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不想不過幾日,韓浩命人來報,平原有許攸劫了韓易麾下大將文丑、高覽、太史慈等人的族人,於平原城頭要挾太史慈。太史慈大怒,領騎兵攻城,被袁譚所敗。太史慈中箭受傷,一萬騎軍傷亡近半,現已退至了靈縣。

韓易聞訊亦驚,自已麾下的河北諸將,他們的家人倒是在董卓亂政時就接到汝南去了,但是同族之人卻有不少留在河北。不想袁紹竟然如此的狠毒,竟連同族之人也不放過。

韓易聽聞袁軍有萬人從界橋而來,增援張頜,知甘陵是攻不下來了,於是令高覽繼續與張頜對峙,召回太史慈等騎卒返回陽平大營。

營中眾將聞之平原之事,無不大怒,劉曄拜道:「袁紹向來愛惜名聲,此時又非袁軍大難之時,以同族之人相要挾之事必然非袁紹所為。此又非諸將家人,要挾之意不大,充其量只是為了激怒太史子義攻城罷了,聽聞許攸與主公有仇,此應當是他個人所為。主人可派使前往袁紹營中問罪,袁紹必將諸將同族之人送至我軍。」

韓易認為有理,於是遣河東賈逵出使袁營。袁紹聞知果然大怒,將許攸從平原召回,令辛評前往平原相助袁譚,並令從事牽招引五百軍士解送被許攸所擒的諸將二百餘族人至陽平。

韓易設宴款待舊識牽招問道:「子經與中平六年護送令師之樞返回安平,已有許久未見了,不知近況如何?」

牽招拜道:「多蒙司徒大人惦記,招於大將軍麾下還頗受重用。」

韓易擺擺手道:「司徒之職乃是袁本初假借皇帝之口所授,非皇帝之本意也,子經莫要當真。」

牽招嚴肅的說道:「自董卓亂政之後,所任的天下官員何時是皇帝之本意?眾人還不是樂於職守。何故司徒之職不合尊意,便說非皇帝本意,就莫要當真,這是如故?」

韓易好一陣尷尬,解釋道:「袁紹棄百官於弘農,劫天子於鄴城,擅置百官,大封官職,其行其意較之董卓更惡。我奉天下正義,載百官之重託,率兵北上迎天子重歸雒陽秉政,怎能接受袁紹所置朝庭之令呢。」

牽招說道:「如今漢室衰微,天子不過是各家梟雄手中的大義玩物罷了,何人又把天子當真了?若司徒將天子爭奪到手,只怕還不如袁紹呢。」

韓易愕然拜道:「我莫非有什麼做得不對之處,讓子經憤然不平?以至於讓子經心中大起不忿之念?」

牽招說道:「招於中平六年本以為,能平定天下,復安漢室者,除司徒以外別無他人也。然而司徒自到汝南后,一意打壓豫州的世族豪門,起用寒士賤民為吏。其行其意絕非是統合忠義之士,共討董賊。而是欲要自安轄境,有意行割據之實。招深恨自已看錯了人,所以心中大起不忿之念。」

韓易忙解釋道:「汝南乃是袁氏之根基也,我為汝南太守,最初時可謂戰戰兢兢。彼時若無手中大軍鎮壓,早被袁術驅離了汝南。世族豪門皆心向袁氏,而袁氏又一心想篡奪漢室的江山,我自然要打壓他們,起用寒士與有才能的百姓為吏了。」

牽招叫道:「司徒既有百官在手,為何不迎弘農王為帝,與袁紹相抗?自陳留王為帝之後,天下大亂不止,可見其德不足以威服天下。而弘農王為先帝嫡子,為世之重望也,無故而被董卓廢除,天下莫不憐惜。若重立弘農王為帝,天下必然歸服。」

韓易知牽招向與何苗妻兒有交往,弘農王之事必然有所猜想,倒也不以為怪。只是感牽招為人雖然秉義壯烈,忠心漢室,但畢竟太過年青,有些幼稚了。如今天下群雄早無漢室之念,各自一心想行割據之實。若非無人敢首先強宣自立為帝之事,只怕天下早已分為數國矣。

韓易於是說道:「先帝在時,便讓天下人大失所望。弘農王雖然曾經為帝,但也無德於天下。所以以先帝嫡子的身份,雖能得天下人的憐惜,卻得不到他們的歸服。如今天下人心思亂,需得以天子之名征討不從,重立天子之威,滅除不服,如此方能重建大漢。」

聽了韓易的多番解釋,牽招才認同了韓易的觀點,並同意為韓易潛伏於袁紹處,為韓易甘作間細。韓易問道:「如今袁紹可破否?」

牽招拜道:「袁紹於河北的名望甚佳,雖得天子,但卻有徵東將軍於外威壓,袁紹也尚不達董卓雄霸天下之勢,因此為政十分謹慎。其麾下文武也齊心合力,不敢妄為,一意專抗征東將軍。若征東將軍先向袁紹服軟,袁紹與其麾下文武在得意之下,必然昏聵,錯招連出。便如董卓的西涼軍,久后其部必亂,如此方可破也。」

