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
這幾章的目的是要明確若干一般交易準則。稍後,將要詳細講解將時間要素和價格結合起來的具體準則。應當指出,這些一般交易準則並不是多餘的。太多的投機者聽憑衝動買進或賣出,幾乎把所有的頭寸都堆積在同一個價位上,而不是拉開戰線。這種做法是錯誤而危險的。請允許我們假定,你想買進某種股票500股。第一筆先買進100股。然後,如果市場上漲了,再買進第二筆100股,依此類推。後續買進的每一筆必然處在比前一筆更高的價位上。同樣的原則也應當應用在賣空的時候。除非是在比前一筆更低的價位賣出,否則絕對不要再賣出下一筆。就我所知,如果遵循這一準則,比採取任何其他方法都能更加接近市場正確的一邊。原因就在於,按照這樣的程序,所有的交易自始至終都是盈利的。你的頭寸的確向你顯示利潤,這一事實就是證明你正確的有力證據。根據我的交易慣例,第一步,你需要估計某個股票其未來行情的大小。第二步,你要確定在什麼樣的價位入市,這是重要的一步。研究你的價格記錄本,仔細琢磨過去幾星期的價格運動。事前你已經認定,如果你所選擇的股票果真要開始這輪運動,則它應當到達某個點位;當它果真到達這個點位時,正是你投入第一筆頭寸的時刻。建立第一筆頭寸后,你要明確決定在萬一判斷錯誤的情況下,自己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金額。如果根據這裡介紹的理論行事,也許會有一、二次你的頭寸是虧損的。但是,如果你堅持一貫,只要市場到達你認定的關鍵點就不放棄再次入市,那麼,一旦真正的市場運動開始,你就勢必已經在場內了。簡而言之,你不可能喪失機會。然而,謹慎選擇時機是絕對必要的,操之過急則代價慘重。讓我告訴你,有一次我一時心浮氣躁,沒有選好時機,結果和一百萬美元的利潤失之交臂。寫到這裡,我倍感困窘,幾乎想把自己的臉轉過去。多年以前,我曾經對棉花強烈地看漲。我已經形成了明確意見,認為棉花即將出現一輪很大的漲勢。但是,就像常常發生的那樣,此時市場本身尚未準備好。然而,我一得出結論,當即一頭撲進棉花市場。我最初的頭寸是20,000包,以市價買進。這筆指令把原本獃滯的市場刺激得上升了15點。後來,當我的指令中最後100包成交后,市場便開始下滑,24小時之內回到了開始買進時的價格。在這個價位上,市場沉睡了許多天。最後,我膩煩透了,全部賣出,包括傭金在內,損失了大約30,000美元。自然,我的最後100包是在向下回撤行情的最低價成交的。幾天之後,該市場再度對我產生了吸引力。它在我腦子裡揮之不去,我就是不能改變原先認為該市場即將形成大行情的念頭。於是,我再次買進了20,000包。歷史重演。由於我的買進指令市場向上跳起來,完事後,又「砰」地一聲跌回到起點。等待令我苦惱,因此我又賣出了自己的頭寸,其中最後一筆再次在最低價成交。六周之內,這種代價高昂的操作方式我竟重複了五次,每個來回的損失都在25,000美元至30,000美元之間。我變得厭惡起自己來。我虛擲了接近200,000美元,一丁點滿意的滋味也沒嘗到。於是,我向自己的經理人下令,讓他在我第二天走進辦公室之前去掉棉花行情收報機。我不想到時候禁不住誘惑,再多看棉花市場一眼。這件事實在令人鬱悶,然而在投機領域,無論何時都需要一付清醒的頭腦,這種情緒顯然於事無補。那麼,到底出了什麼事呢?就在我去掉棉花行情報價機、對棉花市場完全失去興趣的兩天之後,市場開始上漲,並且上漲過程一直持續下去,直至漲幅達到500點。在這輪異乎尋常的上漲行情中,中途僅僅出現過一次向下回落過程,幅度為40點。就這樣,我失去了有史以來自己判斷出的最具有吸引力、基礎最牢靠的交易機會之一。總結一下,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原因。首先,我沒有充分耐心地等待價格行情的心理時刻,等時機成熟后再入市操作。事先我知道,只有棉花的成交價上升到每磅美分,才說明它真正進入狀態,將向還要高得多的價位進發。事與願違,我不曾有那份自制力去等待。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在棉花市場到達買入點之前很快額外多掙一點,因此在市場時機成熟之前就動手了。結果,我不僅損失了大約200,000美元的真金白銀,還喪失了1,000,000美元的盈利機會。按照本來的計劃,我預擬在市場超越關鍵點之後分批聚集100,000包的籌碼,這個計劃早就刻在腦子裡。如果照計而行,就不會錯失從這輪行情盈利200點左右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