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觀察的角度
佛教理論的整體性與特殊性,在哲學上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善了。但在指導具體實踐中,我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比如來了妄念怎麼辦?情緒波動怎麼辦?身體衝動怎麼辦?選擇困難怎麼辦?
所有的觀察,都要確定一個角度。比如在繪畫中,有一種成角透視原理,造成遠小近大的效果,這是西方繪畫的基礎理論。但在中國畫中,普遍使用的山水畫,大多使用散點透視原理,彷彿作者在好多個點觀看風景,最後得出綜合的繪畫作品。
散點透視,給每個部分的景色平等的感覺,都公平地表現出來了,比如《富春山居圖》,比如《千里江山圖》。但是,這種貌似全面的多視角圖景,出現在一張畫上,給欣賞帶來了困難。
因為欣賞者是用他的一個角度來看世界的,來看這幅畫的,他不可能站在這方寸的圖畫前,像作者那樣去想象,黃山跟長江在一個平面上,居然比例一樣大。這是典型的作者主導型繪畫,沒有親近觀賞者。所以,中國畫最常用的功能是文人之間意境的互認,甚至是互嗨,而不是面向普通欣賞者的。
貌似四面出擊,實則一盤散沙。我原來有個老師最愛引用這句話。
但西方繪畫就不同,按遠小近大的原理,選定了距離。按光線與陰影的互襯,給予了角度,欣賞者完全可以理解此時作者的真實角度,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在佛教理論中,就有散點透視的特點,各個理論範疇都有涉及,還彼此交叉,讓人理不清頭緒,不是過來人,肯定不好明白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對此,我與阿秋師兄閑談時,也說過類似的話題。阿秋師兄說:「我不是研究理論的,我注重實踐,據過來人說,只要實踐到了,理論就一通百通。」
這話我聽過好多遍,但始終不明白,理論與實踐,難道可以脫節么?
上師又上了一課,基本解決了我的疑問。他這個課的主題是關於修法過程中,理解世界的角度,以及在修法時如何觀察與處理各種實踐上的關係。
上師從一開始就說:「如果你想理解空性這樣大的主題,不如先理解無常,因為貼近我們的體驗。」他說完這句話后,最開始解釋的方式,居然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的,這讓我一方面感到驚喜,另一方面,又覺得上師真的是太厲害了。
無論五蘊還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有相的法,通過觀察,最後都歸到了萬法的剎那性上,剎那性的觀修可以讓我們慢慢去掉對常有的執著,從而契入空性。
我們凡夫無量劫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有它各自的自性(本自不變的性質),從而執著萬物的這種相對穩定、相對不變的相對自性,而非絕對的自性。如果你說世間萬物都是空的、沒有自性的,這對科學家們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只有釋迦牟尼佛通過修證,以他的禪定力、智慧力才能觀照到萬事萬物的無常性,也就是無自性。
比如水,我們總是執著水有水的自性,它到海裡面是海水,蒸發後到天上降落是雨水,到地下被樹吸收又成了樹體內的水份,遇冷結冰成了固態的水,轉來轉去還是水,好像恆常不變,但事實上,這個水的狀態一直在變,水混合物的內部成分也在變,甚至一個水分子內部的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時刻都在變。然而,我們一直顛倒的認為這個水一直都沒有變,前面提到的是水的物理變化,在化學反應中,當它跟生石灰一起發生化學反應時,就變成了熟石灰;當它被加熱到一定時候,在高溫高壓下就會分解成氧原子、氫原子,這些原子在合適的條件下又會進一步的進行聚變和裂變反應,釋放巨大的能量,此外,兩個氧原子構成氧氣分子,眾多氧氣分子構成氧氣,同樣的道理,眾多氫氣分子構成了氫氣。
再看金子,我們總是顛倒的認為它千年不變、萬年不朽,是穩定的、常存的,有自性的,卻不知道表面看上去穩定、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金分子、原子、電子、質子每一剎那都在運動、都在變化,在1064攝氏度以上,金子能被溶化,當溫度達到2807攝氏度時,這些金液就會像水一樣沸騰,金能溶解於王水(硝基鹽酸),發生化學反應,這就說明金子變了。再比如同樣是碳原子,當無數個碳原子聚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晶體,就形成堅硬的金剛鑽,當這些原子是以層狀結構排列,就成了石墨,所以組合方式、排列方式不一樣,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化學性質和表現方式。這樣就可以理解從柔軟如水到堅硬如鑽,這萬事萬物真的沒有穩定性和自性。
再看地、水、火、風,古印度人認為地、水、火、風這四種性質是實有存在的,認為萬事萬物可能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其實現代科學一看,都是無稽之談,哪裡有地、水、火、風?
