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徐坤:收斂起筆的鋒芒 讓寫作變得更…
2003年12月31日,徐坤終於圓夢北京作協,成為一名駐會作家。她無比自豪地說:「以後寫小說就是我的本職工作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愛你兩周半》,作為獻給作協的見面禮,將在本月底與讀者見面。《十月》首先刊載了小說全文,小說的單行本則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從社科院調入北京作協,不用再做科研、搞課題了,徐坤覺得輕鬆了許多,「以前是專業學者,業餘作家,一邊工作,一邊分出心來搞創作,一個人干兩份工作,壓力很大也很累,太辛苦了。以後就可以專心致志寫小說了,當專業作家太幸福了,身份和工作性質都變得單純了。」
小時候的徐坤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只愛看書、寫東西,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全班朗讀,「那種成就感真是催人奮進,作文越寫越好,不過也導致了我的數理化學得非常不好。」嚴重偏科讓徐坤在高中時選擇了文科班,高中畢業進入遼寧大學中文系,緊跟著又讀了外國文學專業的碩士,畢業後分到社科院文學所,去年剛剛完成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博士學位。她就這樣一路走來,一直到現在,成為北京作協的專業作家,她說她終於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從小到大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當專業作家!」
受了這麼多年的學院訓練,徐坤認為,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幫她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為一個作家,你應該如何面對生活、面對這個世界,如何表達,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一個收穫就是,在寫作中她會有所控制,知道哪兒該收,哪兒該放。
徐坤一向以文風潑辣、無所顧忌著稱,她說那是因為,她剛開始發表小說的時候,已經28歲了,世界觀和人生觀都已定型了,前期的生活積累也很多。剛開始寫小說的兩年,她一口氣寫了六個中篇,《白話》、《斯人》、《先鋒》、《梵歌》、《囈語》、《熱狗》,分別發表在《中國作家》、《人民文學》、《當代》等刊物上,多次獲小說獎。
徐坤認為,以前的創作形勢沒有現在這麼好,女性會受到歧視,所以寫作中會把真實身份隱藏起來,寫的都是很中性的東西,甚至用男性的筆法來寫,後來大家一旦知道這些東西是一個年輕的女作家寫的,又會有另一種震驚,「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不過,徐坤很受用這種感覺,我想她肯定在一個人偷著樂呢。
徐坤的早期創作以知識分子題材為主,後期創作偏重個人情感生活,不同的時代,人們關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她注意到:現在的人們,關注更多的是人生的幸福感,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到底什麼才是幸福?「每個人觀察生活的角度不一樣,寫作的出發點也就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往往也不一樣。作家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性最本質、最內在的東西,不是表面的輕微划傷,而是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震撼。」
徐坤現在的作品較之以前變得舒緩了、平和了,她說主要是考慮到讀者的接受習慣。但她認為,最能代表她個人水平的,還是前期寫知識分子的那些作品,「那時候真是神采飛揚啊,現在看以前的作品,我就想:『我當時怎麼那麼聰明啊?』以前不會想到這些,我的智力達到什麼程度,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什麼狀態,根本不會去想別人看得懂看不懂,能不能接受,那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有才氣就是最大的誇獎了,像《先鋒》這樣的小說,當時只在很小的圈子裡引起關注。現在就不同了,會考慮到市場和讀者群,在遣詞造句的時候,盡量不用生僻的字,在一個相對的水平之內,發揮自己的才能。」
問到下一步創作計劃,她說剛剛忙完要好好調整一下,還沒有太成熟的想法,這麼多年的學習和研究工作,養成了她很謹慎的態度:「一個課題在沒有完全確定前,我是不願意說的,同樣,在寫作中,一個構思沒有成熟的時候,我也不願意張揚。」她說她可能寫寫中短篇,長篇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馬拉松,在動手前要把準備工作做好,前期的素材積累、生**驗,還有身體的準備,把其他的雜事都處理完了,找個相對完整的時間,關上大門三五個月,不出門不接電話,與外界隔絕,安安心心寫小說。以後,至少每兩年會有一個長篇,「其實寫作是很上癮的事,我有時候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寫作了,那我幹什麼啊?我只要天天坐在電腦前寫作,就覺得很踏實了。」(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