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零陵公子
「賢兒,前些天你還慷慨激昂地稱曹操為國賊,勸說為父不要順服他。還說劉備雖然暫時落魄,但深得荊襄士族之心,久后荊州必歸劉備,力勸為父早與劉備聯合,怎麼今天就突然轉變了口風呢?」
劉賢聞言,面色一陣尷尬。身為穿越者,穿越到歷史的拐點是一件既幸運又痛苦的事。幸運的是你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因此可以選擇順勢而為,從確定的未來中攫取到屬於自己的一份利益。痛苦的是,這個確定的未來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或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劉賢原本也是赤壁之戰中孫、劉一方的擁躉。在剛剛穿越過來,得知如今已是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已經南下,劉琮已經舉荊州而投降的時候,劉賢是決定投奔劉備,與關張趙諸葛等偶像共聚一堂的。
然而近日從北方逃難而來的百姓的凄慘境況震動了劉賢的心弦。難民們扶老攜幼南下,人人面黃肌瘦,衣不蔽體。餓死和病死的人隨意地倒伏在路邊,屍臭在數十步外都能聞到。活著的人雙目無神,宛如行屍走肉。只有不時傳來的哭喊聲才能在這人間煉獄之中顯示出幾分滲人的生氣。
這一切,都是戰爭惹的禍!
看到了這樣的場景,劉賢就在想,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得勝之後,緊接著就發起了曹、孫、劉三方爭奪荊州的戰役,到那時,這些難民今天的厄運是不是還要再遭受一次?
孫、劉聯軍與曹操爭奪荊州,孫、劉爭奪荊州,曹、孫爭奪荊州……,天下百姓到底要經受多少戰亂之苦才能得享太平,安居樂業?
而中原漢族的元氣就這樣在一次次戰爭之中消耗殆盡,最終被異族入侵,五胡亂華……。
想想就讓劉賢覺得不寒而慄。
若要改變這一切,天下就必須早日統一!
而現如今,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的,只有曹操!
只要赤壁之戰曹操獲勝,必將在短時間內橫掃江東,進而西進巴蜀,逼降劉璋,從而實現全國統一。
至於統一之後誰來做皇帝?
那重要麼?
管他天子是姓劉還是姓曹,管他戲台上的臉譜是白還是紅,只要能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他就是正義的,合格的。
於是思維受到衝擊的劉賢開始轉變立場,決定幫助曹操打贏赤壁之戰,從而早日結束漢末戰亂。
這才有了今日劉賢「食言而肥」,轉變態度勸說劉度順服曹操的一幕。
面對劉度的疑問,劉賢只得答道:「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今已降服荊州,父親乃是故荊州牧劉表所置之零陵太守,今劉表之子劉琮既然已經舉州投降,父親身為下屬,自然也在投降之列。若是抗命不尊,既有負劉表的舉薦任命之恩,也有負朝廷大義,智者不為也!」
劉度聞言,撫須嘆道:「此言有理!為父本就準備順服曹丞相,若非你前些日子阻攔,此刻我的降表早已送到曹丞相處了。零陵乃漢蠻雜處之地,山高路險,物產不豐而又民風彪悍,實難久守。如今既然決定歸順朝廷,便不可遲疑。我這就寫下表文,你即刻啟程,代我前往曹丞相處表達順服之意。」
劉賢此刻心中存有了幫助曹操打贏赤壁之戰的念頭,於是積極地道:「我聽說曹丞相此時已經率兵順江東進,追討劉備、孫權。我們既然有順服之意,不如多帶些酒肉前往慰勞曹軍,或許還可得些封賞。」
劉度遲疑片刻,道:「好,那就調派一千壇酒,一百頭牛,五百隻羊,讓你帶去勞軍。我再派本州上將邢道榮帶兵一千護送你去。」
劉賢領命,取了表文,點齊兵馬,將糧草酒肉裝滿了三十艘大船,出城往北而去。
一路見岸上許多難民逶迤南下,劉賢一面命人沿途招呼難民往零陵城去領受救濟,以此激發難民的求生之心,一面催促戰船,往北趕去。
此時曹操已經率領大軍東進,在數日前與周瑜主力相遇於赤壁,雙方前鋒交戰,曹軍戰敗,於是全軍退到北岸烏林一帶紮營。聞聽零陵太守劉度派遣兒子劉賢前來勞軍,忙命請將進來。
劉賢的船隊停靠在曹軍水寨外面,隻身隨著引路的郎官進入營寨,來到轅門處,劉賢抬頭望見旗杆上掛著血淋淋的兩顆腦袋,不由吃了一驚,問道:「這是誰?」
那引路的郎官道:「此乃蔡瑁、張允首級。二人延誤軍機,今早剛被丞相斬首,懸於此處示眾三日之後才准下葬。」
劉賢聞言默然:群英會蔣干中計的劇情原來已經發生了么!可惜了蔡瑁、張允兩位水軍大將,投降曹操本是為了榮華富貴,想不到轉眼就身首異處,真是可悲、可嘆啊!不過,按理說曹操在殺了蔡瑁、張允之後,很快就反應過來自己其實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已經明白是錯殺了二人,就算拉不下面子認錯,但又何必還要將其首級懸挂示眾呢?
本就錯了,還要繼續折辱其屍身,這就是錯上加錯啊!
