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大明農業不發達
趁著手頭無事,秦良玉走訪了一下前來應招的農民。她對於農事所知不多,因此這事兒就不摻和了,全權委託給懂行的人,一些在秦府多年的老夥計。
穿著一身便服,在農民應徵排隊的地方走了一圈。秦良玉發現這來應招的農民也分情況。
有的是家裡有人在秦家堡做工,知道這裡條件非常優渥,出於報恩或者謀求更好的生活,而來應徵。
這些人表情輕鬆,衣著打扮上也能看得出來過的不錯。
還有一些人就表情凝重多了,衣著打扮也略顯寒酸破舊。
秦良玉明白,現在在忠州一帶,能否給秦家堡打工,這是完全兩個階級的人。
她對這些衣著襤褸之人怎麼個情況其實更感興趣一些。
湊在他們附近,默默聽了會兒閑話,秦良玉大概摸清楚了狀況。
這些百姓大多都是有家有口的貧民,因為人口多老幼多所以經濟最困難。加入是一個單身青壯年家裡有田,和人借一石半糧食就能把一年熬過去,也還是容易找到地方借的。家裡拖家帶口五六張嘴,就起碼要借八、九石糧食,現在西南一帶正值兵荒馬亂的時節,米麵價格都是蹭蹭上漲,要借那麼多糧食就難辦了。
西南亂了一年多了,在李化龍來之前,經常被楊應龍的叛軍劫掠,尤其是播州周邊的縣市,很多糧食都在戰前被楊應龍搶走了,現在那一帶的居民根本無以為繼,只能四處逃難。
原先二兩一石的米價都漲到四兩一石了,估計就算楊應龍之亂平息,這飄在天上的米價沒有個半年也降不下去了。這種光景下,沒有足夠的銀子,根本買不到救命的糧食啊。
跟招募的人囑咐了幾句,優先照顧這些外地人,秦良玉便快步跑回住處去了。
她之所以火急火燎的回家,是像找個人,徐光啟。
之前閑著無聊,秦良玉曾經跟這位大牛人探討過他正在翻譯的幾本西洋著作,其中有一本名叫《泰西水法》的,好像包含了不少灌溉的方式。
看到這些貧苦的農民,秦良玉動了惻隱之心,況且她本來也不打算用老式方法雇傭農民種地收租,秦良玉要搞農業不是只當個大地主就滿足了的。
找到徐光啟,向他說明了來意。
徐光啟也很激動,連連點頭,立刻找來了這本書。
秦良玉點頭稱謝,拿著已經翻譯出草稿的《泰西水法》研究了起來。
尋摸了半天,她找到一個好東西,龍尾車。
這種設備又叫阿基米德螺旋管,從書本上寫的是相傳阿基米德發明的,利用圓筒內螺旋輪轉上升而提水的一眾工具。龍尾車外面是一層鐵殼,裡面是一個長長的布滿螺旋槳葉的旋轉軸,旋轉軸不停旋轉,讓水在旋轉軸葉片底部滾動,逐漸提高水位。
旋轉軸上面一個軸接部上軸承降低摩擦。下面的一個轉動軸介面處要深入水下,秦良玉研究了一下,決定用黃銅做一個球壓在一個銅套上,也可以降低旋轉時候的摩擦力。水車的主要部位秦良玉打算採用熟鐵鑄造,內外刷漆防鏽。
這種水車非常好用,有用力節省,效率高的特點,一個人操作這種水車效率可以比得上十個人操作傳統龍骨車。甚至一直到現代社會,這種水車都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之中,在提升流體和粉末的時候採用。
徐光啟雖然翻譯了《泰西水法》,但是他對這種水車的了解也並不是太多。因為一般地方根本造不了,再好的東西停留在圖紙上也是無源之水。
這隊秦良玉來說倒是不成問題,她的作坊能鑄造火炮,有足夠強力的鑄造技術,鍛造這種龍骨車可以說是不在話下。
結合書本上的情況,秦良玉畫好了圖紙,交付給了炮匠們鑄模。秦良玉和徐光啟現場解說,炮匠們鼓搗了好幾天之後,鑄造出了旋轉葉片和外面套管的鐵模子,組裝成功。接下來用鐵模子批量澆鑄就是了。
第一台水車很快就做好了。秦良玉把水車架到小河上試驗抽水。轉動軸一轉動,便看到嘩啦啦的水從水車裡流淌了出來。秦良玉讓水車一直在河邊抽水,知道灌滿了六畝田地,算下來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這樣算下來,一個人一天可以灌溉三十多畝田地,比其他水車可是強太多了。
圍觀的百姓們看到搖動的水車抽出嘩啦啦的水流,頓時掌聲雷動。這些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的人都是歡呼雀躍,慶祝秦家堡的主人又發明了一個新東西,估計這新事物又能給百姓帶來不少新福祉。
龍尾車的高效對農業不發達的大明朝非常重要。
比如種植小麥的話,要把握時令,需要在某些時令前後幾天進行澆灌,有底墒水、冬灌、頭水、二水、三水的說法。傳統水車的效率不高,在緊張有限的灌水時令中就只能灌溉河邊有限的幾畝土地,用低效率水車來灌溉更多田地會耽誤了時令,屬於撿芝麻丟西瓜的行為,最終只能讓農作物收成大大下降。
水車的高效率,才能讓更多的田地得到及時的灌溉。
而且這種龍尾車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優點,就是適用範圍特別廣。只要底下的水能夠漫過龍尾車底下的葉片就能起作用,能抽水,不管底下是水塘還是小溪流都可以,但凡有一點點水面都行。不想筒車那樣要求水流速度,強調入水深度。
秦良玉用鑄造法製造的龍尾車長約六米,重量大概一百三十多斤,可以輕鬆把河裡的水抽高三米多。水車主要部位用熟鐵鑄造,加上人工和軸承價格,造價十一兩一台,可以作為一個商品大規模推廣。比較麻煩的一點是需要經常維護,刷漆防鏽,重慶地區濕氣大,估計光每年的維護費用就要二兩銀子上下。如果秦良玉真的要大規模推廣,估計要組織一支專業的售後服務隊伍才行。
不過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比起荒地變為農田,比起大大提高的澆灌效率,這每年二兩銀子還是非常值得的,也是能賺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