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緯國生母之謎(4)
1917年,才1歲左右的蔣緯國在這年8月生了一場重病,小命差點不保。那時,蔣介石與姚冶誠帶著幼子住在上海陳果夫家的閣樓上。有個晚上,一陣穿堂風刮過來,幾扇窗子突然關閉。此時蔣緯國開始哭鬧不休,並有發燒現象。起初,蔣、姚兩人以為是受到驚嚇造成的急驚風,但還是請來當時在上海挺有名氣的日本醫師看看。這位醫師診斷,蔣緯國得的是腦膜炎,傳染源可能是蟑螂,不過醫師沒能把病治好,病情看來似乎愈來愈嚴重,兩人一籌莫展。陳果夫的妻子眼見蔣介石及姚冶誠整天在閣樓上抱著孩子,就對他說:「你們兩個人究竟是來革命的,還是來抱孩子的?成天躲在閣樓上就曉得抱小孩,抱得活嗎?孩子交給我,保得住就保,保不住也沒法子,只好聽天由命。」蔣、姚聽從吩咐,將兒子交給她。「我母親日後告訴我,那時我幾乎是奄奄一息,果夫夫人認為父母親只懂革命不懂孩子,把他倆『趕』出去之後,就自己去想辦法,」蔣緯國談到這段童年往事,不禁莞爾,「果夫夫人也是個三腳貓土郎中,她到隔壁中藥房抓了服『金老鼠屎』,這種葯和普通的『老鼠屎』葯都因為外觀是米粒狀,有些像老鼠屎而得名,『金老鼠屎』的藥量多了一倍,並且用金紙包起來,通常這種葯是解毒用的。」蔣緯國病重,果夫夫人死馬當活馬醫,以成人用量的兩倍喂孩子吃,第二天癥狀就減輕多了,並且停止哭鬧,非常有效。再服了幾天正常劑量,病就完全好了。不過,日本醫師繼續為蔣緯國看病,並且投以西藥。醫師特別囑咐,孩子以後求學,凡是與計算或思索有關的,在初中以前不可超過一個鐘頭;在高中以前,不可超過兩個鐘頭。讀完高中以後,因為腦子完全長成,就沒問題了。遵從指示,對於蔣緯國而言並沒有什麼困難:「我小時候一向聽話守紀,所以年齡比較大之後,聽母親這麼講了醫師的指示,就照著吩咐做,一直到高中畢業才停。」日後證明,他並沒有因為這場大病而使腦子受損。蔣介石年輕時看待經緯兩兒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經國幼時木訥畏縮,甚難討父親喜悅;緯國則是聰明伶俐,而且自懂事起,就能自我約束———「調皮不搗蛋」,所以很得蔣介石的歡心。在戎馬倥傯之際,蔣介石每當心情煩悶時,見著次子,逗樂耍鬧幾番,總能一解其憂。蔣緯國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家時,常讓他騎在脖子上,口中「囝囝,囝囝」親昵地叫個不停。日後對中國現代史有著根本影響的蔣家,大概在這個時刻最接近一般尋常人家了。如今邁入80歲,也歷經幾番人生風雨的蔣緯國,仍然覺得「調皮不搗蛋」就是他重要的人格特質之一。1920年,蔣介石帶著姚冶誠母子回到溪口。王采玉有嚴重的氣喘病,蔣介石要姚冶誠侍奉母親。浙江溪口是個小村,依山傍水,主要街道沿著小溪而築,溪的上游叫上街,家境好些的多居於此。而蔣家住在下街,經緯兄弟幼時的名字,一為「建豐」,一為「建鎬」,此屋也就名為「豐鎬房」。當年的溪口鎮上街經營玉泰鹽鋪的蔣肇聰過世時,名為「周泰」的次子蔣介石僅9歲。同父異母的哥哥蔣周康雖然過繼給另一房,而且也已搬出,母親王采玉厚道善良,仍然決定把遺產分一份給他。在蔣緯國的印象里,姚夫人回到溪口后與毛夫人相處並不融洽。毛福梅雖然不為蔣介石所喜,但是並沒有就此離開蔣家,因為王采玉也需要服侍,就讓她住在豐鎬房後面的一間小房子里。「我母親帶我回溪口家裡之後,祖母當時病得很嚴重,整天躺在床上,為了侍奉祖母方便,母親便把毛夫人接到家裡住,沒想到她反而要我們母子住到柴房裡去!」蔣緯國回想當時情景:「柴房不大,一個角落養了幾頭豬,另一個角落堆著稻草,我們就睡在草堆上,下面鋪的是稻草,上面蓋的也是稻草。」他說,稻草里有許多跳蚤,他和母親被咬得渾身是紅點,母親是大人還抵受得住,他則沒多久就病了。換個環境成為必要的考慮。蔣周康家條件很好,不過,蔣介石把母子倆從上海帶回溪口,臨走前曾經吩咐姚冶誠:「不管家裡再怎麼苦,你們不可搬到大伯那裡去!」蔣介石所以如此吩咐,是因為大伯家裡富有,他雖窮,但仍不想依賴哥哥。不過蔣緯國病得不輕,而且姚夫人也得悉心照料婆婆,所以在大伯母的堅持下,蔣緯國終於住到蔣周康家裡,並且在上海就醫。1922年,姚冶誠帶著稚子搬到寧波。和溪口比較,寧波就是大城市了,母子倆以一年90元的租金,在江北岸花牆弄引仙橋,租到一棟相當大的樓房。這棟樓房是凶宅,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人住,但是那時蔣家不算富有,就看在租金便宜的分上,搬了進去。對於哥哥,蔣緯國的心情可以用「敬畏」兩字形容———既敬且畏。蔣緯國覺得哥哥的心志堅定,處事平穩,富正義感,且頗具才幹,所以敬之;另一方面,他也感到哥哥城府很深,對於自己又有所算計,且掌握了政治網,所以畏之。他在哥哥在世時,幾十年來與哥哥相處的方式,就是避免起衝突,哥哥說什麼就是什麼。包括湖口事件在內,他自己覺得有什麼來自哥哥的委屈,是從來不向父親提起的。但經緯兄弟之間的個性又實在差異太大。蔣經國的領導及識人能力很強、深具正義感而嫉惡如仇,固然早已受到外界肯定;然而內向、城府甚深、人格多重、多疑也是在他過世之後,從親近他的人士口中慢慢傳出來的。而蔣緯國則是外向、爽朗、幽默、易與人推心置腹。所以有如此不同的差異,應該和幼年的際遇及青年時期出國進修的環境有關。蔣經國並未受到蔣介石的疼愛,有時甚至在威嚴的父親面前怕得發抖;而蔣緯國則自幼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成為蔣介石憂煩之時的安慰。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