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次遠行

@ 上一次遠行

蘇聯女人都是大洋馬?我聽了只覺得好笑。

至於大洋馬是否也用乳酪膏,我不清楚。

我在蘇聯守身如玉,從未招惹過她們。

可她一提起蘇聯,還是讓我心裡一震。

瞧瞧她多會演戲。

剛見面時,她還裝做不曉得我。

這不,說著說著就露餡了。

我想,她定然曉得我去過蘇聯,也定然曉得我的外號毛驢茨基。

她說過之後,睡了一會兒,又去找美國貨了。

我一個人坐在那裡想,歷史真會捉弄人,它就像一個婊子,專門捉弄我們這些痴心漢。

我的第一次長途遠行,是跟著葛任去的。

最後這一次,是奔著葛任來的。

只不過那次是向北,這次是向南。

那次是為了幫他,這次呢,是為了殺他。

對,我說的那次旅行,指的就是到蘇聯去。

葛任出獄后,決計到法國去找冰瑩。

問題是,他不曉得冰瑩的地址。

唉,冰瑩以前倒是留過地址,可她委託的那個人(註:即川田)是個酒鬼,有次喝醉了和人打起架來,被人扒光了衣服,那個紙條也就丟掉了。

這可把葛任難住了。

為此,他還去了趟杭州,想從冰瑩的父親那裡弄到地址。

可冰瑩的父親出外遊歷了,他還是一無所獲。

甚麼,重回北京醫專?唉,他倒是想過此事,可是回不去呀。

他剛從牢里出來,校方躲還躲不及呢,又怎麼敢收留他。

將軍定然曉得,俄國爆發革命以後,諸多智(知)識分子心嚮往之,都學起了俄語。

不瞞你說,我也學過俄語。

對,我是跟著葛任學的。

他在北京醫專任教時,課餘時間曾到東總布衚衕10號(註:即現在的23號)的俄文專修館學習俄語。

不過,他學俄語不光是因為那裡的革命,還因為那裡的文學。

他看過瞿秋白翻譯的托爾斯泰,愛不釋手。

他也喜歡普希金,說普希金的詩文令他想起了母親早年的畫,山光水色,清純妙。

不過,此時他尚未動過去俄國的念頭。

將軍,這麼給你說吧,倘非那個叫黃濟世的人頻頻造訪,他是不會到俄鄉去的。

將軍說得對,就是辦《申埠報》的那個黃濟世。

有一天,黃濟世來找葛任,說在《新世紀》上看到了他的詩,甚是喜愛,想跟他合作。

葛任以為他是來約稿的,就說詩是寫給自己看的,暫時還不想發表。

談了一會兒,黃濟世就起身告辭了,走的時候還有些怏怏不樂。

我們都以為他不會來了,可沒過幾日他竟然又來了。

這次他告訴葛任,《申埠報》想派個會寫詩作文的青年到俄國去,將布爾塞維克(註:現譯布爾什維克)革命后的社會狀況寫下來,在報紙上刊出。

黃濟世顯然摸清了葛任的底細,他對葛任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你不是喜愛俄國文學么?到了俄鄉,方能曉得俄國文學的美妙」

話說到了這步田地,葛任還是不願鬆口。

他說:「雞蛋好吃就行了,至於下蛋的母雞長甚麼模樣,大可忽略不計」

但黃濟世接下來的一句話,點中了葛任的穴位。

黃濟世拿出一疊鈔票,說:「先生不是想去法國找冰瑩么?沒有盤纏,又怎麼能走過那萬水千山。

《申埠報》的稿酬甚為可觀,等你賺夠了錢,你就可以去找冰瑩了」

葛任應允了。

有甚說甚,那個時候,我與葛任都不曉得這位黃濟世是宗布的朋友,而宗布就是《申埠報》的幕後負責人。

派葛任到俄羅斯,正是宗布的主意。

宗布是一個神秘的人,神龍見首不見尾。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他為何給我們錢,葫蘆里究竟裝的甚麼葯?我一直想不明白。

多年以後,當我曉得了他和冰瑩的秘事,我不由得有點懷疑:宗布這樣做,莫非是為了杜絕葛任到法國去找冰瑩,才派黃濟世充當說客,將葛任打發到冰天雪地的蘇聯?當時,葛任問我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因為黃濟世給他說了,他可以帶一個助手,錢由報社解決。

還說,到那裡之後,我可以繼續上學。

我就去和我的未婚妻商量。

未婚妻先問我那裡能不能吃飽,我說能啊。

她就說:「天上掉餡餅了!

