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至人傳妙訣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一日,祖師行走在山林間,掐指一算,石猴已經來了七年。
「悟空。」
祖師叫了一聲,卻不見石猴在身邊。
「師父。」
兩個仙童向他行禮:「您又忘了,上回他偷喝您的藥酒,被您罰了閉門思過。」
祖師憶起,不由嘆息,那猴兒這些年時常陪伴自己,聰明乖巧,與日俱親,以至於他都不習慣沒他的日子了。
「閉門七日,時間已到。」
祖師吩咐仙童:「童兒們,去幫我把他叫來。」
「是。」
兩個仙童應了是,轉身向廊廡走去。
「師父為何處罰如此之輕?」
一名仙童問道,祖師向來嚴苛,弟子犯錯,從未有過閉門七日就放過的。
「我也不解。」
另一名仙童回答:「要說那悟空,來這裡七年,也實在不是大不了的人物。」
剛入門的時候,石猴說出的壯志嚇了所有弟子一跳。
最初的兩年,弟子們時常嘲笑石猴,石猴卻不惱怒,表現的有模有樣,那會兒,還有一些弟子覺得這石猴深不可測。
然而七年過去,石猴修行一無所成,跟眾多弟子比起來,也是最差的一個,大伙兒都逐漸輕視了他。
而且那石猴最近這些年猴性流露,反倒不如一開始那般神秘了。
「果然是因為他會說書吧?」
「一定是。」
兩個仙童說著話,很快就到達了石猴的寢室。
還沒進門,寢室里就傳出陣陣喝彩聲。
仙童們對視一眼。
「他又在說書了。」
「趕緊進去聽聽!」
兩個仙童加快腳步走進寢室。
寢室里,一群師兄圍在石猴周圍,噼里啪啦一陣掌聲,為石猴的說書喝彩。
「話說那彩雲仙子把戳目珠望天化劈面打來;此珠專傷人目,黃天化不及堤防,被打傷二目……」
正在說書的石猴聲情並茂,很是吸引人。
這個叫《封神演義》的故事篇幅巨大、想象奇特,情節更是扣人心弦,涉及到的仙魔鬼怪,無一不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就連兩位仙童,進到寢室后,也忍不住聽了起來。
要說這石猴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就是它的那張嘴巴了——不知怎麼的,它總是能說出一些光怪陸離,荒誕幽默的故事。
石猴一有空,就會跟師兄們言鬼神,談怪異,他說的故事都是虛構,但其中人間冷暖、因果報應、宿命之說,卻說得有門有道,越聽越真。
弟子們聽他說書聽久了,甚至有人開始懷疑他們原本知道的故事是假的了。
比如那太上老君,在《封神演義》的故事裡,他的地位極其崇高,和他們所知道的卻是有很大差異。
再者,神仙都是歷經劫數才得以享受尊位,但在石猴的故事裡,卻把他們說出了人性,越是琢磨,越是可怕。
弟子們本能的發現這些故事會動搖道心,卻實在停不下來。
他們都是六根清凈的修道之人,對凡間之事沒啥興趣,卻無法抵抗那些神仙怪異的傳聞故事。
石猴講了半小時,口乾舌燥,決定不講了。
「今兒到此為止。」
石猴喝了口蜂蜜,說道:「要聽下回劇情,還請各位師兄給我找些百年雪蓮。」
「沒問題。」
「我們一定給師弟找來!」
弟子們連聲承諾。
他們對《封神演義》意猶未盡,百年雪蓮並非等閑物品,但弟子們找找也都能找到,自然不會拒絕。
「悟空。」
兩個仙童走向石猴:「師父要見你。」
「等我換身衣服。」
石猴一喜,這些天呆在屋裡不能出去,可把他悶壞了。
石猴換了衣服,跟著兩個仙童出了門。
然而出門一看,石猴卻是一驚,只見祖師沉著臉站在門口,剛才聽書的十幾位師兄排在他前面,一動也不敢動,一副乖乖挨訓的樣子。
「師父。」
石猴反應過來,連忙行了禮。
「站在後面!」
祖師喝道。
石猴立刻在師兄們的尾端站立。
祖師冷冷的掃視弟子,撇過石猴,石猴圓溜溜的眼睛不停的轉動,比起那些心驚膽戰的弟子,著實不一樣。
祖師之所以會在這裡,是因為仙童未回。
他見仙童久久不回,前來一看,發現石猴正在說書。
祖師在門口一聽,便知道那故事真真假假,虛中有實,對於道心不堅者,可成致命之毒。
「你們可都知錯?」
祖師詢問眾弟子。
弟子們紛紛低頭認錯,唯唯諾諾不敢爭辯。
唯有石猴,似乎不知天高地厚。
「師父,只是說書而已。」
石猴這般問道:「我何錯之有?」
「你這猢猻!」
祖師氣急,咄的一聲,手持戒尺,指定石猴道:「我叫你閉門思過,你卻在這亂我門庭!」
祖師拿著戒尺在石猴頭上連打三下,再看了悟空一眼,卻見他摸著頭,一副似有所悟的表情。
這猴子倒是越來越機靈了!
祖師冷哼一聲,而後倒背著手離開院子,把門一關,撇下眾多弟子離開了。
他的動作嚇得那一批聽書的弟子人人驚懼,更是埋怨起了石猴。
「師弟啊,你這次死定了!」
「明知師父在生氣,你還和他頂嘴!這次衝撞了他,不知道他又該怎麼懲罰你了!」
弟子們一邊埋怨石猴,一邊又有些幸災樂禍,覺得這猢猻死定了。
石猴心裡卻是高興的不得了。
祖師打他三下,又背著手進門,這是要教他真本事了!
這天晚上,石猴等師兄們都睡著了,算了算時間,就穿上衣服,從舊路找到了菩提祖師的後門。
那後門果然和書上一樣,是半開半掩。
石猴心裡高興,隨後進了門,走到祖師的床邊。
祖師側著身體,面朝里睡著了。石猴不敢驚動,跪在床邊等待。
過了片刻,祖師忽然念起了詩。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祖師念完詩,起身坐起,再看向石猴,眼裡哪有一絲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