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F基親審《焦點訪談》/孫傑

朱F基親審《焦點訪談》/孫傑

1997年9月,**十五大在北京召開。伴隨那個炎熱夏天的,是媒體對十四大以來中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熱烈宣傳。作為社會影響廣泛的《焦點訪談》欄目,自然要投入到這場被認為是當年最重要的宣傳任務之中。負責這次報道的是當時主管《焦點訪談》欄目的評論部副主任袁正明,報道的總策劃是聲名卓著的錢鋼,主持人是白岩松,此外還請了一位顧問,經濟學家曹遠征。當時他們計劃要製作一個十幾集的大型特別節目,在《焦點訪談》欄目連續播出。如此大規模的特別報道,在《焦點訪談》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且這組節目是在十五大召開之前播出,被認為是中央電視台在這次會前宣傳的**,是重中之重。為此,台里還特別批准,特別節目的長度由《焦點訪談》的常規節目的13分鐘延長至15分鐘。新聞評論部自然對這次報道更是重視異常,專門從各個節目組抽調了一些骨幹記者,成立了特別節目組,全力以赴做好節目。報道組的具體負責人是當時《焦點時刻》製片人梁建增。我當時是記者二組的編輯,也被抽出來製作特別節目。記得當時正好是義務獻血期間,每組都有完成的指標。我所在的二組驗血合格的只有我一個。當袁正明副主任聽說我要去獻血,立即找到我的製片人,說:要保證孫傑做特別節目,不能去獻血。製片人擔心會影響完成獻血任務。袁主任說,由他想辦法。從中可見領導對確保完成這次報道任務的重視。按錢鋼他們的策劃思路,是以黨的十四大以來、中央改革的各項舉措為綱,評價五年來的成就。儘管在敘述上沒有跳出按改革、開放、國企、農村、教育、國防、外交等領域劃分的常規思路,但整個設計以各項舉措為主線,這是非常高明和超前的,當時的報道似乎沒有採取這條結構線的。而且,他們設計的節目形態也非常新穎獨特且便於操作:所有節目都以微觀具體的事例進入,並過渡到宏觀情況介紹,再列舉中央的相關舉措及成效,最後是對權威人士的連線採訪,發表評論。儘管我對這種既非新聞又非專題,既像政論又像述評的「四不像」表達方式不熟悉,但因為有總策劃錢鋼宏觀把握,所以我們做具體採訪、編輯工作的人,壓力並不大。那時幾乎每天都要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會議室里開「神仙會」。編導領到自己的報道任務后,要根據總體思路,寫出自己那集節目的拍攝提綱,並由特別節目組全體同仁評頭論足,彼此啟發。記得當時分配給我的任務是報道五年來的經濟改革情況。但這集的題材太空、內容太廣,而且與反映國企、農業等集的節目會有重複,錢剛說他還沒想好,讓我再等等,實在不行就改成金融領域。看著節目組的同事開始一個個投入採訪拍攝,而我的任務還沒有定,心裡的確有些急了。我在《人民日報》的一位朋友曾跟我說起,朱鎔基對這五年宏觀經濟調控取得的成就非常重視,親自推薦了一篇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和劉樹成寫的關於稱讚經濟「軟著陸」的文章,讓他們登在《人民日報》上。在一次聊天時,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錢鋼,他眼睛一亮,說,對呀!