韓易遲疑道:「我本以屢戰屢勝之威來鎮服天下,我若服軟,天下人必然小覷於我,到時豈不有眾叛親離之禍?」

牽招說道:「只是服軟,並非軍敗,於徵東將軍威名所損不多。征東將軍可說是懾於天子之威,不敢強犯罷了,非是袁紹之能。」

韓易遲疑不決,召眾將與謀士問之。劉曄拜道:「袁紹借天子之名,北撫公孫瓚、東合劉備,南聯袁術、劉表、西和韓遂、馬騰。而袁軍又上下一心,據險而守,集全部之力來抗我軍。我軍卻需四面防守,只以半數之力來戰袁紹,一時間的確難破。」

「不如我軍沿河防備袁紹,先南下攻取易攻的袁術、劉表等輩。袁紹南下無路,必復與公孫瓚、劉備心生齷齪。我軍再挾得勝之師回軍一擊,袁軍當破矣。」

眾將各有戰退之說,卻都讓韓易難下決定。於是去信詢問留守平輿的艾科、樂彭、鮑鴻等人,當初與袁紹決戰之議是他們所定,也該聽聽他們的意見才是。

不久,平輿有書信傳來,說當初見袁紹聯合四方,似有尋韓易決戰之意,這才一力持決戰之策。但是袁紹卻非三人之所想,自已不願主動出手攻擊韓易,卻叫他人出兵襲擾。韓易領兵尋上門去,袁紹卻高壘據守不戰。可見袁紹實時干大事而惜身之徒,縱然天子在手,也幹不成太大之事業來。韓易暫且退軍可也。

而且轄下各郡的世族豪門被韓易各種法令壓制的十分厲害,可說已到全面暴發的臨界點。袁紹既然不戰,可暫且退軍至倉亭,封鎖河北戰情,並詐言韓軍已然大敗,袁紹大勝,誘使各郡不明真相的世族豪門作亂,然後一舉剿除。

韓易暗自沉思,此策可說十分的兇險,稍有不慎便會弄巧成拙。弄得原本就安定的各郡再起風波。趟若袁紹再在此時領兵來攻,只怕會由假敗轉成真敗了。

不過自已若是一意為漢室的忠臣,此舉大可不必,煩心也該由漢帝去煩心。但是自已既然有心自立,就必須剃除領內的不服與雜音才行。

韓易一時感到有些煩悶,單單為將之時,只管攻戰便好,萬事無慮。此時卻要思謀轄地中的各個方面事物,還需考慮人心背向之事,太也複雜難思了一些。

縱然此時剿滅了一些輕率的世族豪門,可其餘有他想的世族豪門只怕會隱藏的更加深沉。除非自已建國之後決不用一名世族之人,不然遲早都會有大的反覆之事發生。

韓易一時也猶豫了,單憑自已之能,真有能重建一朝的能力么?漢高祖不過一亭長出身,他又是如何處理這一切複雜之事物的?

賈逵拜見袁紹道:「征東將軍有言:聽聞袁本初欲挾天子已令諸侯,於是親領兵北來求戰。若勝則奪天子南歸,若敗則降伏於袁本初陛下。不料袁本初空有稱雄於天下之雄心,卻無與在下一決高下之決心,實在令人失望之極。今冀州地貧,不如中原遠甚,特留冀州之地予袁氏以奉養天子。這河北之外的疆域,可由征東將軍代天子管轄,就無需袁本初操心了。」

袁紹聽言大怒,當即就欲起兵與韓易決戰。眾謀士急勸止道:「韓易此舉明著是挑釁,實是求和。其知我軍難以攻取,於是便轉念他想,欲先攻取他方,此想於我軍來說卻是大妙。袁公路與劉景升未得韓明遠之逼迫,一直不願主動攻打韓易。待韓易攻打其部甚危時,必會前來求助於我。我軍方可聯合諸勢一同討滅韓易。」

袁紹不忿的叫道:「話雖如此,但我乃堂堂大漢的大將軍,卻被韓易小兒欺凌至此,心中之氣實在不順之極。」

沮授拜道:「此時彼強我弱,這也是無法之事。我軍正好可借與韓易休戰之機,轉而降伏青州的劉備,再借劉虞舊部報仇之機,征服公孫瓚部。我軍合此三方之力,又召烏桓、鮮卑沙漠之眾為翼,方能有與韓易一較高下之機呀。」

袁紹不忿的叫道:「不意區區嫯婿子,竟迫得我如此難堪。當初早知此子如此難纏,就該在河南之地將之徹底的困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沉浮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沉浮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