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的一大騙局(1)
希特勒深知,要想達成對蘇聯「閃擊戰」的成功,就必須採取萬無一失的欺騙手段,以迷惑對手。他在許多秘密場合反覆強調:
「要盡一切可能製造假相,把他們(指蘇聯)的注意力引向歧途,迷惑莫斯科,讓他們以為我們一直在為進攻英國做準備,等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也正是我們的炸彈落在他們頭頂上的時刻!」「海獅」作戰計劃就是希特勒一個最大的欺騙手段,巧妙地利用對英作戰掩護了「巴巴羅薩」方案的秘密實施。
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制訂一份從海上入侵英國的計劃,代號為「海獅」。這份計劃將在氣候條件良好並在德軍奪得空中優勢后付諸實施,以進行一次成功的兩棲作戰。
但是,令希特勒失望的是,德國空軍在英國並沒有撈到多少便宜,對英作戰並不順利。心情煩躁的希特勒最終作出準備進攻蘇聯的決定。這樣一來,「海獅」計劃就變成了隱蔽這一進攻企圖的大騙局。
在希特勒的「要儘可能給英國造成最慘重的損失」的指示下,德軍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以進一步增強「海獅」計劃的欺騙性。德國空軍最高司令部逐步加強了1940年至1941年冬季對英國的空中轟炸。這場轟炸成為一次蓄意策劃的欺騙作戰。
過了不久,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制訂了兩份西線作戰計劃,代號分別為「魚叉」和「鯊魚」,目的是使英國確信,對英國的入侵已經迫在眉睫。「魚叉」計劃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它要求德國駐挪威、丹麥和法國的部隊著手準備對英國實施兩棲作戰,從而給人以德國將在1941年8月1日前後入侵英國本土的假象。「鯊魚」計劃是在英吉利海峽地區進行的重大欺騙行動,其內容與「海獅」計劃相似。
在此期間,德軍還計劃並實施了其他重大行動,在不同程度上強化了「巴巴羅薩」方案的欺騙效果。希特勒下令採取措施繼續進行對英戰爭,包括出兵干涉伊比利亞半島的計劃。這份代號為「費利克斯」的計劃,目的在於把英軍趕出西地中海。
德軍採取的所有這些措施,旨在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對英戰爭上來,而事實上也的確轉移了世人對「巴巴羅薩」方案的注意。
1940年底,莫洛托夫率領蘇聯代表團一行,從莫斯科坐火車啟程,經過長途跋涉,最後抵達柏林。里賓特洛甫專門到車站迎接,就像是見到老朋友那樣高興地上前擁抱莫洛托夫。面對對方的過分熱情,莫洛托夫則顯得有幾分矜持,也可能是不太適應這種氛圍。
里賓特洛甫領著莫洛托夫一行登上早已準備好的汽車,一路風馳電掣,很快就到了位於帝國辦公大樓圓廳旁的希特勒辦公室。
看到莫洛托夫一行走進辦公室,希特勒從寫字檯後站起身,快步走到了莫洛托夫跟前,抬手行了個舉手禮。莫洛托夫不由得仔細打量站在自己眼前的這位德國元首,只見他身穿深綠色軍便服,袖子上佩帶著鑲有彩色花邊的黑「■」字紅袖章,鐵十字章在胸前一閃一閃地晃動。
希特勒與蘇聯代表團的每一個人握手問好之後,便請大家圍著桌子坐在蒙著花布的沙發和安樂椅上。等大家坐好后,他便口若懸河地開始了自己的發言,主題是英國已經被擊潰,最後投降只是時間問題,蘇聯對此現在應該有所考慮,並在最後建議蘇聯從巴庫向南往波斯灣和印度擴張,而德國則往非洲擴展。
當希特勒唾沫亂飛,發表長篇大論的時候,莫洛托夫端坐在座位上不動聲色,臉上看不出有什麼表情,旁人很難揣測出他到底是贊同還是反對希特勒的意見。莫洛托夫不時地眨眨眼鏡片後面的眼睛,有時順著希特勒的話提出一些問題,但大部分時間是在靜靜地聆聽。
這就是德蘇雙方第一次的正式會談,看上去倒更像是一場獨角戲,而希特勒儼然是戲中充滿「激情」的主角。至於莫洛托夫,應該看成是一個既在戲中又置身戲外的特殊觀眾。其實,這是莫洛托夫採取的對敵策略。
第二天,雙方的會談繼續進行,真正的交鋒也開始了。當希特勒把自己的想法又闡述了一遍后,莫洛托夫單刀直入,向他提出了一連串問題:
「總理先生,我覺得我們現在應該討論一些更加具體的問題。我想請總理先生說明,德**事代表團在羅馬尼亞幹什麼?為什麼不同蘇聯政府協商就把它派到那裡去?按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規定,凡涉及任何一方利益的問題都要進行協商的。同時,蘇聯政府也關心德**隊為什麼出現在芬蘭?為什麼在採取這樣一個重大步驟之前也沒同莫斯科協商?」
莫洛托夫的問題擊中了希特勒的「要害」,而且直截了當。毫無準備的希特勒就像從頭到腳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完全怔住了,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坐在旁邊的里賓特洛甫驚恐地看了希特勒一眼,看到他的小鬍子在微微顫動,顯然他的內心就像翻滾的沸水一樣不平靜。里賓特洛甫彷彿看到希特勒暴跳如雷的樣子。有趣的是,正當里賓特洛甫在觀察希特勒的時候,坐在他身邊的翻譯施密特也正在觀察里賓特洛甫,這位平時傲氣十足的德國外長下意識地搓著雙手,看樣子,他的心裡也顯得非常緊張。
一貫驕橫狂妄的希特勒,從來聽到的都是順從自己的聲音,還沒有聽到過像莫洛托夫這樣強硬的語調。他不由得怒火中燒,恨不得把莫洛托夫撕成兩半。不過,經過短暫地思考後,希特勒竭力平息了心中的怒氣,臉上換上了一抹笑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