為什麼不做這個題目呢!我雖然看過那篇東西,但沒想到能做節目;錢鋼是報道的總策劃,他對經濟問題的了解,比我要豐富得多,他說能做,我自然沒有異議。錢鋼立即把顧問曹遠征和另兩位經濟學者請來,一同商量這期節目的內容。但專家的結論卻很令人泄氣,他們認為這個題材是所有節目中最好的,但基本不具備電視表現的可能。因為它實際上是要對黨的十四大以來中央經濟工作進行整體展示,政策把握要求高;而宏觀調控又涉及到財稅、金融、投融資等諸多領域的體制改革,理論準備要求也太高,15分鐘的電視節目根本說不清楚。但錢鋼還是堅持可以試一試。我也認為任何複雜的問題都可以簡化,可以強化結果,虛化過程,這樣就能進行電視化表現。其實我們可以給五年來中國經濟的成就劃出一條簡單的主線:宏觀經濟環境明顯改善的標誌是中國經濟成功地實現了「軟著陸」;而「軟著陸」成功的標誌,就是在顯著地降低物價漲幅的同時,又保持了經濟的適度快速增長。不過,對我而言,披縷出這樣一條主線並不容易。當時有關宏觀經濟環境明顯改善的文章雖然有一些,但並不多,質量也不高。那陣,亞洲金融危機剛剛爆發,人們對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深刻意義的認識和評價,遠不如後來高。為了弄清楚這次宏觀調控的特點,我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關經濟工作方面的文獻110餘篇逐一研讀了一遍,同時還通過關係拜訪了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經濟學家劉國光,向他當面請教。對於廣大的觀眾來說,電視是感性認知的載體;表達理性思維,本不是電視的長項。最後,我決定用「賬本」作為符號,通過消費物價的降低和經濟平穩增長來反映宏觀調控這一一個大話題。因為對於老百姓來說,「宏觀調控」這個概念離他們太遠,也太陌生,而物價則是他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感受,幾本家庭流水賬無疑成為物價變動的最好載體和見證。這樣,一個理論色彩非常濃的經濟問題,被化解為普通老百姓可知可感的話題。我的一位同事給我提供了一個例子——錦州市一對青年夫婦記了九年的「家庭理財薄」。我去採訪,發現他們表達也不錯,就把這一內容作為整個節目結構的主線。我為這個節目制定的敘述原則是:「事」與「理」的統一。這個節目一方面要說「事」,它反映了我國(可能也是世界)經濟史上順利實現了一次最為成功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面也要講「理」,表明了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駕馭宏觀經濟的能力。同時,還要把「事」理論化了,而把「理」通俗化。「事」與「理」的雜糅,使觀眾在看「事」的時候,悟到的是「理」,而在悟「理」的時候,看到的又是「事」。這種理性認知與感性表達的統一,使理論問題的電視化不僅變成了可能,而且取得了成功。任何一件好的作品,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新聞報道,都要有懸念、衝突和起伏。否則就很難讓觀眾看下去。「家庭理財薄」為節目引入了一個很好的玄念,接下來的衝突和起伏便成為節目結構的難點。對於像特別報道這類節目的題材和形態,營造衝突和起伏的最好辦法就是用對比的手段。為了增加對比的豐富性,我就說「事」的橫斷面,在從微觀的「家庭理財薄」到宏觀的國家統計帳之間,又楔入一個中觀意義上的(錦州)城市統計帳;同時,又就講「理」的縱斷面,在從中央發覺經濟過熱現象到採取措施之間,楔入一段歷史的教訓(經濟上的「大起大落」)。這樣,就如同在一個四邊形中僅僅增加兩條對角線,便可以分割出八個三角形一樣,各種各樣的對比便有了對應的基礎,節目的動態和變化一下子便突出出來。比如,節目中青年夫婦對宏觀調控實施前和「軟著陸」成功后不同的物價漲幅感受是一種對比,(錦州)城市和國家統計帳前後的變化也是一種對比。同時,這三者同期的情況仍然構成一組對比。再如,老百姓對物價的感受與中央領導加強宏觀調控的決心是一種對比,而中央政府以前治理經濟過熱的措施和結果與此次情況又構成了一種對比。對比,不僅增加了這一節目的深度,而且增強了節目的感染力和可視性。大量的對比並沒有攪亂節目的敘述線索,而是使結構層次更加分明。第一段落是加強宏觀調控的背景;第二段落是中央所採取的舉措;第三段落是「軟著陸」的成果和啟示。在採訪拍攝時,我努力使節目顯得生活化。節目中雖然不乏高層次的學者、官員,更多的則是普通百姓。其中相當大篇幅是在居民家庭或農貿市場上採訪的。對於這類節目,如此作法是冒了一定風險的。