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音 繞 梁(九)
【解說】這裡是河南省社旗縣,在這個縣城中,居民喜歡的戲曲劇種不是豫劇而是山西梆子。這是因為社旗縣曾經是山西商人轉運茶葉的重要碼頭。山西商人從江南、福建等地採購回來的茶葉,需要在這裡重新打包,做好北渡黃河進入山西的準備。與此同時,許多山西人的生活習慣也就在當地生了根。這處興建於二百年前的三晉會館,是當時山西商人聚會、議事、聯絡鄉情的地方,也是今天社旗縣最值得誇耀的古代建築。這處三晉會館中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一座氣勢不凡的戲台。戲台的一側立著一塊石碑,上面記載著光緒年間山西商人共同制定的商業規範。對於違反規範的人,處罰的手段竟然是罰戲三台。山西人對鄉音鄉情的難以割捨,被忠實地刻在石頭上,記錄下來。在這裡我們見不到商場的殘酷,晉商們舉重若輕的大度與詼諧,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使人感嘆。商場講究「和為貴」「和氣生財」。哪怕再大的矛盾,也不需要搞到大家撕破臉皮的地步。不管是犯規者還是處罰者,大家都坐在這座戲台之下,一通鑼鼓,一串唱腔,批評和自責,不滿和憤怒,都在這熟悉高亢的旋律之中煙消雲散了。【採訪】**雨山西省戲研所教授因為過去晉商是稱雄商界五百年,全國遍地都有。山西梆子到了北京之後,也是主要靠晉商。晉商(支持的)演出,像過去丁果仙、九歲紅、毛毛蛋還有說書紅、蓋天紅、獅子黑,這些人在那兒演出的時候,晉商是極力支持,所以在北京就站住了腳。它可以和崑曲平起平坐一開始,後來把崑曲都壓倒了。整個兒都是梆子戲了,所以晉商是很大的一個客體,山西整個兒的戲曲往外流泊,包括新疆、甘肅、寧夏、綏遠,甚至遠到江蘇、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