水在高溫下可以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火在燃燒物消失后也隨著消失了,它的本質只不過是化學反應中能量釋放出來的一種現象;地是各種各樣的物質組合起來的,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變成別的東西;風大根本就沒有,只是空氣在流動,哪裡有什麼風呢?
所以說,沒有學過科學的人,以他的智慧很難想象到物質是可以變的,因此,法執很難破;而學過科學的人觀察世界的無常就相對容易的多,法執也相對容易破。通過科學的角度可以觀察到: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裡面有原子核、電子、質子、中子;質子又是由夸克組成的;夸克是一些不穩定的物質,科學家也不確定是什麼。
總之,一切萬法歸根結底都是無常的,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只要是會變的,那麼它就是剎那性的。剎那性的東西,有自性嗎?有實體可得嗎?
剎那本身就是有時間,在這個時間相里它不變,那麼,下一個剎那它也應該不變,有一剎那不變就會有兩剎那不變,所以說從時間上說,說它剎那生滅還是不對的,還是一個相對說。為什麼呢?
因為阿羅漢的智慧觀察不到比剎那更短的時間裡的物質變化,他就說不變,所以說剎那生滅。在剎那上生了又滅,還是歸空了,這個地方是契入空性的一個關鍵點。
凡夫很少能夠理解到萬事萬物都是剎那生滅的道理,但至少現在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一點很重要,利用這一點深入無常觀,就不會執著任何事物。
我們執著一個事物的時候,比如買一輛車子,會分別這個車子是我的、是新的,執著它是常有的,等開了十來年後,在這段時間裡才慢慢地發現它在變老、變舊、變壞了,發現了它的無常性。但是今天買一輛車,明天開著也是一模一樣,還是嶄新的,絕對不會想象到它是無常的。廠家說過三五天,甚至一個月,如果有什麼問題還可以換,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沒有多大的變化,還是新的。
我們凡夫就是執著萬法的相對穩定性、相對不變性、相對自性。當其性質相對不變的時候就貪愛它,然後就執著有自性,有自性就有我了,就開始顛倒、開始造業。
事實上它的本質是無自性的,每一剎那都在生滅,甚至沒有生滅,連生滅相都是幻相,根本就沒有生過,只是緣起顯現,這個是大乘龍樹菩薩的思想:
「因緣所生法,吾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萬法是空性的。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萬法本來沒有生過,是幻生,所以沒有真的產生過。
我們認為生就是有,生出來了又死了,認為有然後又空了,這樣還是有生有滅,大乘空性直接告訴你沒有生過,它是幻相、假有、假現、假名。
「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直接就是空性。如果連諸行無常都理解不了,那要理解諸法無我那是不可能的,這兩句話要按次第來理解,首先要理解諸行無常。
雖然道理我們懂了,但是沒有去實修,沒有觀無常,就貪著這個貪著那個,失去了就痛苦,起煩惱。如果無常觀好了,觀身心世界當下就觀到它的無常性,心安住在無常上,對任何物體都不會貪愛、執著,就能斷除煩惱。
當上師說完這一段后,我頓時升起一種崇拜感。一個地處西南偏遠山區的僧人,一個從生下來就是活佛的人,怎麼可以懂得這麼多現代科學的內容?他的知道是從哪裡學到的呢?