當然要去」

不過,說完這話她就哭了起來。

天高皇帝遠,她擔心我甩掉她。

我說:「你把我看成甚麼人了?我就那麼沒良心么?」

為表明自己有良心,出國前我和她結了婚。

唉,還是竇思忠說得對,革命者要講的是信仰,而不是良心,只有資產階級和日本人才把良心掛在嘴上,動不動就說誰的良心大大的壞了。

我的良心沒有大大的壞,所以我的老婆才會死得那麼早。

想當初,我若是昧著良心,一腳把她蹬開的話,她也不會成為短命鬼。

她是因為想我想死的。

唉,不說這個了。

那次去蘇聯,我和葛任先坐火車到奉天(註:今瀋陽市)。

火車駛近山海關時,遠遠的,我們看見了海岸。

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海岸。

海岸是白的,因為它被雪覆蓋了。

一輪朝日正從海上升起,就像巨大的火球。

一艘郵輪在近岸駛過,留下一溜黑煙。

葛任用詩人的口氣對我說:「聞到了吧,海的氣息,鹽的氣息,自由的氣息」

他激動得不得了。

進入奉天站是在傍晚,月台上到處都是矮腳虎似的日本人,連個中國腳夫的影子都沒有,讓人疑心這滿洲早就割讓給了日本。

幸虧葛任會說日語,他找來了一個日本人,我們的行李才得以運出車站。

在奉天下車,葛任是想見見川田。

他是我在北京醫專上學時的老師,這會兒正要回國。

甚麼,你對川田甚感興趣?好,那我就多說兩句。

我們按圖索驥找到川田的住址時,他剛從外邊回來。

扶他的女人穿著男褲,褲的門襟還敞開著,而他自己呢,卻穿著女裙。

他醉了,腿在裙子里邁不開步子,就像被水淹住了膝蓋。

一認出我們,他就對葛任說:「我很幸福,幸福得就像一頭毛驢」

甚麼?川田不認得毛驢?那我可能記錯了。

他可能是說,他幸福得就像一條牲口。

咦?將軍,川田怎麼不認得毛驢呢?日本沒有毛驢嗎?再說了,他在中國呆了那麼久,若連毛驢都不認得,就太不像話了吧。

好,我接著說,有甚說甚。

翌日,川田執意要把我們送到長春。

每當列車經過弧形轉彎,川田都要把頭伸向窗外,他說他喜歡聽噪音中的金屬聲。

奉天是矮腳虎的地盤,長春卻是大洋馬的天下。

到處都是俄羅斯人,連馬夫都是。

川田迷上了俄羅斯人手中的希臘式神像,以及馬夫戴的那種厚重的皮帽。

當雪花落到剛買來的皮帽子上時,他會遽然大笑起來。

在北京醫專時,他就常常喝醉,是個宿醉者,而他也似乎不願從宿醉中醒來。

他吵著要跟我們一起到莫斯科,葛任只好對他說,一旦我們在那邊安穩下來,就電告他,讓他到赤都(註:指莫斯科)與我們會師。

但他後來卻再也沒有了音訊。

小紅從美國貨那裡回來時,給我捎了一個饅頭,一碗青菜湯。

端起那碗湯,我故意說了一句:「這湯可真好,跟甜菜湯似的。

唉,要是再有一份蕎麥糊就好了」

這麼說著,我留意她的反應。

我果然看到她笑了一下。

她的笑進一步證實,她是曉得我的底細的。

「蕎麥糊」

和「甜菜湯」

是個典故。

剛到延安時,許多人瞧不起智識分子,我便拿我的俄國之行回擊他們,讓他們明白我在革命的心臟莫斯科呆過。

每當有人說甚麼飯太稀,我就告訴他們,我在俄國喝的蕎麥糊、甜菜湯,比這還稀。

天上有個月亮,碗里也有個月亮。

我這麼一說,就把他們給嗆住了。

因為葛任是個名人,所以,我還經常拉大旗做虎皮,每次說起蕎麥糊和甜菜湯,我都要扯上葛任。

我用筷子攪著碗,對他們說:「葛任就是喝著蕎麥糊和甜菜湯,翻譯出《國家與革命》的。

你們呢,小米粥喝了,南瓜湯也喝了,也沒見干出甚麼業績」

他們氣得半死,可拿我一點辦法沒有。

有一日,一個女人來看病,她支支吾吾地不願多講。

可我還是聽清楚了,她是白帶過多。

她也是個智識分子,早年在法國留過學。

因為法國不是革命的心臟,所以她對我的俄國經歷又氣又恨。

她比我早一年到延安,常以老革命自居。

這次我故意對她說:「你要是呆在俄羅斯就好了,因為可以經常喝到蕎麥糊。

那東西降氣寬腸,除白濁,去白帶」

她紅著臉說:「中國也有蕎麥啊」

她說得對,但我懶得搭理她。

爾後,隨著我成為毛驢茨基,「蕎麥糊和甜菜湯」

就成了笑料。

在後溝的日子裡,看守們最喜歡拿這個來挖苦我。

有時我正喝著小米粥,他們就像敲狗食盆似的敲著我的碗,問道:「姓白的,你喝的甚麼呀?喝得那麼香」

我要說小米粥,他們反倒不高興。

倘若我說蕎麥糊,他們就會笑得前仰后翻,還相互拍著肩膀,「快看呀,毛驢茨基連小米粥都不曉得,真讓人笑掉大牙」

不,那時我已經不生氣了。

以前,葛任曾對我說過,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可到了后溝,我就不信這個邪了。

我懂得了這樣一個真理:你的不幸,就是別人的幸福;一幫人過上了好日子,另一幫人就得倒大霉。

既然小紅曉得了這個典故,我就順便給她解釋了一番。

我說,在俄國時,我的肚子里確實沒少裝蕎麥糊和甜菜湯。

