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保衛蘇維埃(2)
彼得格勒是彼得大帝在18世紀初建造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城市。它是西方思想和技術輸入的大門,體現了俄國同西方的密切關係。革命前這兩個城市代表著俄羅斯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彼得格勒人認為,莫斯科是俄國生活中一切保守和落後東西的中心。另一方面,莫斯科人則把彼得格勒斥為危險的暴發戶。莫斯科人以懷疑的眼光看待西方,並為自己作為古老的、自給自足的和優越的莫斯科生活方式的衛士而感到自豪。如今,作為革命誕生地彼得格勒的人民,更為他們把偉大的西方革命學說馬克思主義引進俄國而感到驕傲。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多數領導人,在精神上屬於彼得格勒。他們面向西方,期望著國際無產階級的聯合。但是,斯大林從他青少年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影響來說,更多地帶有亞洲特性的莫斯科傳統。
在蘇俄領導機關遷到莫斯科后,列寧和他所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全部移住克里姆林宮。列寧的住所包括5個小房間,他自己使用的房間面積只有16平方米。裡面有一張小書桌,一張鐵床,兩把椅子,一扇窗子。在1918年,那時走廊上裝著一架電報機,從列寧的屋子通到他的辦公室和人民委員會。日夜都有電報打進打出。辦公室的隔壁是克里姆林宮的電話總機所在,這裡有專線通到各人民委員部,通到斯大林的屋子裡,通到彼得格勒和其他一些城市,通到各個戰場,從這裡把命令發出去。列寧和他所領導的黨中央,在指揮著一場驚心動魄的保衛蘇維埃的戰爭。
戰爭的第一階段在1918年1月就開始了。沙皇軍官米哈伊·阿列克謝耶夫將軍逃到了南方,加入了在頓河地區已建立哥薩克政權的阿列克謝·卡列金的隊伍。在那兒,阿列克謝耶夫招兵買馬,組織了一支"志願軍",即由舊沙皇軍官、士官生和其他反革命分子組成的白匪軍。列寧和斯大林隨後派主力部隊進入頓河地區,打垮了卡列金反革命政權。阿列克謝耶夫的白衛"志願軍"也被迫退到庫班地區。在嚴寒刺骨的冬天,許多人死在通過凄涼大草原的途中。得到庫班軍隊增援以後,改由科爾尼洛夫指揮的白衛"志願軍",向駐有3萬多紅軍的葉卡捷琳諾達爾發動進攻。經過4天的殘酷戰鬥后,科爾尼洛夫被紅軍的一發炮彈打死,進攻被粉碎了。5月初,德**隊佔領了羅斯托夫,白匪軍又回到頓河地區,這兒成了反革命分子的集結點。
1918年夏天,由於外國的干涉,戰局進一步嚴峻了。帝國主義列強不甘心於俄國無產階級戰勝地主和資產階級。他們看到這即將燃起的革命烈火,很容易燃燒到歐洲其他國家。此外,英國和法國還在俄國工業中投資了幾十億盧布,他們對此是不甘願輕易捨棄的。蘇維埃政府遵照列寧的命令,雖然多次向"協約國"建議締結和約,但是帝國主義列強不承認蘇維埃政府,他們竭力援助俄國的一切反動勢力,並準備了進攻蘇維埃共和國的計劃。
早在1917年底,英國和法國就已締結了共同進攻和瓜分俄國的協定。1918年,在丘吉爾的煽動下,英、法、日、美帝國主義者,未經宣戰而徑直開始了武裝干涉。這些打著"文明"旗號的外**隊,像盜賊一般,潛入俄國邊境,開進俄國領土。
在俄國北部,英、法、美三**隊登陸,佔領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摩爾曼斯克,扶持那裡的白軍叛亂,推翻當地的蘇維埃政權,成立白匪"俄國北方政府"。在海參崴,日、英、美干涉軍登陸,佔領沿海城市,驅散蘇維埃,扶持復辟資產階級制度的白軍叛亂分子。在北高加索,阿列克謝耶夫和鄧尼金等沙皇將軍,在英、法援助下組織白衛"志願軍",發動哥薩克上層分子叛亂,開始向蘇維埃政權大舉進攻。在頓河一帶,克拉斯諾夫將軍和馬蒙托夫將軍,在德帝國主義的援助下,發動頓河哥薩克的叛亂,佔領頓河區,並開始向蘇維埃政權大舉進攻。
在伏爾加河中游和西伯利亞一帶,英法帝國主義陰謀策劃了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叛亂。這個軍團原是由戰俘組成,經蘇維埃政府允許取道西伯利亞和遠東而開回本國的,但他們在中途卻被社會革命黨人和英法兩國利用來舉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叛亂。當這個軍團舉行叛亂時,伏爾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亞一帶的富農和剝削階級立即響應,他們在伏爾加河岸成立了薩馬拉白衛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政府,在鄂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亞白衛政府。
德國雖然沒有參加英、法、日、美聯盟所進行的武裝干涉,但它確實用了各種辦法來孤立、削弱並消滅這個新生的蘇維埃國家。它從蘇俄奪去了烏克蘭,用殘暴手段劫掠和壓迫烏克蘭人民,禁止烏克蘭人民同蘇維埃俄國保持任何聯繫。他們從蘇俄方面奪去了南高加索,還應喬治亞和亞塞拜然民族主義者之請,調派德、土軍隊進駐該地,在第比利斯和巴庫肆意橫行。他們多方設法用軍火和糧食援助當時在頓河區舉行叛亂的克拉斯諾夫將軍,反對蘇維埃政權。
這樣,蘇維埃俄國就與各個盛產糧食、原料和燃料的富饒區域隔絕了。當時新生的共和國困難重重,糧食供應不足,工人忍飢挨餓。各城市的工人,每天只能領到1/8磅的麵包,甚至還有完全領不到食物的日子。工廠因為缺乏原料和燃料,不得不停止生產,或半停止生產。為了應付國內外敵人的嚴重挑戰,克服難關,黨宣布全國為軍營,並把全國經濟和文化政治生活轉入戰時軌道。蘇維埃政府宣布"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並號召人民努力生產,支援抗戰。列寧提出"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於是幾十萬工人和農民自願加入紅軍,開往前線作戰。各級黨團組織約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黨團員奔赴前線了。黨發動全國人民進行衛國戰爭,反對帝國主義干涉和武裝侵犯,反對被推翻了的剝削階級的叛亂。由於實行義務兵役制的結果,紅軍很快由幾十萬人發展為百萬大軍了。在這場保衛蘇維埃的嚴酷鬥爭中,斯大林作為列寧的主要助手之一,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