上師的講課進入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他說:「前面講了大道理,講了物質世界,也就是所謂有法世界。下面,講我們的身心,我們把前面的法無我理解為粗無常,也就可以把心無我,理解為細無常。」
這就更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了,因為身心的問題,涉及自我的問題,不僅每天遇到,而且,心無常,也是佛法最基礎的理論之一。所謂四念處,上師今天就講了兩個,最深奧的道理,他講了一半。
諸行無常里講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的身心不是同一個法,前一剎那顯現的身體滅了,然後下一剎那生起的身體也滅去了,跟前一剎那是不同身體。心相續一樣也是不同的,相似相續,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的執著是不一樣的。從這裡可以看出根本沒有一個俱生的我存在,如果有的話不可能這樣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是不同的法。
觀無常悟到無自性是很容易的,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的身體已經不一樣了,那麼哪個是「我」呢?這是從時間上剎那生滅破我執。從空間上就是多體法,身體是多體支分的,這個身體可以分為地、水、火、風,也找不到「我」;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多體法,每一個法都是獨立的,都是各有各的種子,各生各的法,沒有絕對的關係。雖然有一定的互為緣起,但不是一個整體。
放電影也是這樣,一秒鐘放了24張照片,並不是有同一個東西在這一秒鐘走過去,而是一秒鐘放了24張不一樣的照片,顯現上好像有一個東西移動做了什麼事。
世間萬法也是這樣,並沒有不變的我從這裡走到那裡,而是這個法當下在它的位置上生滅,第二剎那又在另外一個地方生滅,第三剎那又在另個地方生滅。這一剎那在一個空間即生即滅了,下一個剎那在另外一個空間即生即滅。但是他們之間有一個緣起關係,有一個增上緣的關係,也要靠前面事物的生滅來引起後面事物的生滅。每一個都是即生即滅,也是新的事物的生滅。並不是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從這裡移到那裡,沒有移動。萬事萬物都是這樣這一剎那就已經生滅,滅了等於這個事物消失了,第二剎那重新生出來,重新滅掉,這個才叫細無常。這叫相似相續,因為前一剎那的生滅和后一剎那的生滅很相似,這個事物的相狀很相似。凡夫把這個相似相續當做不變的「我」來執著,因此就有了貪著、嗔恨、造業、受報、痛苦。
一切萬法是我們心顯現的,都是八識的顯現,並不是真的有萬法。境就是指一切萬法,萬法在外境上好像有生有滅。從唯識的角度來說一切萬法心外沒有境,也可以說心境不二,境就是我們的心,所以說心外無境。外面我們認為有境界,實際上是我們心識變現的,眼前所顯現的一切是我們的眼識的變現;聽到的一切聲音是耳識的變現;聞到的一切氣味是鼻識的變現;嘗到的一切味道是舌識的變現;各種身體的覺受是身識的變現。第八識變現山河大地,事實上都是我們心識在動,然後顯現一切幻境。就像我們夢裡一樣有人物、家庭、衣食住行、山河大地,但事實上是我們心的顯現,是八識的顯現。
醒夢辯論歌講的很清楚:醒和夢完全一樣沒有差別。這個時候就說萬法沒有生,是說萬法幻生不是真的生叫無生。萬法不生不滅是這個意思,不是說萬法什麼都沒有顯現,而是萬法的顯現是像影子一樣幻生幻滅。萬法所謂的生是緣起上顯現的有生,所謂的滅是緣起上顯現的有滅,事實上根本沒有一個法。像各種因緣和合顯現出彩虹來,彩虹並沒有實有,一切萬法有顯現都和彩虹一樣,是依各種因緣和合而顯現的。
通過細無常也可以觀到人無我,因為這個「我」是這一剎那有,下一剎那又不是這樣多體的法,這樣的人無我空性還是觀的到。從這個地方觀下去,可以證悟人無我。
就像一個傢具一樣組合在一塊,真的有壁櫥這個法嗎?沒有,只不過很多板、釘子組合在一塊,這個緣和合了,我們就認為壁櫥出現了。任何一個法都象彩虹一樣因緣和合,顯現上有一個彩虹的像,也是一個緣生的法,並不是真的有什麼。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所生法,它的自性就是空性,所以緣起就是性空。緣起就是一切萬法因緣所生,因緣和合生起,起就是顯現的意思。
「然而,這些理論上知道的東西,都不是你自己的,對不對?」上師一發問,我們只有點頭,這都是書上看來的,我們本身沒有直接體驗過。
「那好,我們在座的學佛的有長有短,但為什麼無法真正體驗空性呢?」
這正是我們的大問題,所謂開悟,就是真實體驗到空性啊。別人的理論再好,對我來說,都是畫餅吶。接下來,上師從實踐的角度,對我們常見的修行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指導。
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因為朋友的介紹,或者生活遇到一些難以承受的變化等等因緣,於是皈依了三寶。順理成章地,從此認識許多佛教徒的朋友,大家一起聚會,一起聽課,一起談論佛法。幾年下來,自己看起來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老資格的佛教徒。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能否確定,我一直都在學佛?也即,我們是真的在運用佛法,修持自心嗎?這需要自己誠實地做觀察。
