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勝節?(1)
人勝節,又稱正月初七、人日、人慶、七元等等。傳說該日是人的生日。此節興於漢代,盛行於唐宋時期,後來逐漸消失,但還有殘餘,如河南淮陽人祖廟就是一例。唐代詩人高適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名句。(一)人的生日民間有一個傳說,過去人和動物不分彼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正月初一是雞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羊的生日,初四是豬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初八是谷的生日。這種傳說遠在漢代就有記載了,可能是一種動物崇拜的遺風,賜予每種動物一個誕生神話,從而也產生了人的生日——人勝節,併產生了十二生肖信仰,並以其記時。因此,各地民間還流行生命樹剪紙,是以樹為保護巫術,祈求兒童健壯生長。人類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對世界的認識是模糊的,對自己的歷史也一無所知。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智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維持自己生存的同時,也在探求人類自身的起源。其他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還很多。這些神話雖然牽強附會,但其中卻糅合了許多遠古的歷史和圖騰文化,對後世有重要影響,如古代的生肖銅鏡,現在仍然使用的月份圖表、時辰圖表,應用了各種動物的標記,就是與神話傳說分不開的。還有認為生命來源樹木或動植物混雜這樣一種說法。(二)女媧、伏羲中國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最早的說法認為有陰陽二神,是他們開創了天地,也把氣變成了人。進而認為人類是由盤古身上的寄生蟲變來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黃帝、上駢、桑林、女媧諸神共同創造了人類。不過,最有影響的神話是女媧造人。這種記載在民間還能看到許多遺存,如民間剪紙中就有不少女媧造人的形象。陝西臨潼的女皇節就是紀念女媧的盛大節日,但時間較人勝節晚一些,是在正月二十日。該日又稱為補天補地節、女王節、女皇節、女媧生日。該節日有兩項活動:一是補天。即過節時,由女家長主持,把「補天餅」拋到房頂,象徵女媧補天,同時往地上、井裡也投擲補天餅,稱為「補地」,然後全家才能吃補天餅。另一種是把餅放在庭院,叫做「熏天」。補天餅有兩種:一種是用麵糊烙的煎餅,一種是硬面的烙餅或蒸餅,但是一律要求呈圓狀,且薄。女媧為中國遠古的女始祖神,人勝節則是人們對始祖神崇拜在節日上的反映。另外一個有影響的是伏羲氏,河南淮陽的人祖廟就主要供奉伏羲。人祖廟是淮陽地區的一種通俗叫法,實際指的是伏羲陵和伏羲廟。伏羲又稱伏戲、赫胥、包羲、宓羲、虜犧、義皇,乃為同名異寫。伏羲,又名太昊、泰昊、太捭、太皓等。歷史上認為伏羲是華夏族的始祖、人神、共祖、神主,碑文有「斯文鼻祖」、「人根之祖」。淮陽地區稱伏羲為「人祖爺」,稱女媧為「人祖奶奶」。淮陽人祖廟會每年舉行一次,時間在農曆二月二至三月三。在此期間,方圓數百里的人都蜂擁而至,打著各種旗幟,自發地組成隊伍,每天少則幾萬人,多則達十幾萬人。人們除了進行祭人祖、占卜和巫術活動外,還跳一種巫舞,名曰「擔花籃」。據說這是敬奉「老母娘娘」(女媧)的,以舞悅神。這種舞蹈只能由婦女跳,在婦女內部傳授,男子被排斥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