看來在曹操心裡,降將始終是沒有什麼地位的。
看著在旗杆上隨風搖擺的兩顆人頭,劉賢心中原本熱切的心漸漸冷靜下來,頭一次對自己歸順曹操的決定有了疑慮。
轉眼中軍大帳已到,引路的郎官進賬稟報之後,命劉賢將隨身佩劍取下交給帳外的衛兵保管,隨後引著劉賢進入大帳。劉賢手捧表文走進帳中,只見寬敞的帳內高坐一人,年約五旬,面容威嚴,目蘊精光,雖然身材矮壯,卻自有一股龍盤虎踞的氣勢。大帳兩側整整齊齊擺放著十來個案幾,其中四個案幾後面坐著人,三名中年,一名青年,俱是文士打扮,各自氣度不凡。數名小吏手持文書侍立在眾文士身後。
劉賢心中暗忖,那主座上的想必就是曹操了,果然頗有威儀,就不知其餘幾名文士都是誰?
眼見劉賢走進堂中,曹操及眾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劉賢身上,這讓劉賢感到有些壓力。想了想,還是首先躬身行禮道:「零陵太守劉度之子劉賢,奉父命前來拜見丞相,並奉上表文及酒肉若干,請丞相閱覽。」
曹操聞言大悅,命人將表文接過,放在案上,細細地看了一遍,這才抬頭對劉賢道:「我大軍進駐江陵一月有餘,武陵、長沙、桂陽三郡早有表文送達,零陵郡何以來的如此遲緩啊?」
劉賢道:「零陵在長沙、武陵以南,山險路遠,交通不便,故而來遲。但零陵士民歸附朝廷之心,卻是天日可表,望丞相明察。」
曹操聞言,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又道:「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全國各郡縣清點人口田地,零陵郡該有生民百萬,乃是大郡。為何這表文中卻說如今僅有八十萬餘人?」
劉賢答道:「丞相容稟,零陵郡乃是漢蠻雜居之地,所謂的百萬人口,其中大半其實都是歸化的善蠻。數十年來,蠻族屢有反叛,加之黃巾之亂以來,漢室衰微,逃民日眾。前荊州牧劉表南征之時,零陵郡也遭受戰火波及,至今未能完全恢復,故而田地人口都有所減少。」
曹操捋了捋鬍鬚,沉吟片刻,道:「雖然如此,但零陵坐擁數十萬人口,為何表文中所述卻只有五六千郡兵,府庫之中也僅有十萬石糧食?」
劉賢聞言也有些無語,身處亂世之中,自己這個便宜父親劉度居然不拚命地積草屯糧,招兵買馬,反而施政寬和,美其名曰休養生息,這不是等著被別人打么!要是自己穿越過來的時候,零陵郡能有十萬大軍,百萬石存糧,老子早就扯旗自立,爭霸天下了。
心下腹誹著,面上卻越發恭謹地道:「丞相有所不知,零陵郡多山,土地貧瘠,糧食產量極低,而且根據我朝稅制,歸化的蠻族所繳納的稅賦僅有漢民的一半不到,因此每年收到的稅賦其實並不多。劉表收復南四郡之後,實行強幹弱枝的策略,四郡的稅賦一大半都要上交到州里,剩下的一部分要存入府庫用以備戰備荒,一部分要發放郡縣鄉亭各級官吏僚屬的俸祿,能夠用來養兵的錢糧只有很少的一點,維持五六千郡兵已經是極限了。」
曹操聞言,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轉頭看向一旁端坐在下首的青年文士,道:「子初,你亦是零陵人,劉公子所言確實否?」
劉賢聞言一驚,零陵郡出身的文士竟然能夠做到曹操的座上客?!他是誰?
卻見那文士輕飄飄地看了劉賢一眼,轉而對曹操拱手道:「丞相,劉公子所言無誤。荊南之地,山高路險,漢蠻雜處,民風彪悍,蠻族往往降而復叛,難以剿除。丞相如欲收荊南而治之,必當以懷柔為主,不可輕易訴諸武力。」
曹操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對劉賢道:「不知你年歲幾何,可有官職爵位在身?」
劉賢想了一下,這才對曹操道:「我今年二十,並無官爵在身。」
曹操笑道:「你父子歸附朝廷,你又親自帶著酒肉前來勞軍,不可不賞。著令劉度仍任零陵太守,徵召劉賢為郎中,秩比兩百石,隨軍聽用。」
劉賢聞言,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終於當官了,還是當的郎官,入仕的起點很高。憂的是自己好像是被曹操留做人質了,從此怕是難得自由。
但此時卻拒絕不得,況且劉賢想要改變赤壁之戰的結局,也必須跟隨在曹操身邊,於是劉賢滿臉堆笑地領受了官職。曹操見狀,對劉賢善加撫慰了一番,叮囑劉賢從明日起到行轅當值。
劉賢於是拜辭而去,安排邢道榮將船隻停泊在上游二十里處的一個水灣內,隨後劉賢將自己面見曹操的經過詳細寫了下來,命兩名士兵帶回零陵,交給劉度。諸事安排完畢,劉賢這才得空派人打聽那名坐在曹操大堂之中,出身於零陵郡的文士姓名。
不多時,派去的隨從滿臉怪異地回報道:「稟報公子,那人乃是子初先生呀!」
劉賢訝道:「聽你語氣,你跟這個子初先生很熟?」
那隨從臉色越發怪異,狐疑地看了劉賢許久,這才道:「子初先生姓劉名巴,乃是零陵郡蒸陽人。本是零陵郡戶槽主薄,半月前不告而別,不想卻是投奔了曹操。現被任命為丞相府掾屬,深得曹操信重。」
劉巴!竟然是劉巴!這可是歷史上劉備數求不得,與諸葛亮、法正、李嚴、尹籍齊名的大才啊!可惜半月前就走了,那時候自己還才剛穿越過來沒幾天呢。丫的,自己的便宜父親劉度真是個膿包,有這樣的大才竟然不會用,還巴巴的放跑了,真是可惜呀!
劉賢心中滿不是滋味,卻又無可奈何,只得揮退了那臉色依舊怪異的隨從,自顧自地躺下生悶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