首先,最基本的,我是否有真實的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是我們作為佛教徒最先學會的念誦。但真實的皈依卻不僅僅是念誦而已,是要看我們的心裡是否有三寶。
假設現在,在你們面前放有三百萬現金,有人告訴你,如果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就離開三寶,那麼你可以把這些現金全部帶走;如果不願離開三寶,那麼就拿不到這些錢。問自己,我會怎麼選?這三百萬,還可以是一個顯赫的官職,一份薪酬優厚的體面工作,一個美滿的家庭,你越是執著什麼,就越是需要用什麼來做比較和選擇。
而這個答案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可能會有所不同。此刻,在很多人的見證之下,你多半都會回答,要選擇三寶。這個答案卻不算誠實。你會這樣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問自己,在無人知曉時,在不會因為選擇三百萬而遭到輕視時,我會怎麼選?這時的答案才能體現出我們的內心究竟認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對於三寶究竟有沒有真實的皈依。
其實,過去在印度,佛教徒也會面臨這樣的選擇,而那不僅僅是一個為了觀察自心的自問自答而已。曾有一個佛教徒被外道抓捕,被威脅說,你今天如果答應捨棄三寶,那我們就放你安全回家。如果你不肯答應,那今天你必定會死在我們的刀下。這位佛弟子所面臨的,是生命和三寶之間的選擇。這時他回答說,關於捨棄三寶,我嘴裡說一說是可以的,但我的心,永遠不可能離開三寶。最終他被外道殺害,以佛弟子的身份,滿懷著對三寶的至誠信心,並帶著三寶所賜予的無餘加持。
所以,儘管我們一直自認為是佛教徒,自認為在學佛修行,但心中到底有沒有三寶,這是需要經常做自我觀察的。先安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究竟會怎樣做選擇。只有自己向自己的心詢問清楚,才能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為什麼一定要修出離心呢?如果我們學佛希望的是解脫,希求的是成佛,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學修出離心。出離心沒有修好就永遠都不可能解脫。有人說,想要生起出離心也是一種執著,故而應當放棄。在證悟空性之前,我們必定都有執著。這其中,有一些執著令我們在輪迴中越陷越深,有一些卻可以讓我們趨近解脫。關於生起出離心的渴望,就屬於後者。
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外四前行的這四種觀修,對於解脫而言必不可少。就如同飛機沒有機翼,便絕不可能飛上藍天;就如同人沒有船隻,便絕不可能渡越大海。沒有出離心,解脫必成空想,成佛必將落空。當然,在證悟以後,成佛以後,你要放下這種希求是完全可以的。就好像抵達海岸之後,就可以捨棄渡船。但在這之前,證悟空性需要依靠出離心,超越輪迴需要依靠出離心。
但看一看自己,我已經生起出離心了嗎?我每天修的是出離心嗎?
我現在真正發現,你們誰都沒有修出離心,這樣學佛真的是太可惜了。當然我反思過,這不怪你們,怪我們這種講課傳法的人。我們沒有按照佛法的次第去講授,每天只顧著灌頂,只知道扔寶瓶,不斷要求你們做各種形式上的學佛,從來都沒有真正引導過你們的實修。理所當然地,你們也就只會做這些表面文章,忙著今天去三亞的海邊扔寶瓶,明天去某處的山林埋寶瓶;今天做火供,明天做薈供,後天做煙供。每天都在為這些熱鬧事而忙個不停。事實上,薈供,煙供,火供,這些究竟值不值得做?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卻是有條件的。比如做薈供,這需要嚴格按照儀軌次第去修持,要求薈供者本身具備一定的修行境界。對於你們大部分人來說,現在最緊要的,是認真觀修壽命無常、暇滿難得、輪迴痛苦、因果不虛。這四項加行必須要修好。完成這一步,之後做什麼善法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加持和功德。
今天向大家提一個希望,希望你們,求你們,能夠認真觀修外四前行,好好修出離心,求你們每天至少拿出十五分鐘,投入在這件事上。一天有24個小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晚上必須要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白天必須要工作、吃飯等等,但用15分鐘,20分鐘的時間來修行,這應該不是困難的事。少花一點時間吹牛、玩手機、閑逛,完全就可以辦到。
在實際觀修時,外四前行中哪一個內容最觸動你的心,最能打動你,就要堅持對這項內容做觀修。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堅持。你們現在並不是說完全不觀修,但觀了五天,半個月,最初的興趣退下去之後,就再也不修了。因為體會不到變化,就認為這樣的修行沒有意義。修行不是吃快餐,不是去痛片,現在吃了下一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需要時常想一想我們死亡的時候能夠依靠什麼?可以花錢買到解脫,買到善趣嗎?這個時候,唯一有用的,是自己在一生當中修心的功德和成果。堅持修心,這對於每一個人,都是極重要的事。
