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就在北京地鐵開工建設的前兩天——1965年6月28日,梁思成動身出訪法國巴黎。他此行的身份是中國建築師代表團團長。代表團一行7人,赴巴黎是參加國際建築師協會第八次大會和第九次代表會議。這是1928年與林徽因旅歐考察之後,梁思成第二次來到巴黎也是他最後一次出國訪問。可以想像梁思成此行的心境——這一年,巴黎在經過痛苦抉擇之後,制訂了與「梁陳方案」主旨一致的「大巴黎地區規劃和整頓指導方案」。這一年,徹底否定「梁陳方案」的拆毀城牆行動,在北京如火如荼。而偏在此時,梁思成從北京來到巴黎。將古與今分開發展,有機疏散,以求得新舊兩利,是「梁陳方案」的精義所在。在北京,梁思成與陳占祥腹背受敵;而在巴黎,這樣的規劃思想,正理性地引導著城市發展。1965年,巴黎政府制定了以「有機疏散」理論為指導的大巴黎規劃,預計2000年大巴黎地區人口為1400萬人,提出以下措施:一、在更大範圍內考慮工業和城市的分佈,以防止工業和人口繼續向巴黎集中。二、改變原有聚焦式向心發展的城市平面結構,城市將沿塞納河向下遊方向發展,形成帶形城市;在市區南北兩邊20公里範圍內建設一批新城,沿塞納河兩岸組成兩條軸線,現已基本建成的有埃夫利、塞爾傑、蓬圖瓦茲等5座新城。三、改變原單中心城市格局,在近郊發展德方斯、克雷泰、凡爾賽等9個副中心。每個副中心布置有各種類型的公共建築和住宅,以減輕原市中心負擔。四、保護和發展現有農業和森林用地,在城市周圍建立5個自然生態平衡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巴黎市區主要改建了5個區,其中,在接近市區邊緣的弗隆·德·塞納區和義大利——戈貝蘭區建了一些高層建築。1969年以後,又在市中心進行了一些改建嘗試,如整頓馬海區,重新進行了聖·馬丹運河區和中央商場區的規劃設計,建設蓬皮杜藝術和文化中心等。在巴黎古城區進行的改建,特別是新建的高層建築,遭到了市民的反對。巴黎政府從70年代起,開始在古城之外的香榭麗舍主軸延長線上建設新的城市副中心——德方斯,並將新建築集中在那裡建設。德方斯區位於巴黎西北的塞納河畔,距凱旋門5公里。這個新區在80年代初基本建成,每幢建築的體型、高度和色彩都不相同。有高190米的摩天辦公樓、跨度218米的拱形建築,有各種外牆裝飾,景觀豐富多彩。這樣的規劃布局,使古與今相映生輝,並為城市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緩解了「單中心」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矛盾,完善了城市功能。就在梁思成抵巴黎訪問的前一個月,世界各國建築師聚會威尼斯,通過了著名的《威尼斯憲章》,明確把文物的環境納入文物的保護範疇。而這些思想精華,梁思成、陳占祥在1950年的「梁陳方案」里早就提出了。可是,就在梁思成訪問巴黎之時,在北京,「梁陳方案」仍沒有躲過批判者的鋒芒。這一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的一篇研究生論文,仍一如既往地把「梁陳方案」指責為「把舊區撇在一邊另搞新中心,實際是在保護文物建築的借口下連同一切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落後、甚至破爛不堪的勞動人民居住區一起保存下來,由古代的文物建築來束縛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一個學術方案,就在一篇「學術論文」里,被這樣升格為一個政治問題。身在巴黎的梁思成,心頭是怎樣滋味?6月29日,代表團經莫斯科抵巴黎。次日,梁思成即感不適,「昨夜一夜不眠,晨出冷汗」。7月2日,梁思成出席國際建協第九次代表會議。7月4日,他漫步巴黎拉丁區,身體仍感不適,「在St·Geraine大街旁小坐飲coffee,甚冷……今日甚冷,傷風流涕。」7月5日,梁思成出席國際建協第八次大會開幕式,一天活動后,「已精疲力竭」。7月10日,他在日記里寫道:來Paris已是第十一天了。這次出來,深深感到身體遠不如前幾年了。即使前年在古、墨、巴,身力似還可以。這次出來,巴黎天氣之冷,遠出預料之外,儘其所有而穿之,還是大大傷風,一周來涕流不止,鼻子都擤破了,好在沒有發燒病倒……應明確這是最後一次出國任務了。昨天大會雖已結束,但還有一周參觀時間。若從我自己想,真想什麼都不看就回家,但許多人初次出國,怎能不讓他們看看?歸心似箭,度日如年。7月18日,梁思成一行離開巴黎飛莫斯科。在中國駐蘇聯使館,他讀了兩天《矛盾論》。7月22日,梁思成等從莫斯科起程回國。他沒有寫下任何有關巴黎城市規劃的文字。他讀《矛盾論》,或是想排解內心的不安。1965年確實讓人不好受。這一年,英國公布了324個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而中國又在做什麼呢?現在,美國把凡有200年以上歷史的城市,均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前蘇聯也公布了957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而在文明積澱深厚的中國,截至2002年2月,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只有101個。不是中國的名城太少,而是被毀得太多。它們不是毀於戰爭,而是毀於短短几十年的建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復活北京城半個世紀的滄桑回憶:城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復活北京城半個世紀的滄桑回憶:城記
上一章下一章

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