但由於所選擇的這些點上事實包容度很大,與面上事實能有較為完美的契合,因而這種結構反而為節目增添了不少情趣。如「家庭理財薄」女主人打雞蛋的場景,男女主人自然交流的對話,小商販頗具感染力的叫賣以及國家統計局印表機急促的列印聲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通俗,我還在節目中大量使用比喻。無論是在演播室串場、解說還是在採訪中,都運用了各種生動形象的比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比較高深、專業的理論問題形象化。節目標題中的「軟著陸」就是一個比喻;再如,把經濟過熱比作開快車,把經濟的大起大落比作急剎車,把「軟著陸」比作點剎車,用電水壺和電子保溫壺形容調控機制等等。由於前期準備非常充分,採訪時思路又很明確,所以後期編輯很順利,沒費什麼力氣節目就編了出來。特別報道組在看這期節目時,大家都很興奮,認為對普通觀眾而言,這個節目算是比較「好看」的;而就專家學者來說,它有是比較「耐看」的,可以當作樣片供其他編導學習。特別節目這時已定名為《中國之路》,共14集,我這期節目原本是比較靠後的,因為製作順利,袁主任把它排在了開篇之後,成為整個系列報道的第二集,取名叫《成功的「軟著陸」》。因為《中國之路》是台里迎接十五大的重點節目,所以楊偉光台長要親自審節目。對此我並沒在意,以為這種成就報道不會有什麼問題。沒曾想,楊台長看完節目后,卻沒有簽字。他承認這是個好節目,但內容太敏感。眾所周知,這次宏觀經濟的各項舉措基本是朱鎔基同志具體操作的,他對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可謂功莫大焉,但他的職務當時只是國務院副總理。十五大之前播出這樣一個節目,是否有為他「歌功頌德」的嫌疑?儘管我一再解釋,這是以江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集體智慧和功勞,但楊台長還是說有些問題他把握不好。就在我感到絕望時,楊台長拿起了桌上的紅機電話,他直接致電朱副總理辦公室,說我們製作了一期關於宏觀經濟調控的節目,但有些政策上的問題我們把握不好,首長能不能看一下。朱鎔基辦公室很快回電,說朱副總理同意看,讓把節目儘快送來。楊偉光台長讓我把節目馬上複製一盤家用錄像帶,然後派他的秘書同我一起到朱總理那裡送節目。朱鎔基當時的辦公地點在中南海西北角的國務院辦公區,是一棟獨立的小樓。接待我們的是朱鎔基辦公室秘書鄭朝曦同志,他說朱副總理正在開會,請我們把帶子留下,他來轉交。我說,這個節目等著播,時間很緊,希望首長能儘快定奪。鄭秘書笑著說,放心吧,朱副總理肯定不會誤你們播出的。其實我沒抱多大希望。給總理送帶子是8月24日,特別節目25日要播出首集,按計劃我的節目是第二集,在26日播出。對於一個日理萬機的副總理,可能這麼及時看我的節目嗎?而且即使他看了,如果有意見,我也需要時間修改呀。所以,我叫袁主任還是別對第二集播這個節目抱任何希望,先準備一個別的吧。8月26號上午一上班,巧好遇到主持人白岩松從樓里出來,他一見我就說,孫傑,你小子博了個大彩,今晚播你的節目!我驚喜地問,節目審回來了?白岩松說,怎麼,你還不知道,昨晚朱老闆那就給台里來電話,說朱副總理對節目很滿意。你小子一個字都不用改,省大事了!《成功的「軟著陸」》於1997年8月26日作為《焦點訪談》特別節目如期播出。在《焦點訪談》歷史上,這是第一個由朱鎔基同志親自審定的節目。此後,在我的記憶中,朱鎔基還曾在播出前審定過新聞評論部的兩個節目:一個是在1998年月3月「兩會」后,《新聞調查》就新一屆政府機構改革的報道;另一個是同年9月,《焦點訪談》關於安徽南陵縣鵝嶺糧庫調糧補倉欺騙朱總理的報道。《成功的「軟著陸」》播出后不久,中央電視台的經濟部也想就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成功製作一個大型系列節目,楊台長建議他們看看《焦點訪談》的那個節目,說這個節目很好,朱總理都親自肯定了。再後來,一份由廣電部和中廣學會頒發的獲獎證書送到了我手裡:「《中國之路(第2集)》榮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97電視新聞獎評論類一等獎」。(孫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成立十周年,記錄中國傳媒史――見證《焦點訪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成立十周年,記錄中國傳媒史――見證《焦點訪談》
上一章下一章

朱F基親審《焦點訪談》/孫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