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闈之深(1)

宮闈之深(1)

阿魯特氏進宮之後,她與同治的夫妻感情十分融洽。

在大婚的當天晚上,同治還對狀元之女進行了一番關於詩詞方面的議論,言談之間皇后脫口背出的唐詩竟然一字不差,使得同治對於新婚的皇后愈發刮目相看。

但她的婆媳關係又是如此緊張。

不管皇后如何小心,都不能討得慈禧的歡心。

為了給慧妃撐腰,在皇上大婚當天,慈禧就召見了慧妃,儘管按照禮制,這是不允許的。

而阿魯特氏每次見慈禧,她都感覺這位婆婆矜持有餘,親切不足,有太后的架子,沒有親人之間的關切。

至於慧妃,雖然年紀比自己小,但眉宇間常帶著不恭順的神色。

皇帝大婚之後就意味著皇帝要親政,這是慈禧的心病。

留戀權力的慈禧並不願意交出權力,兒子雖然是自己生的,但她早就感到同治和慈安的關係更密切,光緒在親政之前就曾聯合慈安,悄悄地殺掉了自己最寵愛的太監安德海……皇帝尚未親政,就敢如此膽大忘形,與自己作對,將來還指望他事事順著自己嗎?此次選皇后,慈禧並不願意選個能幹的,以免影響她對權利的控制,偏偏同治再一次地倒向慈安……慈安、同治、同治皇后,這三個人如果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慈禧氣急敗壞,遂把怨氣通通都發到了阿魯特氏身上。

皇上似乎在新婚以後也成熟了不少,不再像個小孩一樣的貪玩。

阿魯特氏早聽皇上親口告訴自己,以前由於慈禧的寵愛,授課的師傅們都不敢嚴厲管束自己,清朝幼帝一般14歲親政,但同治推到了16歲,因為太后慈禧認為,皇帝年紀大一些親政更放心。

可是到了16歲那年,慈禧抽查了一回同治的功課,同治不僅把經文背得結結巴巴,寫的文章也漏洞百出。

慈禧不由得勃然大怒,嚴厲責備了帝師李鴻藻。

李鴻藻又驚又怕,在一次教課當中看到頑皮的同治,氣急之下,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同治從未看過師傅哭過,亦很驚慌,他靈機一動,馬上把課本上的「君子不器」用手捂住一截,對李鴻藻說:「師傅,您看。」李鴻藻一看,居然是「君子不哭」,才破涕為笑。

就這樣,一直拖到17歲,同治才開始了名義上的親政。

每次同治為阿魯特氏講起這個故事,阿魯特氏都會為同治的頑皮、任性、善解人意感到無可奈何又忍俊不禁。

作為皇后,她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天子真正擔當起治理天下的職責,因此和同治在一起的時候,她更以一名女性的溫柔和耐心感化同治。

同治婚後,出於對妻子的敬意和愛,果然對政事更加上心。

在深宮裡,可以傾心交談的人並不多,阿魯特氏從自己丈夫身上得到了些許的安慰,有時心裡甚至暗自揣想:雖然慈禧不喜歡自己,但是皇家夫妻能像這樣和睦,也算是萬幸。

阿魯特氏和同治大婚時洞房裡的油燈,還加上了上好的蜂蜜,寓意夫妻倆將來能夠好似「蜜裡調油」。

而大婚後兩人的感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婚後,同治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皇后的寢宮,偶爾也會去一去瑜嬪寢宮,慧妃寢宮去得很少。

慈禧本來就對皇后不滿,得知這一情況后,更加生氣。

她經常把同治叫到自己所居住的長春宮教訓一番,甚至有意無意、明裡暗裡要求同治少去皇后寢宮,多去慧妃寢宮。

在大婚不久,慈禧就對同治訓誡道:「鳳秀之女,屈為慧妃,宜加眷遇。

皇後年少,不嫻宮中禮節。

勿常往其宮,致妨政務。」這番諭旨很快就傳到阿魯特氏的耳中……慧妃出自世代簪纓的富察氏家族,隸屬滿洲上三旗的正黃旗,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以前她的家族裡也曾出過皇后,就是乾隆皇帝的孝賢純皇后。

此後,富察家接連產生出將入相的人物,傅恆、福康安就是這個家族的名臣,堪稱是椒房勛戚,是阿魯特氏根本無法比的。

可皇帝卻偏偏不看重家世,而看重德才,看重書香門第出身的阿魯特氏。

皇上的抉擇自然令阿魯特氏受寵若驚,但慈禧的訓斥更讓她心裡不安。

她到宮裡時間也不短了,也聽了不少宮裡的故事,對這個婆婆越來越畏懼。

她暗暗打定主意,為了皇上,也為了自己,以後要勸皇上多去其他妃子的住處,少到自己的承乾宮來。

阿魯特氏自小飽讀經書,女德更是爛熟於心。

按照書上的說法,長輩與晚輩如果不和,不管什麼原因,晚輩都有責任。

在阿魯特氏心裡,慈禧不喜歡自己,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不足以讓這個婆婆對自己產生好感。

慈禧的無端怪罪,讓這個可憐的皇后更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以後皇上每次到自己宮裡來坐,她都會委婉地勸皇上去咸福宮多陪陪慧妃,同治雖然知道阿魯特氏的良苦用心,但是一想到貴為天子,連喜歡哪個女人都得掩飾,愈發覺得意興闌珊。

他不願意讓皇後為難,更不情願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在一起,索性哪裡都不去,一個人住到了乾清宮。

阿魯特氏心裡非常明白,同治這種舉動,是在跟所有的人賭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解密歷史后妃真相:正說清朝十二后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解密歷史后妃真相:正說清朝十二后妃
上一章下一章

宮闈之深(1)

%