再說到大乘佛子入道之基,發菩提心,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當中也存在許多問題,自己應當做一番觀察。
我們的發心,不是真正的廣大無量,而是真正的空洞,虛弱無力。
我們早上剛起床時就會說,為度化一切眾生髮菩提心。這個發心,是真正的廣大無量,還是真正的空洞無力?天下一切眾生,對於我們而言,已經是一個廣大到無以復加,無法緣取的概念。僅僅這樣想一想,說一說,誰都可以辦到,根本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就好像我可以想,明天早上我的頭上要長出七八個角,這完全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想法。
真正修菩提心,不需要一開始就這麼廣,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對身邊的人發菩提心?尤其是和自己地位、家庭、學歷等等條件都比較接近的同事、同學,對於他們,你能真正發起菩提心嗎?對於一般人而言,不會跟遠遠超越自己的人做比較,比如生意人不會嫉妒李嘉誠,但我們往往會跟自己身邊的人競爭。或許表面上不動聲色,但我們會在暗地裡綳著那根弦,一直關注著某個老鄉,或者同學的狀況,要和他們一比高下。
這時要觀察自己,當他們的事業等取得成功,得到了你所求不得的安樂,勝過了自己,你是為他們開心,還是心裡產生了那麼一點酸酸的不舒服的感覺?當他們遭遇不順,你是因為事不關己而覺得無所謂,還是真正為他們傷心擔憂。與其總是宣稱要為一切眾生髮心,不如切實地先用這個問題放到心上觀照一下。當你真的開始被身邊人的苦樂所牽動,你的慈悲心、菩提心已經算是有一點著落了。如果對身邊的人都是漠不關心,一來就是要度化天下一切眾生,這是根本就沒有希望的事。
第二個觀察,你對眾生是否有過擔心?如同是母親擔心孩子,他會不會著涼了,會不會餓了,會不會病了,病了會不會難受,有沒有吃藥,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母親對孩子的擔心,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久堅定,她不會轉身就忘掉孩子的冷暖苦樂;也不是虛偽造作,而是發自肺腑,真心誠意,她會為了孩子得到更多安樂而去實踐努力,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安全快樂的地方。真實的菩提心,就是從我們對於眾生的這份關切,這份擔心中修來。
反之,如果我們對眾生從來都沒有過擔心,說已經生起了菩提心,那就是在自欺欺人。即便已經受了菩薩戒,那也只是徒有虛名,不可能得到菩薩戒體。
所以,雖然菩提心本身的確是緣於一切眾生而發心,但它也一定是切實可行的。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發菩提心,但如果缺少上述的觀察,菩提心所緣廣大無量的特質,很可能就會被自我虛飾成為一種空洞,根本無法被落實的「廣大」。菩提心的廣大,是許多個「微小」善心的累積和升華;菩提心的無量,是落實在每一個鮮活個體身上的,那份真切擔心的不斷聚集與裂變。
最後,關於佛教徒幾乎都很熱衷的禪定,也需要做觀察。
首先應當有一個正見,究竟什麼是禪定?禪定不是指頭腦里空無一物的獃滯,禪定反而是,允許一切都可以發生。
禪定也分為很多種,不僅包括修空性,觀修外四前行,觀修菩提心,都是一種禪定。比如,觀修外四前行時,先要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一切煩惱妄動都先放下,然後就開始思維法義,比如人身難得,輪迴痛苦,因果不虛,或者壽命無常,這種觀察就是禪定。
比如修菩提心,同樣先要讓心安靜下來,不再繼續對各種外境做分別,起煩惱。接下來再按照上師傳授的方法修菩提心,比如觀修四無量心,或者知母念恩的七重因果。同樣地按照這種方法,最後再觀修空性,思維人無我,法無我,剎那無常,都是極殊勝的禪定。
上師終於講完了這一課,給我們的啟發太大了。除了理論上搞清楚了整體與個體的關係外,不找到了著手點、契入點。就像官場上所說,找到了「抓手」。
在我們的實踐上,自己也得到一些體會。按上師的教法,學佛修行就一定要用這些觀察去詢問自己,如以明鏡鑒照自心,才不會學佛學得糊裡糊塗,才是真正的修行。缺少這樣的自我審視,僅僅是拿個念珠,繞個佛塔,在佛像前供燈供香,這也許會有用,會帶來一些平安健康的好運,因為三寶的加持力一定真實不虛。
但這個作用能有多強的顯現,需要觀待各方面的因緣。不說解脫成佛,即使是對於現世的安樂幸福,也絕對不是有行持就必定能感受到利益的。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用佛法來修心。將佛法落實於自身,落實於身邊的行持,這才是隨時都能利益自己的修行。
當然,印象最深的那句話,卻讓我找到了禪定的真正秘密:「禪定不是指頭腦里空無一物的獃滯,禪定反而是,允許一切都可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