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失敗還是勝利(1)

第十八章 失敗還是勝利(1)

全運會!作為一個運動員,全運會這三個字有著怎樣的吸引力呵!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之前我參加了圍棋集訓。那時我非常嚮往能參加體育界的這一盛會,但我沒有資格。豈止沒有資格,我簡直不敢流露出我內心的這種嚮往之情。過了6年,在第二屆全運會前我的棋藝水平明顯上升了。我想我有資格參加全運會了。可那次全運會的比賽項目中沒有棋類,真是不幸。更不幸的是「文革」開始了,天下大亂,全運會一拖再拖,直至1975年才決定舉辦第三屆全運會。過了整整16個年頭,我終於盼到了這一天。眾所周知,全運會是4年一屆,如果一個運動員在1959年參加了一次全運會,至1975年他就連續參加了4屆全運會。我不知世界上有否能連續參加4屆全運會的運動員。我只知道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都是非常短暫的,唯獨動腦力的棋類運動不一樣,不要說16年,即使在棋壇上廝殺60年的還能舉出不少。然而話又要說回來,圍棋手並不像有人認為的「姜越老越辣」,圍棋手的黃金時代在20多歲,20多歲可以達到個人在棋藝上的頂峰,20多歲具有最充沛的體力和精力。當然,三四十歲的棋手無疑具有更豐富的實戰經驗,但其闖勁和體力顯然不如20多歲的年輕人。而這后兩條是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所必不可少的。我呢?我已在不知不覺中邁過了30歲。不少報紙都已稱我為「棋壇老將」。每逢我看到「老」這個字就很反感,我實在不能接受。但如今我的對手都是10幾、20多歲,我又不能不承認自己是老了。儘管如此,由於是第一次參加全運會,我的心情和年輕人無甚區別——充滿著新鮮感、興奮感和躍躍欲試的勁頭。第三屆全運會的棋類比賽比第一屆全運會的規模大不少,因此6月份在上海先進行預賽。比賽本身是嚴肅的,然而嚴重的極左思潮影響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使體育比賽染上了可笑的政治色彩。當時所有體育比賽都有工人評論員參加,棋類比賽也不例外。每個省市的代表團均有一名工人評論員光臨。他們到運動隊指手畫腳,儼然是一副救世主的姿態。運動員必須視他們為工人階級的化身,必須恭恭敬敬,言聽計從。有的工人評論員油嘴滑舌,一派胡言。我想他們在工廠里必不是好工人,我對工廠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很深的感情。工廠里有的是好工人,好工人都是熱愛本職工作、精通本職工作的。他們都是踏踏實實的勞動者,絕不是耍嘴皮子的。我尊重真正有本領的好工人。但對那些一味教訓他人的、明明什麼也不懂偏要裝作什麼都懂的工人評論員,我實在為他們感到遺憾。極左思潮的表現當然不光是工人評論員。在比賽中每個隊都要出牆報,迎合當時的政治氣候寫文章。其實誰不是為了敷衍?大家心照不宣,但又不得不如此。這些牆報在賽前各隊都準備好,到時呼啦一下貼出來,造造聲勢。這種沒一個人想乾的事卻人人都得干,只得說是特殊年代中的特殊產物。1975年中最可笑的一件事是上海女子排球隊倒馬桶。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上海女排全體隊員每天都要拉著糞車倒馬桶。本來讓年輕人體會一下清潔工人的辛勤工作也未嘗不可,但作為一個運動員每天要耗費大量時間和體力去拉糞車,真令人哭笑不得。當時在體育界大肆宣揚此事,似乎女排經過拉糞車思想境界得到飛躍,然後又由精神變物質,使運動水平大大提高。在上海女排的這一「創舉」下,其他體育項目也往往過分地號召選手們參加各種公益勞動。在這年全運會的決賽中,上海女排在12個隊的循環賽中名列倒數第一。女排隊員們盡了努力,她們是值得同情的。但人們無不為之高興,因為這給了極左思潮一記無情的耳光。我忘不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全運會預賽期間,晚上經常安排選手表演。一次輪到我和甘肅棋手杭承義表演。表演地點在西藏書場。這時突然接到通知說市委某個書記要來觀看。市委領導大駕光臨,這可不得了,馬上作出決定,門票不得出售,只能組織分配,似乎老百姓中隨時有人要謀害大人物。賽前很多圍棋愛好者擠在門外,而場內卻冷冷清清。結果那位尊貴的市委書記並沒來,而真正愛好圍棋的群眾在門外守候了很久,還是吃了閉門羹。後來每當我回想起這件事仍憤憤不平。作為一個領導要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愛戴首先必須接近群眾,如此才可能真正了解群眾、關心群眾。那些不願見群眾的人心中哪裡有群眾?自1973年圍棋項目恢復后,圍棋愛好者日益增多,在上海、北京等地表演,經常有數千觀眾觀看。