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就在你家後院(1)
從前有位名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人,住在距離印度河不遠的地方,他家擁有大片的蘭花花園、稻穀良田和繁盛的園林。他是一位知足而十分富有的人。有一天,一位年老的佛教僧侶前來拜訪這位老農夫,他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爐邊,向這位老農夫講述鑽石是如何形成的。最後,這位僧侶說:「如果一個人擁有滿滿一手的鑽石,他就可以買下整個國家的土地。要是他擁有一座鑽石礦場,他就可以利用這筆巨額財富的影響力,把孩子送至王位。」那天晚上上床時,阿里·哈法德變成了一個窮人——不是因為他失去了一切,而是因為他開始變得不滿足。他想:「我要一座鑽石礦。」因此,他整夜難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詢問那位僧侶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鑽石。「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間找到一條河流,而這條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麼,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鑽石。」僧侶說。於是他賣掉了農場,將利息收回,把家交給了一位鄰居照看,然後便出發去尋找鑽石了。在人們看來,他最初尋找的方向是十分正確的,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區尋找,然後來到巴勒斯坦地區,接著又流浪到了歐洲,最後他身上帶的錢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臟又破。在旅途的最後一站,這位歷經滄桑、痛苦萬分的可憐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海灣的岸邊,懷揣著那位僧侶所激起的得到龐大財富的誘惑,將自己投入了迎面而來的巨浪中,從此永沉海底。幾十年後的一天,當阿里·哈法德的繼承人(繼承並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莊園)牽著他的駱駝到花園裡去飲水時,他突然發現,在那淺淺的溪底白沙中閃爍著一道奇異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決黑石頭,石頭上有一處閃亮的地方,發出彩虹般的美麗色彩。他把這塊怪異的石頭拿進屋裡,放在壁爐的架子上,然後繼續去忙他的工作,把這件事給完全忘掉了。幾天後,那位曾經告訴阿里·哈法德鑽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侶,前來拜訪阿里·哈法德的繼承人。當看到架子上的石頭所發出的光芒時,他立即奔上前去,驚奇地叫道:「這是一顆鑽石!這是一顆鑽石!阿里·哈法德已經回來了嗎?」「沒有,還沒有,阿里·哈法德還沒回來。那石頭是在我家的後花園里發現的。」「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是不是鑽石,」這位僧侶說,「這確實是一顆鑽石!」然後,他們一起奔向花園,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發現了許多比第一顆更漂亮更有價值的鑽石。這就是印度戈爾康達(Golconda)鑽石礦被發現的經過。戈爾康達鑽石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鑽石礦,其價值遠遠超過南非的金百利(Kimberley)。英國國王皇冠上的庫伊努爾大鑽石(Kohinoor,106克拉),以及鑲在俄國國王王冠上的那顆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都取自那處鑽石礦。這是美國演說家魯塞·康維爾的著名演講《鑽石就在你家後院》的開篇故事,它講述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戈爾康達鑽石礦——的傳奇發現經過。50年內,魯塞·康維爾走過了美國各大州,在全美大小城市親自講演《鑽石就在你家後院》達6000餘次,他的演講曾激勵過兩代美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奮耕耘。1888年,魯塞·康維爾陸續用演講所得的400萬美元演講費(相當於現在的億美元),建成了美國著名的Temple大學。一個世紀后的今天,當我們再次「聆聽」戈爾康達鑽石礦的發現經過,在拋棄其純粹的偶然性和傳奇色彩后,我們仍然會被故事背後的深刻寓意所驚醒和震撼。你是不是也經常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你仔細看過自己腳下的土地了嗎?你注意自己手頭的工作了嗎?認真分析過手頭工作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巨大財富和機遇了嗎?還是每天都在羨慕朋友的工作,或是感嘆成功者的機遇之可遇不可求?「如果一個年輕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發現任何機會,而他認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麼他會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這是著名成功學家奧格森·馬登給年輕人的忠告。年輕人常常有幾分傲氣,如果再有較好的學歷,比人高一等的本領,傲氣當然就更盛了。他們對工作的理想太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基於這種心理,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優秀的青年人,往往會對已有的工作感到不滿,稍遇挫折或被老闆或主管說了幾句,就興起「拂袖而去」的念頭。大部分年輕人不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手頭的平凡工作就是一座豐富的鑽石礦,只要好好挖掘——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鑽石」——包括職位的上升和財富的增加。相反,許多人心態浮躁,他們總想:「做這份工作,有什麼希望可言?」「混唄,干這差使能有什麼出頭之日?!」對工作心灰意冷的人,不可能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他們堅信世界上有很多掙錢或者成功的機會,於是他們焦急地等待,等待另外的時間,另外的地點,另外的行業,另外的工作職位,但決不是現在,決不是手頭上這個日久生厭的工作;他們知道如何在將來提高自己,但卻不珍惜眼前的機會。他們像故事中的阿里·哈法德一樣,在漠視自己的工作中拋棄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