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真實、可信、活生生的歷史還給人民(2)
請看《談往》一書中關於慈禧迴鑾以後的描寫,以及書前她和外國公使夫人們的合影。如老宮女在談到慈禧把大太監崔玉貴當作害死珍妃的替罪羊時說的:「老太后變了,要當菩薩了。在各公使夫人面前,推兒媳下井的兇惡相,有多麼不好,必須妝扮成慈祥和善的老國母,才能見外國夫人。」就連當初把珍妃推下井去的崔玉貴都說:「自從西安回來后,老太后對洋人就變了脾氣了,不是當初見了洋人、讓洋人硬磕頭的時候了,是學會了見了洋人的公使夫人笑著臉、拉拉手了。把珍妃推到井裡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為了轉轉面子,就將罪扣在我的頭上了。」從讓洋人給自己磕頭,到臉上堆笑,正是慈禧身份變化的真實寫照。這也是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真實寫照。
三、正史不載,野史難尋
前已說過,《談往》既具正史的嚴肅性而非正史,又具野史的可讀性更非野史。它的可貴性還在於,《談往》的內容有血有肉,以小見大,是紀傳體史書、編年體史書以及當代史學著作所不載的;然而它又出自於老宮女的親身經歷、目睹耳聞,或許有不至之虞,卻沒有訛傳之嫌,因此比一些道聽途說、嘩眾取寵的野史來說,則可視為「信史」,具有對正史作補充和詮釋的價值。
就以對清宮上、中、下層人們的認識和心理剖析來說吧,《談往》不但是一部高水準、文學性很強的作品,而且積蘊著十分豐富的史料和進行文學、藝術再創作的極佳素材。
以對清宮上層的頂尖人物慈禧而論,社會上對這位至高無上、濫發淫威的老太婆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表面,甚至是臉譜化了的。老宮女雖然對慈禧愚忠、以侍奉過老佛爺為榮,卻不乏對這位老佛爺「人性」一面的揭示。老宮女曾低聲對本書作者說:「老太后名義上是當了皇太后,實際是二十六七歲的小寡婦,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正在青春旺盛的時期,可是孤孤單單的,守在身邊的是一群不懂事的丫頭,伺候自己的是一幫又奸又猾的太監……太后明明知道是這樣,可是又非用他們不可……媽媽兒子沒有真心話(指和光緒),婆婆媳婦沒有真心話(指和隆裕),實際一個親人也沒有。最苦是自己一肚子話,到死也不能吐出來,人和人說話像戲台上背誦編好的台詞一樣……」這就是慈禧擅權后將近半個世紀生活的另一面。她明明知道光緒、隆裕這一對帝后素常不和,彼此無話,但在每年正月初一她獨享的盛大晚宴上,卻要裝得夫妻和美、配合默契,一個執壺、一個把盞,一個布菜、一個念菜名,像念喜歌一樣,哄得老太后喜笑開顏。她就是在這樣上上下下的演戲、哄騙中,過著鮮有人世親情的生活。
正如老宮女所述,「宮裡頭上上下下全是假的,像台戲,誰唱得好,得寵;誰唱得不好,受氣挨打」。《談往》把這掩蓋在虛假人情事務之下的宮廷生活,真真實實地抖落出來了。如果說談及「老佛爺」時,還有著這位被封建意識熏透了的老宮女至死不渝的「奉若神明」的話,那麼,談及宮女、太監這些下層小人物時,則夾雜著她默然無聲流下的大滴大滴的淚珠。歸根到底,她那一雙天足是站在弱者一邊的。
太監,這中國封建社會宮廷中獨有的極其醜惡、極其殘酷、絕滅人性的怪胎,是解析中國封建**統治的一個註腳。儘管兩千年曆朝的千萬個太監中也偶爾出現過鳳毛麟角的有為人物(如漢朝蔡倫、明朝鄭和),但史書上記載更多的卻是漢末十常侍、明朝魏忠賢那樣的亂政人物。至於戲劇舞台上的太監更是清一色的三花臉。《談往》則不然,它不但寫了自己十分熟悉的李蓮英、崔玉貴清末最大的兩個大太監;更把太監的一生,從窮孩子下蠶室的徹骨之痛,直至含著做人的羞辱在人生最後的旅途所受的煎熬,進行了泣泣訴訴的介紹。「可憐的小太監」在宮中所能尋到的「安尉」、「親情」,竟是向宮女獻殷勤,可以親親熱熱地小聲叫一聲姐姐。而「可憐的老太監」呢,夏天裡上身穿得已經很單薄了,可下身還是鼓鼓囊囊,那是因為生理的缺陷,腰裡不論冬夏要圍著大圍巾,隨時接受淋尿。護膝更是常年縫在褲腿里,以便不論在山地沙石上,還是沙灘旁隨時下跪。所有的悲苦要全部壓到心底,臉上只准掛著喜興。試想,由一兩個或一群這樣的性格、人格扭曲了的人,控制了最高統治者,操縱了國家的政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作為個人,他們是遭受封建殘害的;作為人群,他們是遭受最高統治者奴役的;作為中國封建宮廷專有的怪胎,他們最終成為中國封建制度的殉葬品,一起進入了墳墓。
四、贅上幾句
最後,我還得回到本文開頭關於1995年和關於一些影視片的論題上來。
《談往》一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不乏正劇和諧劇的素材,可供嚴肅的、娛樂的影視片創作之用。僅以一般影視偏好的情愛內容,《談往》中就有可取、可編、可演義的內容。像慈禧這個「老寡婦」,親手泡製了多少個「小寡婦」啊!頭一個小寡婦(大公主)是恭親王長女榮壽公主,第二個小寡婦是慶親王的女兒四格格,第三個內務府大臣慶善的女兒元大奶奶,是守「望門寡」的大閨女。她們三人都是慈禧「指婚」造成的守寡;又都在守寡后經常入宮陪慈禧遊園、游湖。第四個很特殊,她是慈禧娘家人、親侄女三妞,指婚同孚郡王之子載澍結婚。這一個老寡婦和四個小寡婦各有特點,性格與經歷不同,又都可以揉在一個大故事裡。其實就連《談往》的主人公老宮女,也是慈禧一手造成的活寡婦——指婚給太監劉祥。像這些「寡婦的故事」,既有所本,並無荒謬,又反映出清宮的豪奢、腐朽、殘酷及爭鬥(如所謂「丈母娘打姑爺」,三妞的丈夫載澍險些被殺頭,最後遭打,由丈母娘監刑,打得皮開肉綻……),情節跌宕。希望有見識的作家、劇作家、導演早日發現並使用這些遠比「戲說」之類的歷史贗品高貴的素材,把比《談往》更具文學性的作品,奉獻給廣大觀眾。我想,這也是我的北京二中老師、《談往》作者金易先生的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