上海體育館可容納3000多觀眾,即使如此,門票經常售罄。有些圍棋愛好者凌晨三四點就在售票處排隊,有這樣的群眾,怎不令人感動?然而在當時,卻有那樣的市委書記!從我內心來說,一個在凌晨排隊買票的圍棋愛好者比起那種自以為是的市委書記不知要親切幾十倍、幾百倍、幾千倍。全運會預賽中我仍和以往全國賽一樣,無甚風險就擊敗了所有對手,順利出線。當時棋壇上普遍認為在決賽時仍然是我奪魁的可能性較大。記得一次姐姐問我:「你已經保持了11年冠軍(自1964年至1974年),能否再保持11年?」姐姐對我簡直有些迷信了。我回答說:「我或許還能維持幾年,但11年不可能,聶衛平會擊敗我。」我知道聶衛平的棋藝已相當成熟,特別是他比我年輕得多,他遲早會有贏我的一天。但我並沒料到這一天已經不遠了……在棋界中還有不少人提出和我姐姐類似的問題,我想作為個人誰不願意自己始終是個強者?誰喜歡被人擊敗?但從事業考慮,個人稱霸的時間越長,則越不是好現象。事業的發展,必須不斷地產生新的強者,由新冠軍取代老冠軍。我想起每次和日本棋手比賽,尤其是每次出訪日本,我們的名單上總是陳祖德、吳淞笙等人。這幾個名字看得太熟了,連我自己都覺得十分厭煩,好像偌大一個中國就這麼幾個圍棋手,少了這幾個人就無法進行比賽。我的內心極其複雜,我珍視曾經獲得的桂冠,我將盡最大的努力去捍衛它;同時我又期待著被人擊敗的那一天,那一天將是什麼滋味呢?只有到了那一天才知道。全運會預賽后我一直在上海,敏之因有賽事去了北京。我在上海有時和吳淞笙、華以剛等棋友切磋棋藝,有時找些小棋手下上幾局,頗為自在。體育宮是我經常要去的地方,那是我成長的搖籃。直至如今,依然是少年棋手成長的搖籃。那些活潑可愛的小棋手是多麼惹人喜愛。一次我和吳淞笙等人來到體育宮,有人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女孩子,叫楊暉,不到12歲,她學棋不久,頗有希望。楊暉小小的個子,一張圓臉上那兩個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煞是可愛。體育宮的圍棋教練請吳淞笙讓五子指導楊暉一局,學棋才一年的女孩子與第一流高手對弈只讓五子可不簡單。楊暉思路敏捷,殺法犀利,面對赫赫有名的高手毫無懼意。她是全攻型,似乎非要將對手殺個落花流水才罷休。淞笙身經百戰,什麼對手沒遇過?可在一個小女孩面前忙於招架。我極為驚異,雖然只看了楊暉這一局棋,但已經夠了,她所下的棋洋溢著非同一般的才氣。中國棋壇又出現了一個優秀的女棋手。在這之後,又發現了資質很好的兩個小棋手,是姐弟倆,姐姐叫芮乃偉,弟弟叫芮乃健,他倆比楊暉更年幼。後來姐姐不斷深造,棋藝猛進,戰績卓著,在1982年訪問日本的比賽中,獲得七戰全勝的優異成績。而弟弟卻中途放棄了圍棋的學習,據說是他們的家長不願姐弟倆都學一行。以至棋壇上少了一顆本來可以放射出異彩的明星。如果一個小棋手具有傑出的才能,你只需見到一次就會產生磨滅不了的印象。記得1974年日本的安永一先生訪問中國,他和8歲的錢宇平下了局指導棋。安永先生讓小錢4子,小錢感覺很好,落子快速,但至中盤時小錢遇到一個難處,他突然凝坐不動了。一個淘氣得一刻也靜不下的8歲孩童長時間地思考著,毫無表情。安永先生完全沒料到一個孩童竟會如此長考,他等了不少時間有些不耐煩了,加之他年事已高,坐久了抑制不住瞌睡,眼皮搭拉下來,呼嚕呼嚕地做起了美夢。做完一個美夢,他睜開眼一看小錢還在沉思,於是又繼續他的美夢。如此這般地安永先生不知做了多少個美夢,時間過了1小時有餘,才看到小錢伸出小手拿起一個黑子放在棋盤上。對局結束后安永先生馬上招呼我到他的卧室中長談了好久。他極感嘆地說:「一個8歲小孩能長考1個多小時,真了不起!」他儘管在對局時有些不耐煩,但他不愧是個頭腦清晰的評論家。安永先生後來反覆地說:「小孩就是天才,小孩就是天才。」和小棋手對弈實在是一大樂事。有一次體育宮的圍棋教練希望我同時和12個小棋手對局。同時下這麼多棋必須來回不停地走動,這對患有腰疾的我來說負擔實在不輕。但一個人感到有樂趣時付些代價完全值得。這12個小棋手都是上海市最有希望的。其中有曹大元、錢宇平和楊暉等人。我不停地彎著腰走動了三個半小時。下完棋腰疼了3天,但心情非常愉快。腰疼總是能過去的,然而和這麼多小朋友同時對弈,不但樂趣無窮,而且回味無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超越自我--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的圍棋生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超越自我--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的圍棋生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失敗還是勝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