不為別的,一來那東西便宜,二來那東西抵飢。

吃不飽,湯灌縫嘛。

這麼說著,我就想起了葛任夜間寫作的情形。

那時候,葛任常常通宵寫作,或者翻譯文章。

寫到半夜,餓了,他就啃一個黑麵包,喝一碗蕎麥糊。

他寫的不是詩,而是各種報道。

要不,就搞他的漢字拉丁化研究。

他也翻譯很多東西。

對,那時候葛任的俄語已經很地道了,他還起了個俄文名字憂鬱斯基。

除了翻譯托爾斯泰和普希金的小說,他也翻譯了托洛茨基和列寧的許多演講。

當然,我最喜歡看的是他寫的文章,主要是遊記。

之所以喜歡看,是因為他寫到的地方我也去過。

這麼說吧將軍,看他的文字,你就像在夜晚的清涼中,欣賞到了自然的溫存和恬靜。

斑鳩梳理羽毛的聲音,你都可以聽到。

他喜歡從小處看問題。

他曾說過,別人都是從大處從高處看問題,他呢,卻要從小處從低處看問題。

別人看到的是灶塘里的火,他卻喜歡看從灶塘里濺出來的火星。

他喜歡寫一些小事,寫一些風景。

譬如,樹葉在朝露中蘇醒過來,又在正午酷熱中昏迷過去,爾後呢,又在夕陽殘照中變得肅穆。

不,不,不,這都不是我說的,我沒這個本事,這都是葛任的話。

莫斯科有個牧首湖,如今改叫少先隊員湖了,它很像我們老家青埂山下的一個小湖,我們常到那裡去。

他有一篇文章就叫《牧首湖》。

他寫過湖上的波紋,說那波紋太溫柔了,好像不是波紋,而是聖母的髮絲。

因為我們在教堂里呆過,所以我們還喜歡進教堂,進了教堂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它的結構很精巧,像是花邊織成的。

走進去,你的出氣聲都會變細。

就在《牧首湖》中,他還寫到了在教堂外邊飛馳而過的馬車。

從延安出來時,我坐在毛驢車上,還想起過葛任寫到過的情形。

那輛馬車上面坐著一位袒露雙肩的貴婦人。

她很闊氣,只是坐姿有點不雅,搔首弄姿還不夠練達。

我記得葛任說過,她很可能是某個布爾塞(什)維克官員的妻子,剛從喬治亞或烏克蘭的某個小鎮來到莫斯科,假以時日,她會像個真正的貴婦人。

當然這也難說,一來那位官員的某個情人可能很快取代她的位置,二來,那位官員很可能被拉出去斃掉,她自己會成為階下囚。

有甚說甚,自從竇思忠提到葛任可能被打成托派,我就不斷想起葛任當初與托洛茨基的交往。

我想,如果真的把他打成托派,他可能也無話可說,雖然他對老托也是看不慣的。

我記得,作為一名記者,他曾和托洛茨基有過私下交談。

其實,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雖然他後來認為托洛茨基能夠顧全大局,是條漢子,可當初他對托洛茨基並無甚麼好印象。

他曾對我說過,托氏是個神經蛋,臉上的肉講話時亂動,不講話時也亂動,好像馬蜂在上面做了個窩。

托氏唇髭厚實,就像個鞋刷,當臉上的肉莫名其妙抖動的時候,那就更像鞋刷了。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寫下了他聽列寧演講的情形。

那是在克萊摩宮(註:現譯克里姆林宮)的安德烈大廳。

列寧牛氣得很,用德、法、俄幾種語言演講。

他寫到,電氣燈開著,把列寧的身影投射在牆上,投射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幾個大字中間,比延安的寶塔山還要高大(註:葛任那時還沒有去過延安,所以這應是白聖韜的比喻)。

他後來之所以被看成馬列研究方面的專家,就跟他與列寧的接觸有關。

陝北有句俗話,叫「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

可在邊區,除了王明等少數人,大都沒去過蘇聯,更沒有見過列寧。

這麼一來,葛任就顯得鶴立雞群了,因為他不光見過豬跑,還吃過豬肉。

不,我怎麼會那麼傻。

在火車上,除了說蕎麥糊和甜菜湯,我並沒有提到葛任,更沒有提到列寧和托洛茨基。

言多必失,我可不想再次因言獲罪。

小紅在一邊鼓勵我,要我暢所欲言。

我想,這小娘兒們是不是要引蛇出洞呢。

我想,講可以講,問題是甚麼該講,甚麼不該講,要心裡有數。

戲子無情,婊子無義,哪一天她要是把我屙出來,我可又要遭殃了。

想到這裡,我不光心中惶恐,還有點憂鬱。

葛任的那個俄文名字起得太好了,我如今也很憂鬱,也成了憂鬱斯基。

  

下一章:& 憂鬱斯基書籍詳情頁上一章:& 雪泥鴻爪

【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李洱《花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李洱《花腔》
上一章下一章

@ 上一次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