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解決方案
過去20年來,我和其它幾位經濟學家在白宮和國會唇槍舌戰,爭辯只有公司員工的保費才能享有稅賦扣抵的政策有違公平原則,並將危害整個保健和理賠制度。國會諸公已經從善如流。最近立法通過,自2001年起,自僱人士為自己、配偶和眷屬投保的60%保健費用,可以列入個人所得稅的扣抵額。這個比率在2002年調高到70%,2003年以後調高到百分之百。這種作法,再加上最近立法,在2003年以前試辦醫療儲蓄帳戶和其它醫療所得稅扣抵的新規定,將是鬆動公司疾病保險獨佔勢力的一股力量。消費者如果能夠自由的在一群互相競爭、效益高的業者間選購保健(和疾病)服務,將是件有效率又令人愉快的事。雖然目前沒有,但相信即將來臨。美國大約有5000萬人是自僱人士或部分所得來自於自雇。到了2003年,這些人將可以自由選買部分或全額的醫療保險,而且享有和大公司員工幾乎相同的優惠待遇。這些精明的消費者將是第一群自掏腰包,而不是用別人錢買健保的人。這5000萬美國自僱人士或部分所得來自自雇的人,將是21世紀保健產業的第一批超級客戶。基於競爭考量,即使傳統業者最後還是不得不推出符合消費者需要的保健和疾病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一味地順應僱主省錢考量和說客操控的政府醫療計劃。我相信一旦聯邦政府退出保健事業,憑著優良傳統,必能發揮創造力營造一個具競爭力、創意十足和效率奇佳的保健制度。雖然目前大家很難想象這種百家爭鳴的情景,但看看許多其它產業的成長(食品業、運輸、消費性電器),心中就會漸漸浮出未來保健的輪廓。以前一提到外出用餐,大家腦海中出現的不是單調乏味的餐館,就是昂貴的餐廳。然而經由技術創新,餐飲業降低價格,而且增加產品的多樣化,所以需求成長10倍。從1950年到2000年間,美國人外出用餐的預算從占家庭飲食預算的5%成長到50%。50年前當小孩子問:「我們可以外出用餐嗎?」往往被潑冷水:「你以為我們是百萬富翁嗎?」今天,對這類請求地回答都是:「你想吃什麼?」而且對每個人來說,外出用餐不但是個享受,而且負擔輕鬆。同樣地,空中旅遊、度假、流行服飾、消費性電器和其它數百種大家原本認為是昂貴奢侈的產品和服務,現在都已經成為人人買得起的大眾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