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慈禧與娘家的關係(2)
爺爺說:「老太后挨算計也沒辦法。
一般來說賞給桂公爺點東西,派兩個太監足夠了,可老太監非要帶兩個或四個小太監,美其名曰:拜見桂公爺和桂公夫人,說讓年輕人見見世面,學學規矩。
明知道桂公爺要多掏腰包,也只好認了,因為這是給桂公爺臉上搽粉呀!
老太后對這種事,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爺爺曾經這麼說過,我們旗人雖然禮數多,可也有好的地方。
例如娘家對出了閣的姑奶奶,那種禮數就應該保存下來。
娘家年節送禮的日子不是正月,而是在年前。
娘家當父母的,當哥哥嫂子的,當兄弟媳婦的,都要給姑奶奶送份厚禮。
並不見得是什麼奇珍異寶,卻多半是人所不能送的東西,譬如嫂子給做的貼肉緊身衣服,肚兜等。
到太後晚年,娘家送份睡襪、逍遙履等,弟媳婦給做的褲衩等東西,這正說明姑娘在家時與嫂子和弟媳等兩小無猜,融融樂樂,表示一番家庭和睦的氣氛。
父母、兄弟們就想姑奶奶在家的時候愛吃些什麼東西。
俗話說,好吃不如愛吃,婆家多有錢,也是娘家的東西好。
揀姑奶奶愛吃的東西做上幾樣,表示父母兄弟對骨肉的戀戀之情。
平常日子,一般不許由外向宮裡送吃的,只有年節才可以,也是經過檢查了的。
當年,我們家給老太後送的東西,什麼都有,只要是慈禧在家當姑娘時喜歡的,我們家都送。
一般是大青豆或者鮮豌豆、黑菜炒的野雞爪子,有凍肉、白芸豆、葡萄乾、蓮子蒸的大黃米年糕坨。
那白芸豆都是上好的,有手指肚大,是老太后做姑娘時最愛吃的。
姑奶奶想娘家,娘家惦記姑奶奶,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到現在我們家還存著慈禧當年吃飯時用過的碗。
這個碗是當年我的曾祖父桂祥參加慈禧五十大壽,臨走的時候慈禧派人賞的一套瓷器中的一件。
我現在說不上來到底有多少件了,但是一般的都是幾十件。
這個碗的底款上寫著:大清道光年制。
爺爺說這個碗是慈禧進宮以後使用的,是專門喝湯用的。
這個碗繪著五彩龍鳳圖案,做工非常講究。
後來曾祖父臨去世就把這個碗給了我爺爺。
由於這個碗是老太後用過的,所以我爺爺始終拿這個碗作為傳家寶,非常珍惜,也捨不得用。
每年在祭祖的時候,我爺爺才開箱把這個碗拿出來。
有一次我爺爺的大福晉在祭祖的時候,把這個碗碰到了桌子下面,摔壞了。
我爺爺非常生氣,要把大福晉給休了。
爺爺說:「你毀了我的傳家寶,我要休妻」
後來他們娘家人知道了,就跑過來勸說。
這樣才沒有休妻。
但是即使是這樣,我爺爺還是不滿意。
當時大福晉有一對金手鐲。
於是我爺爺請了當時北京城一個姓郭的鋦瓷匠,用大福晉的金手鐲做鋦子,把這個碗鋦好了。
後來在日本侵華時期,家裡生活很困難。
那時候家裡變賣了很多的瓷器,但是這個碗始終沒捨得賣。
據說當時有人出2000塊大洋,託人非要買不可,可我爺爺始終也沒有賣。
後來家裡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爺爺就把那個金鋦子解下來賣掉了。
但是碗一直珍藏著。
在「文革」
當中,這個碗被父親藏在了床底下。
現在,這個碗一直保存著,一點兒瓷都不缺。
除此之外,家裡現在還存著一對慈禧當年戴過的耳環。
據說這對耳環是新疆的白玉做的,是慈禧在十五六歲時候戴的。
出嫁以後,她就把這對耳環,連同一對手鐲給了隆裕。
在我爺爺結婚的時候,隆裕就把這對耳環和手鐲送給了我的奶奶,現在手鐲已經沒有了,但是耳環一直保存到現在。
雖然多少有些殘,但是這副耳環也是慈禧少年時期的一個見證吧。
我們家還有當年慈禧衣服上鑲嵌過的幾塊玉璧。
這些玉璧有蝴蝶造型的還有花朵造型的,當年是嵌在慈禧少年時期穿過的一件衣服上的,她入宮以後就留在了家裡。
由於是慈禧的東西,所以家裡就珍藏了起來。
後來家裡分家的時候,我爺爺就把這幾塊玉璧帶到了我們家。
可惜的是,「文革」
時期趕上破四舊,這件衣服也跟許多瓷器一樣埋掉了。
1990年的時候,我和弟弟蓋房把它挖了出來。
衣服已經爛了,但玉還是好的,所以我就把這幾塊玉收藏了起來。
這些事情最起碼也表明了慈禧和娘家人的關係是比較親的,並不像傳說的那樣對娘家人非常苛刻。
這一點從我們家的宅子的變遷就能看出來。
我們家最早就是住在慈禧出生的西四牌樓劈柴衚衕,這是一個非常氣派的大宅子。
由於後來咸豐將新街口北二條的一處宅子賞給了我們家,所以就搬到新街口。
當時那是一個大家公認的王爺府,就是那個時候葉赫那拉家從西四搬出來了。
後來到同治元年(1862年)的時候,家族的人開始多起來,慈禧的三個弟弟都在這個院子住。
正趕上當時有個將軍叫勝保,因為「擁兵縱寇」
被責令自殺。
可巧,勝保家有這麼一處宅院,十幾畝地,非常大的一個宅子。
所以慈禧就把這個宅子賞給娘家了,我爺爺和隆裕太后就是出生在芳嘉園那個號稱「桂公府」
的院子里。
隆裕太后出生在芳嘉園,也是從這裡進宮的。
有人說這裡是「鳳凰窩」
,出了兩隻鳳凰。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慈禧是出生在西四,也是從西四進宮的,所以「芳嘉園出了兩代鳳凰」
的說法沒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