芭芭拉·海倫瑞奇(BarbaraEhrenreich)提出,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再需要男人們出去打獵,尋找食物,對於女人和孩子們來說,男人們的地位顯然沒有從前那麼重要了。這一事實讓男性的身份認知出現了一些問題。社會人類學家萊昂內爾·泰格(LionelTiger)在《男性的衰落》(TheDeclineofMales)中也回應了這一說法,這本書指出公共政策對男性的歧視讓家庭正在回到「哺乳默認模式」——母親獨自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儘管這些觀點都有自己的根據,我們還是想對這一「危機」進行細緻的勘察,當妻子們被解除了禁錮,男女兩性之間必然會重新排序,這是不是可以解釋「危機」的發生機制呢?1999年6月的《哈潑時尚》雜誌的封面上有一個大大的標題:「誰需要男人?」「多餘的」男性成了一個經常出現的喜劇角色。丹尼斯·米勒(DennisMiller)這樣說:「瞬間潤滑油、精子銀行,這一切都讓男人成了眾多選擇項中的一種。」看看世界500強公司、大多數的政府機關、軍隊或者是《福布斯》(Forbes)雜誌上的富豪榜吧,男人依然佔據了主要位置,在這種情況下說他們是一種「選擇」,其實可以當成笑話來聽。再一次,我們又回到了那些令人厭倦的問題:「誰需要男人?」「誰需要一個丈夫?」「誰需要一個男人待在家裡?」很顯然,女人需要男人,就像男人需要女人。那應該選擇什麼呢?難道女人真的能夠生活在一個烏托邦式的「婦女樂園」里嗎?我們終於觸及到了問題的癥結:妻子的意義隨著丈夫的意義一起變化,就像女人的意義隨著男人的意義一起變化一樣。直到19世紀後期,婚姻中的性別角色才開始強調主導-從屬這樣一種社會結構。但是這一情況在慢慢地發生著變化。現實中有一些男人為他們更有成就的妻子提供支持,比如約翰·貝利,這樣的事例提醒我們名詞性的「妻子」與真實的「妻子」並不一致。僅僅在10年前,男性的妻子還被看作是不合常規、行為古怪的人。倫納德·伍爾夫(LeonardWoolf)是才華橫溢卻飽受躁狂抑鬱症折磨的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情感上的守護神。丹尼斯·撒切爾(DenisThatcher)則是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富有奉獻精神的伴侶,她是英國第一任女首相,從1979年一直任職到1990年。他們的夫妻關係很是令人尋味。在以首相的丈夫聞名於世之前,他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他確信理想的政治伴侶應該是「總是在場,從不會離開」。以他的處境來看,這一格言更是加倍的正確:他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即使他是「妻子」這一角色,瑪格麗特·撒切爾也還是實際上的「妻子」,這對於她是一種冒險:她的地位可能從主導轉為從屬。從她的綽號「鐵娘子」不難看出,現有文化在面對她所具有的強大權力時有一種命名的尷尬。但是在她的丈夫看來,瑪格麗特·撒切爾是一個傑出的女性,並非生硬而強橫。他曾經這樣讚揚她:「我和世界上最偉大的女人之一結婚有40年了。我能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愛和忠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妻子是什麼:關注家暴中的女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妻子是什麼:關注家暴中的女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部分妻子的意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